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全市先进制造业发展推进会上的表态发言摘编

 东海问渔 2022-12-08 发布于山东

着力补链强链 加快创新转
全力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

扬州市工信局党组书记、局长 王庆伟
(2022年11月26日)

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工信局紧紧围绕“四个突破”目标和“七个抓好”要求,扎实做好补链强链,强势推进创新转型,精准做好助企服务,重点优势产业承压上行。
规模总量实现新提升,先进制造业集群规上工业开票销售总量达3903亿元,占规上企业比重达到74%,提升4个百分点。
发展质态实现新提升,新能源、电子信息、新型医疗器械、化工新材料等产业增幅高于面上、领跑全市,传艺钠离子电池、礼邦生物医药、领益精密部件等一批重大项目落地开工。
企业转型实现新提升,新增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3家、专精特新“小巨人”19家、省智能制造示范工厂5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5家,获省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成效明显地方督查激励。
产业协同实现新提升,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举办专题融资对接会,新型电力装备产业组建发展促进会,化工新材料产业建立高质量发展生态圈,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集群通过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竞赛决赛,苏中三市联合入选“国家队”。
市工信局将坚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市委、市政府部署,聚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推进补链强链,加快创新转型,全力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
实施“三大攻坚”,筑牢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基础
一是实施企业梯队培育攻坚行动。集成优势资源支持龙头骨干企业做强做优,推动百亿级企业达10家;持续实施专精特新企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动态培育1000家专精特新后备企业,到2023年底创成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00家。
二是实施传统制造业改造攻坚行动。2023年,组织实施重大技术改造项目50项、绿色化改造项目100项,力争新创成省级以上绿色工厂10家、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工业设计中心)10家。
三是实施优势集群培育攻坚行动。探索一体化推进“名品、名企、名产业、名产业基地”协同发展,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培育打造2-3条较为完整、节点特色显著、技术水平领先的地标性产业链。
着力“三大提升”,积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动能
一是紧盯关键企业,精准化招引项目。瞄准各类500强企业、央企、上市公司和有合作关系的重点企业,继续强化央企国企专题招商、中介机构合作招商、以商引商关联招商和补链强链定向招商,编制产业补链强链年度指引,引导各地围绕关键环节招引新项目、开发新产品。2023年新签约重大制造业项目100项。
二是紧盯关键指标,标准化推进项目。完善“三新”重点项目认定办法,严格认定标准,优化考核细则,对新建项目设备投资占比、亩均投资强度、项目持续产出水平提出标准化要求,坚决遏制“两高”项目,倒逼各地“真抓项目、抓真项目”,2023年新开工重大项目100项。
三是紧盯关键指标,精细化服务项目。重点跟踪好传艺钠离子电池、坎德拉飞轮储能、比亚迪汽车芯片及模组等一批在建项目加快建设进度,推动中圣清洁能源装备、扬杰12寸晶圆、纳力复合集流体材料、车规级智能芯片等一批总投资50亿元以上的重特大项目开工落地。
聚焦“三大环节”,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转型
一是抓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中国移动长三角(扬州)数据中心等重大项目,精准优化重点园区、重点企业“双千兆”网络,加快建设“千兆城市”。
二是抓好“诊改联动”协同。加快构建专家库、大讲堂、服务商资源池,为企业提供系统化、定制化的服务。到2023年底,再实施“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项目不少于1000项,实现规上工业企业全覆盖。
三是抓好标杆示范引领。鼓励头部企业争创标杆,引导中小企业“上云用数”,累计打造省级以上工业互联网平台(标识解析二级节点)不少于10个、省级以上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示范车间、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100个以上。
三是抓好标杆示范引领。鼓励头部企业争创标杆,引导中小企业“上云用数”,累计打造省级以上工业互联网平台(标识解析二级节点)不少于10个、省级以上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示范车间、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100个以上。来源:扬州工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