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0年春节,武汉肺炎疫情让我读懂了村上春树《神的孩子全跳舞》

 沙栗 2022-12-08 发布于浙江
2020年。
1月1日,听闻武汉肺炎,当时没觉得严重。
1月20日,有朋友开始屯口罩。因远离疫区,生活如常,药店口罩脱销,戴的人却不多。
1月24日除夕,湖北情况越发严重,我们也开始紧张,原定的家庭聚餐、过年饭一一取消。


2月1日,小区里一位大姐自杀。大姐患癌时久,想来实在无法忍受病痛折磨了。特殊时期,白事从简,大姐静悄悄地走了,家人连借着丧事宣泄痛楚的机会都没有。
2月3日成都青白江5.1级地震。不在震中,但震感明显。
2月9日,母亲的肠胃疾病越发严重去了医院。大家都很紧张,除了口罩等防护,家里天天用酒精消毒。
建设火神山、雷神山医院时,也当了回云监工,心里又欢乐又难过。心里总有什么东西堵着,焦燥不安,常想起美剧《血疫》和韩国电影《流感》里的情节,夜里总做恶梦,对疫区那些不幸家庭的痛感同身受。
这个春节非常艰难。唯一能让我心静的是读书。
又一次读了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神的孩子全跳舞》。几年前初读时并不太懂。而这一次我以另一种方式理解了这本书,对小说中人物的心理历程也有了完全不同的感受。


小说背景是日本1995年1月阪神大地震之后,3月东京地铁发生沙林毒气事件之前。地震在人们还在睡梦中时降临,地震导致六千多人死亡,三十万人无家可归。神户是村上春树的故乡,地震发生时村上在美国,好在父母平安,但房屋被毁。
灾难来袭,不管是身处灾难中心,还是远离灾难之外的人们,内心都受到了冲击与伤害,这是毫无疑问的。
故事当中最值得我们关注的无疑是主人公们的心路历程。也只有明白了主人公心理状态的变化,才算是读懂了这部小说。
实际上用心去体会就会注意到,主人公们的心理经历了三个阶段:一开始是绝望、恐惧的;后来逐渐接受了现实、直面自己的内心;最终又重新燃起对生命、生活的希望。

灾难伊始:绝望、恐惧,幻灭之感

每天清晨醒来手机上收到的推送消息都是与肺炎疫情有关的。某天清晨有那么一刻,恍如梦中,觉得这世界好不真实。明明该是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啊,怎么就变成了这个样子?
一串串冰冷的数字背后,是多少家庭难以承受的痛!心里满是恐惧和深深的绝望,有时夜半醒来总有幻灭之感。

1995年1月日本阪神大地震照片
想来,在小说第一个故事《UFO飞临钏路》中小村的妻子在地震后或许也有这种感受吧。连续五天,不吃不喝,盯着电视,看着地震发生时楼宇倒塌,路面塌陷,铁路公路断裂……生命在灾难来袭时脆弱得不堪一击。
小村与妻子长期缺乏交流,形同路人。所以,妻子的反常现象,小村看到了,却不以为意,五天后妻子离家出走,小村似乎都没有特别大的情绪波动,就好像自己早知道会有这么一天。
妻子走后,小村去北海道旅行认识圭子和岛尾。圭子提到一个有关UFO的故事,说是有个美容师的太太半夜独自在郊外看见了一个很大的UFO。一周后,这位太太离家,从此消失,原因不明。
最初看到这个UFO情节的时候,很有些莫名其妙,不明白为什么要把这个小故事穿插进来?也是这次重读,方才明白:UFO是什么?是我们并不了解的神秘事物。所以这里是一个隐喻,同美容师的太太迷失了自我一样,小村的妻子也失去了生活的方向,地震带来的绝恐惧与幻灭感让她对自己当下的生活产生了怀疑。
小村呢,内心也是迷茫的。他觉得妻子是因为两人的生活没有实质性的内容而离开的。实质性的内容是什么呢?或许是对人生的意义吧。
同事托小村带去北海道的像骨灰盒一样的小盒子里是什么呢?自始至终小村也不知道。或许正如岛尾所说,盒子里是小村的内心。可见小村同妻子一样,也已经迷失了自我。
因此地震击跨了大家的内心,给每个人都造成了创伤,消沉、绝望、迷失自我。小村的妻子出走,或许正是想寻回自我。

