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小鸭》中的“孤儿原型”,毫无疑问就是安徒生本人。 《丑小鸭》的故事太深入人心了,大多数人都是听着这个故事长大的。故事情节耳熟能详,一只小鸭子因为长得太丑,个子太大,跟别的兄弟姐妹都不一样,受到别的鸭子排挤,连自己的母亲和兄弟姐妹都开始嫌弃他。 丑小鸭于是离家出走,在沼泽地里,野鸭觉得他丑得厉害,甚至丑到猎狗都不咬他。 狂风里丑小鸭逃到一个破烂的小屋,屋里的母鸡和猫也不断奚落他。他只好回到沼泽地。 一群美丽的白天鹅飞过,丑小鸭羡慕不已。冬天,冰雪严寒把丑小鸭冻晕了。一个农民将他救起,农民的孩子想跟丑小鸭玩,但丑小鸭以为他们也是来伤害自己的,下意识想躲,打翻了牛奶、飞进了黄油盆、面粉桶,被女主人追打。 孤单的丑小鸭只能再次回到沼泽地。 春天来临,丑小鸭翅膀终于长硬,飞了起来,飞进一个大花园, 看到水中自己的倒影,丑小鸭才发现自己不再是又丑又笨的丑小鸭,原来是美丽的白天鹅。 故事情节一如既往地简单,家长和老师们对这个故事的教育意义说得太多了,基本每个孩子小时候都能背下来了。总之一句话:无论在多么艰难的逆境里,只要肯努力,能坚持,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丑小鸭也会变成白天鹅。 这篇童话历来被认为是安徒生的“自传”,安徒生本人也承认,“这个故事当然是我自己生活的反映。” 逃离原生家庭 在《丑小鸭》当中,丑小鸭被嫌弃,被排挤,连母亲也不再喜欢他,让他离其他的兄弟姐妹远一点。这其实是安徒生童年的真实写照。 从《安徒生自传:我的童话人生》中,我们只能发现,安徒生很爱自己的父亲,自传里数次提及父亲,但却鲜少提及母亲。安徒生一生写过三本自传,提到母亲的次数不如父亲多。 父亲去世后,母亲再嫁,生活困顿,还经常酗酒,不顺心时喜欢打骂安徒生。 安徒生去哥本哈根后,寄给母亲的钱常被母亲拿去买酒,以至于吃的都没有,生活十分艰难。 而且安徒生几乎一生都从未向他人提及,自己还有一个同母异父的妹妹。 不管怎么说,安徒生和家人尤其是跟母亲的关系确实是淡漠、疏离的。在他离开家乡后,基本就很少回去了,后来跟母亲也很少联系。 而且性格方面,安徒生也跟别的孩子有些不同。 安徒生个子高大、笨拙,眼睛凹陷鼻子突出,按大家的审美,安徒生长得很丑,他自己也认为自己相貌不佳,所以他的性格也比较害羞、柔弱。 在安徒生11岁时,曾经在织布厂短暂做工,赚取微薄的酬劳来养活家人,他的父亲就是在那一年去世的,估计那时母亲要照顾病逝前的父亲吧。 在织布厂时,工人们常常取笑安徒生,说他是女孩,甚至扯掉他的衣服要看他是否真的是女性。这种羞辱让安徒生非常自卑,后来安徒生在哥本哈根时,也提及自己在跟别人聊天时像女孩一样害羞。 总之,原生家庭的影响以及对外貌的不自信,导致安徒生一生都非常自卑。 渴望融入贵族精英的生活圈 除了想要彻底逃离令人悲伤的童年外,安徒生一生都极度渴望能够真正融入贵族精英的圈层。 他写《我的童话人生》时,不过40多岁,并且自传也是有他精准的目标读者的,那就是以科林家族为代表的丹麦的精英贵族,所以可以这么说,有很多经历并没有写进自传里,许多故事被安徒生隐藏了。 不过,安徒生将很多童年经历写进了自己的童话里。在《丑小鸭》中,那个被周围的人排挤,也被家人嫌弃的丑小鸭,就是安徒生本人! 但,让人悲伤的是,与“丑小鸭”不同,安徒生无法改变自己的出身。 在自传里,安徒生曾提及自己的祖母原本出身贵族,因为跟一个喜剧演员私奔,导致后代都生活于底层,对此安徒生似乎十分遗憾。 是的,安徒生做梦都想真正融入上层社会。 好在他在哥本哈根,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受到了一些好心的贵族的支持,科林收养了他,还资助他上大学。 挤身于贵族圈子里,安徒生对“贵族头衔”极度渴望,因此我们能看到在自传里回忆童年时, 写他对中国——这个神秘的东方国度的向往。他说,月夜,他坐在家乡小镇欧登塞的河边,幻想着一位中国王子挖穿地球过来听他唱歌,并且把他带到中国,让他成为富贵显赫的人。 并未变身为白天鹅。不过,在安徒生60岁时,丹麦政府赞誉安徒生为“国宝”,70岁时丹麦政府在哥本哈根的国王花园为他建造雕像,也算是最好的安慰吧。 多数时候,人的成长是被迫的 荣格心理分析师吕旭亚在《公主走进黑森林》这本书中指出,
我们看《丑小鸭》中正是如此,丑小鸭生下来就被视为异类,遭受各种歧视、排斥、冷落、嘲讽…… 所以他没有办法,只能逃离那些不愿善待自己的人,独自走进沼泽地。沼泽地就是丑小鸭的黑森林,许多未知、意味着危险,但也不乏希望,有黑暗也有微光。 一方面,他努力想要融入周围的世界,一方面他又不得不在一次次受伤之后离开。 幸好,他心怀希望与美丽,暗自努力生长,在春天来临的时候,迎来了新的生活:他的翅膀不再柔弱,终于飞了起来;他那灰色的 绒毛褪掉,取而代之的是洁白如雪的羽毛;他不再因为太丑被大家奚落,孩子们惊呼:这只新来的最美,那么年轻,那么好看! 丑小鸭的故事中,能看到,安徒生将童年受到的冷遇、嘲弄、嫌弃都化为奋进的力量,让自己从一个小镇青年成长为童话文学大师,丹麦国宝、世界知名作家,真正实现了从丑小鸭到白天鹅的蜕变。 安徒生将角色置于绝望境地,以此反映他自己的个人创伤,在历尽艰辛之后,他将痛苦转化为艺术,为世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生活很苦,但有人总能在哭泣中慢慢笑出声来 纵观安徒生一生命运,很苦很苦,对不对? 童年缺爱、青年艰辛、中年困顿,到了晚年,才终于获得了大家的肯定,获得了荣誉。 亲情疏离、爱情不幸、友情?友情或许也只是表面光鲜…… 想要真正融入贵族精英的圈子,却屡受冷遇,常被拒之门外。 他内心有着强烈的孤独,因此列夫·托尔斯泰曾说:安徒生很孤独,强烈的孤独。 但他始终坚韧,他将这孤独化为力量,逆风而行,苦中作乐,让内心的痛苦在作品中得到升华。 他化身丑小鸭告诉我们:
他在《蝴蝶》中告诉我们:
他的文字极富哲理,也不乏轻松幽默。 在《丑小鸭》中他写简陋的农家小屋:它是那么残破,甚至不知道应该向哪一边倒才好——因此它也就没有倒。 他的文字常常能让人在哭泣中慢慢笑出声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