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盛世修典 · 名画有约丨梁楷《李白行吟图》

 天下小粮仓 2022-12-08 发布于福建

文艺嘉兴 2022-08-15 21:01 发表于浙江



FOREWORD
开栏语
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嘉兴特展正在嘉兴文化艺术中心展出。
千余绘画,踏破时空而来,打开一个穿越千年的艺术通道,中国历代绘画盛宴开启。让我们走进名画的场域,听一幅幅名画讲述的千年回响。

01:17

图片

▲ [南宋] 梁楷《李白行吟图》
现藏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



梁楷《李白行吟图》

他年少学贾师古,工丽细描,精巧绝伦,中年师承石恪,随机写形,游于墨戏。

能工能写的南宋画家梁楷生卒年不详,山东东平人,曾于宋宁宗嘉泰年间担任画院待诏,宁宗赏赐金带,他不接受,直接挂在画院内。他个性豪放不羁,“嗜酒自乐”,一杯在手,笑傲王侯。他淡泊名利,言行怪诞癫狂,时人称其“梁疯子”。

梁楷早年受老师贾师古影响,学习李公麟的白描之法,有“青出于蓝”之誉。中年之后,师承石恪画法,变细笔白描为水墨逸笔,突破“院体”画风,线条简化,洗练传神,创造出十八描之一的“减笔描”。

《李白行吟图》是梁楷减笔人物画的代表作品,也是他唯一的减笔描传世之作,现藏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

画中李白侧身而立,仰面于天,诗情寄于胸怀,独自纵思运句,所谓“月下独酌”。初看似是用寥寥数笔画成,但若细细品察,就可发现笔笔皆是精妙设计。

头部用细线轻巧刻画,衣袍与头部细线相映成趣,用线格外丰富,虚实结合,浓淡变化,抑扬顿挫,使得人物不再孤立于纸面,而是融于背景,巧妙地表现诗人李白在天地之间飘然独立之态。未经雕琢的爽逸线条,展现出李白的潇洒浪漫。

减笔描脱胎于白描,以精减的笔法描画对象,精确细微。基于深刻观察的减笔,表现难度更高,笔简而意远,常传递出画外之音。

梁楷借《李白行吟图》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他同李白一样,天性疏野,好饮酒,喜吟诗。在运笔作画之时,心中必有所寄托,借李白来抒发感慨,借笔墨来宣泄心情。因此,草草逸笔不仅是线条,更像是情绪的象征,通过这种方式把想象空间留给了观者。

中国画发展至宋代已非常成熟,“院体画”与“文人画”已自成体系。梁楷作品用简练的笔墨将所绘对象转化为艺术画面,在当时无疑是一种突破。

宋以后文人画盛行,重视用笔。梁楷画作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在日本却被大力推崇,许多作品流入日本,影响了日本室町时代之后的画家。

梁楷传世作品,据佘城《中国古代画家存世作品概览》,有五十三幅。他精通山水、人物、花鸟各种题材,开创减笔描新领域。

历代赞颂梁楷减笔的诗作很多,南宋诗僧释居简称“梁楷惜墨如惜金,醉来亦复成淋漓”,明代文学家、书画家陈继儒说他“萧萧数笔,神仙中人也”。

梁楷人物画“笔简神完”,开创水墨写意人物画的新局面,对后代写意画法发展有很大影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