生活要继续,直面内心,勇敢去面对

人类的历史就是和大自然搏斗、抗争的历史。无论多么深重的灾难之下,人们始终会与之对抗,竭尽全力去拯救世界。活着的人要好好活,才对得起逝去者的牺牲。
过年当云监工的那会儿,看着火神山、雷神山工地上工人们和机器昼夜不停,我心酸难过的同时也想到:大家这么拼命,因为要拯救病人啊。没有人会放弃,心底深藏恐惧的同时,也是怀揣希望的。
一边对死神怀着敬畏与恐惧,一边仍然渴望好好活下去,这种心态也真实地反映在《有烫斗的风景》中三宅的身上。三宅对冰箱的恐惧,其实是对死亡的的恐惧。他总梦到自己死在冰箱里,这令他有一种深入骨髓的绝望。与冰箱相对应的是篝火,篝火代表着自由,温暖,代表着三宅内心深处对生存的渴望。

1995年1月日本阪神大地震照片
而在《神的孩子全跳舞》里,善也对未来的渴望则表现得更为强烈。
善也没有生父,母亲告诉他,他是神的孩子。善也确信母亲年轻时曾交往过的没有耳垂的妇产科医生是自己的生父。善也深陷自我身份的束缚之中,父亲否认他的存在,母亲否认父亲的存在。母亲想通过神的信仰让他善也找到身份认同,同时母亲还通过母子关系的模糊化,使善也始终无法独立。
地震发生后母亲去了大阪为灾民分发生活必需品。这让善也有了一个独自生活的机会,同时也给了善也思想独立的契机 。善也面临的就是哲学上讲的人生终极三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他需要搞清楚自己的身份、找到自己,找到活着的意义。
某天下班路上善也偶遇疑似生父的男人,一路跟踪,追到一个棒球场,男人消失不见了。
这次偶遇让善也的内心完成了蜕变。他终于真实地感受到了自己的存在,心里释然了,不再为自己的身份而纠结。善也的内心得到了疗愈,在棒球场上跳起了舞。

生活中依旧有光,希望仍在

从善也身上我们看到,灾难给人带来痛苦,但也会让人成长。人们常常是在某些特殊的时间节点,对人生有了新的想法和顿悟。
2008年5.12汶川地震至今,四川经历多次地震。而四川人则在一场场的灾难之中,愈发的坚强、勇敢、乐观。在灾难面前从容淡定,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乐观心态其实已经刻入到四川人的骨子里。
当下更应如此,疫灾来临,我们最应该做的就是直面它。毫无疑问,为抗击肺炎疫情,所有人都应该为奋战在疫情前线的勇士们创造最好的条件,他们在疫区冲锋陷阵,我们就在后方保护好自己,保护好他们的家人。大家都在家里好好呆着,做好自我保护。这就是我们最应该做的、最积极的应对办法。
只要不放弃,生活永远是充满希望的,阳光总会照进来。所以每看到病人治愈出院便觉得希望始终在,没有人放弃、也不能放弃。心仍是火热的,炽烈的!

1995年1月日本阪神大地震照片

所以我非常喜欢《神的孩子全跳舞》中最后一个故事《蜂蜜饼》。因为它有一个非常温暖的结局。
这个故事是从一个孩子的角度来反映神户地震对人造成的心灵创伤。是的,我们一定不能忘了,灾难来临时,承受着苦痛的,不止是成年人,那些未成年人,那些还不能成熟地面对世界的孩子。他们其实是最能够感知到喜怒哀乐的,而且他们对自己的情感从不掩饰,受到伤害的时候,他们一定会做出反应。
《蜂蜜饼》中4岁的小女孩沙罗看了电视上地震报道后总做恶梦,梦见“地震人”把她四肢关节折起来硬要塞进一个小箱子。沙罗总在半夜吓得惊叫着醒来,母亲小夜子只好请好友淳平来帮忙。淳平从大学时代就深爱小夜子,把沙罗也当自己的女儿一样照顾。故事的结局也特别美好,淳平决心守护小夜子母女一生。
小说当中,6个故事都几乎没有正面展现地震的悲惨画面,却从远离震区的人们心灵上所受到的创伤来揭示灾难带给人们的影响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动物学知识告诉我们,熊是独居动物。不管是北极熊还是可爱的大熊猫滚滚,它们在非发情期、交配期都是独自生活的。6篇故事里3篇提到熊,以熊开头,以熊结尾,或许作者也是想借此告诉我们:每个人内心里都是孤独的。尽管如此,孤独也并不是可怕的,要知道我们是可以表达的。因为:
“我们的心不是石头。石头也迟早会粉身碎骨,面目全非。但心不会崩毁。对于那种无形的东西——无论善还是恶——我们完全可以互相传达。”
我们可以去爱!爱身边的人,爱这个世界!
非常喜欢《蜂蜜饼》最后有句话,想以这句话作为结尾,愿我们都能够向着光明,永不放弃。在这场新冠肺炎战疫中,我们必胜!
“天光破晓,一片光明,在那光明中紧紧地拥抱心爱的人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