分享

今年冬至不一般,“冬至在月尾,大寒正二月”啥意思,过年很冷吗

 登西峰看东海 2022-12-08 发布于山东

大雪过后,马上就要迎来冬至了,而冬至过后,南北方正式进入“数九”模式,自此严寒的冬天就要来临了。

在农村,关于冬至的俗语和风俗有很多,比如冬至吃饺子,还有就是“九九消寒”,以及祭天祭祖等,都在冬至这一天进行,其表达的寓意也是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而在今天,我们就说一下这句俗语“冬至在月尾,大寒正二月”,那么这句话是啥意思呢,过年的时候真的很冷吗?我来回答。

冬至有什么特点: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冬天的第四个节气,此时斗指子,太阳黄经达270°,于每年公历12月21~23日交节,而2022年的冬至交节时间是12月22日,农历的十一月十一,在农历的月尾。

对于冬至来说,此时太阳已到达南回归线极点,这一天过后太阳就慢慢的往北走了,所以冬至是一年之中白天最短的一天,也是夜晚最长的一天。为此古人们也将冬至分为三候:

一候蚯蚓结

一候是冬至过后的第一天~第五天,天气依然严寒,但是此时的阳气已经萌动,而土里的蚯蚓在这个时候依然卷缩着身体。

二候麋角解

到了二候的时候,这是冬至的第五天~第十天,此时阴气已经有所松动,阳气慢慢的回升,而麋鹿因为感觉到阴气的渐退,而逐渐的解角了。

三候水泉动

到了第三候,这是冬至节气的第十天~十五天,在此时太阳慢慢的升高,白昼逐渐变长,虽然天气异常的严寒,但是阳气已经慢慢的上升,山中的一些泉水可以流动,并散发出一丝丝的温热来。

而这冬至的三候,古人称为物候现象。也就是说,从冬至这天开始,阳气慢慢开始回升,而古时也有了“冬至一阳生”的说法。

“冬至在月尾,大寒正二月”的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冬至的交节时间在农历的月尾,那么寒冷的时间在正月和二月,而春节这几年会很冷的,明年也很可能会发生“倒春寒”。

对于“倒春寒”现象,我想大家都非常了解的,因为倒春寒对于庄稼的生长是十分不利的。就拿2020年那一次“倒春寒”来说吧,桃花和杏花正开的阳春三四月份,硬是被一场“倒春寒”弄得水果减产,价格大涨,所以倒春寒并不是好的现象。

为什么冬至在月尾,正月二月会很冷呢?

今年的冬至在农历的十一月月尾,也就意味着今年的“数九”要延后,因为正常的年份是农历十一月份月初和月中,提前“数九”的比较多。

比如2021的冬至是农历的十一月十八日,比2022年的冬至整整提前了10天。

所以一旦“数九”要延后,那么寒冷时间也要延后,因此在《数九歌》中,正月和二月也处于寒冷的时期,其中《数九歌》的民谣是这样说的: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这《数九歌》里面的意思是说,在一九二九的时候,还没有冷到最顶点,只是到了不出手的地步。但是到了三九和四九的时候,那时已经天寒地冻,很多人可以在河冰上行走了。

至于到了五九和六九,柳树已经发芽,马上就到春暖花开的地步了。至于七九、八九,甚至九九,天气依然变暖和了。

由于来看,正月初一(春节)正处于“四九”头上,而正月十四日(立春)也正处于五九头上,而立春的时候天气并不暖和。因此来说“冬至在月尾,大寒正二月”还是有一些道理的。

2023年过年真的很冷吗?

在《数九歌》中,介绍了过年在四九头上,因为“热在三伏,冷在三九”的原因,过年的时候还是很冷的。

但是除了上述的《数九歌》外,还有一些关于冬至的俗语,比如这句农谚:

“冬在头,暖烘烘,冬在尾,冻死鬼”。

这句俗语的意思是说,如果冬至在冬月的头上,那么过年的时候肯定是暖烘烘的,如果冬至在冬月的尾巴上,那么过年肯定是很寒冷的,要到“冻死鬼”的地步。

“冬至在月头,要冷在年兜(底);冬至在月尾,要冷在正月;冬至在月中,无雪也没霜。”

这句俗语的意思是说,如果冬至在十一月份开头,那么只能冷在年底,过了年就不会太冷了。

如果冬至在十一月份月尾,那么这个冬天要冷在正月,甚至到二月。

如果冬至在十一月份月中,那么今年的天气异常的干燥,没有下雪也没有降霜的来临。

至于上述俗语有没有道理,我认为还是有一些道理的,毕竟四季和节气都是按照阴历来计算的。

写在最后

关于冬至的俗语,除了上述这些外其实还有很多的,但是冬至对于人们来说是非常关键的,它不仅是白天的开始,也是夜晚的结束,因为太阳经过南回归线后,阳气已经缓缓升起,一天比一天明亮了。而我们也要在最寒冷的这个阶段,及时的增添衣服,补充营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