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99%的人并不会读书

 blackhappy 2022-12-08 发布于四川

99%的人并不会日常长期读书。

因为普通的阅读方法有几个很强的负反馈: 1. 看不懂,看得吃力;

2. 记不住,看完好像没看;

3. 看完感觉好像没啥用。

大多数人以为这是看书的必然成本,看不下去是我自己没有耐心/水平,然后就带着焦虑放弃了。

对这种情况的一个精妙的比喻是: 试图把一本书完全吸收的做法,好像面对这一池水,想用手把水全都捧走。

这种做法不但一定会导致信息过载,精神焦虑,更会因为不符合学习规律而所得甚少。

信息过载和精神焦虑是长期阅读者早期缺乏经验时都会经历的。

而所谓不符合学习规律就是我之前分享过的:广度就是深度。

先定义一下深度: 知识的深度就是在某一个具体领域里面的认知水平,是洞察力,预测力,解决问题能力等综合水平。

结论: 领域内的深度其实是单一领域内的广度。

这有点像分形,每个垂直领域里面去看,都是广度决定深度。

但你从宏观去看,深度又是客观存在的。

举个栗子: 一个人如果有10个学科的3000个零散的知识点,从外在看就是什么都会点儿。

此时我们称这个人为“杂家”。

但如果他的1000个知识点在某一个领域内,从整体上看,就构成了深度。

但我们进入这一个领域内看,会发现也就是知识点个数足够多。

区别在于,知识点的相关度高,于是可以贯通,形成了网络。

但不改变这就是领域内宽度的本质。 再往更多垂直的子领域里面看,依然如此。

如果我们返回来再看最顶层,那个10个学科有3000个零散知识的人,数量上变成30,000或者300,000个知识点,他的跨学科知识也就自然贯通构成网络,此时我们称这个人为“渊博的智者”。

这也就是说:数量就是质量,广度就是深度。

查理芒格老先生所说的: 跨学科思维模型。

请回忆一下: 你学会的世界上最难的语言'中文',实际上是东捡一点,西捡一点完成的。

并没有一个苦读死啃的过程。

你掌握了巨多明星八卦/国际时事/财经知识,是你天天东一个新闻,西一个报道攒出来的。

大多数时候,并没有一个痛苦的记忆背诵过程。

再进一步思考一下: 不管你最擅长的是什么,不管你学习方法是这样还是啃书啃出来的,本质上你都完成了一个: 领域内广度增加,最终对外展现为深度的过程。

曾国藩的'啃书': 缺乏选择权的时候最不坏的办法。

曾国藩的学习方法讲究啃书:"经则专守一经,史则专熟一代。'

是说一本书没读完的情况下,不要急着读另一本书。

曾国藩为什么'啃书"?

因为他没有互联网,缺乏'选择权",没有大量优质的信息渠道可以选择,所以搞不懂乘方就只好耐心的去想办法搞懂乘法,总比什么都不做强。

他也读得痛苦,所以对儿子说: “凡读书,不必苦求强记。只须从容涵泳,今日看几篇,明日看几篇,久久自然有益。”

你看"啃书"流派的老祖宗都要想办法对抗这种方法带来的负反馈。

我们知道: 凡是需要靠毅力坚持的办法都是坏办法。

或许你能做到一次两次,甚至三年五年,绝大多数人做不到用这样的方式学习一辈子。

再思考一下实操的结果: 你精读的极致无非就是你的课本,在你通过考试放下书本之后,你没有用到的知识还记得几成?

啃书不好的原理非常清晰: 当我们不具备下层的知识基础时,好像一个只懂加减的小学生去看乘方/开方。

他最好的选择就是放弃,等到有乘法基础再回来看就豁然贯通。

那你日常看书的时候,怎么知道这本书对你是不是乘方/开方对小学生?

应对的方式就是非系统化学习。

从小有许多人跟我讲: 有的书要精读,有的书要泛读。

我的现在的认识是: 每本书都应该先泛读,有些书的一些部分需要精读。

自从我收获了"500个软柿子学习法',感觉学习水平上了一个台阶。

但在实施上,一年按照预期勉强100本,实际经常有耽误,完全达不到100本。

后来发现是因为有正确的框架,但缺乏实施经验。

而且我始终有一个疑惑: 我不去细看,我怎么知道他值不值得去看?

关于读书/研究过程中内容选择取舍和周期性懈怠问题请教。

收获了一个“500个软柿子”理论:如何选择不看什么书?如何看书?

看简介和目录,挑关心的内容看上十分钟,如果不能讲清道理,不能产生正反馈就丢开。

这里面的根本原理是看不懂的书要么是本来就写得烂,要么是你的知识结构不支持看懂。

在很难啃的,可增长20%水平的书上持续获得负反馈,不如寻找很好啃的,但只能增长1%的书获取正反馈。

后者的可以持续增长,不会懈怠。

一年捡500个增长0.1%的软柿子,不计福利也有50%的增长。

一年啃10个增长20%的石头,可能一个也啃不下来。

反而产生强烈的焦虑和沮丧。

未来如果知识复杂度提升,可以啃得动了,再回来重新看这书。

反正都在kindle上。

结语

我最终找到的答案如下: 1. 搞清阅读目标: 带着问题读书;

2. 阅读前言: 搞清作者的写作意图;

3. 阅读目录: 搞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和每部分解决的问题;

4. 大胆跳过不感兴趣/不懂的章节,遇到疑问再回来找;

5. 在不确定的章节处,仅读开始部分和结束部分,中间内容进行关键字扫描就好。

6. 对有启发的部分,把感悟摘录(千万不要以为划线能替代摘录);

7. 对读完的章节,写下一句话总结/感悟。

读完全书,也写下一句话总结/感悟。

如果要对这种快速阅读的方式打个比方: 和前文那个想用手捧光泳池水的人相比,这种读书方式则好像溪边戏水的顽童,我只取感兴趣的花瓣贝壳,仔细把玩。

精神轻松,收获满满。

我可以干一辈子。

复盘一下我们开篇说的三个负反馈:

1. 看不懂,看得吃力: 整段,甚至整本书都跳过了。还有啥吃力?以后看懂了乘法,再回来看乘方,知识网络本来就是这样成长的。

2. 记不住,看完好像没看: 现在这种方法下面我们挑的都是自己最感兴趣的东西。还把这些感悟写出来。珍珠都捞出来了,零碎就放过吧。

3. 看完感觉好像没啥用: 那是因为领域内知识点没有连接起来,构成网络。必须数量足够多才会有用。

而这种500个软柿子阅读法是保证你知识点足够多的最佳实践之一(也许没有之一)。

在我最近更深一层的掌握了广度优先的学习法之后,我也多次在2~5个小时之内读完一本书,而且读完细读对比,发现吸收质量可能差了5-15%,但吸收速度高了20倍,并且伴有读书如摧枯拉朽,强烈想再读的正反馈。

我相信随着我知识的增长,筛选提炼的水平进一步的提高,达到几百本只是时间问题。

如果不理解广度就是深度,就不能认可快速阅读,进而不能读书会成为自己的瓶颈,和那些阅读量大的人的水平差就渐渐拉开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