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夫妻盘活180㎡地下室:祖孙三代,住得比地上舒服

 新用户00189126 2022-12-08 发布于黑龙江

2019年,郑祎怀着第二个孩子,

委托设计师燕泠霖夫妇,

改造她在珠海的家:

一栋小高层的一楼,

附带5米高、180㎡的大型地下室。

文章图片1
文章图片2
文章图片3

设计师高效利用空间,

在地下室又搭出一个夹层。

改造后,这个原本位于一楼的家,

变出了上、中、下三层。

房子2/3的面积属于地下,

在地下室塞进5个房间,

还造出一整个游乐场。

11月,一条拜访了郑祎在珠海的家,

看这套房子如何让人身处地下,却犹如在地上,

以及三代人如何在北京、珠海展开双城生活。

撰文:徐莹

责编:陈子文

文章图片4
文章图片5

88年出生的郑祎已经是2个孩子的妈妈:五六岁的小男生、两三岁的小女生,精力旺盛又离不开贴身照看。因此我们到郑祎家附近后,是她的妈妈开车来接。这位60后姥姥笑眯眯的,精神十足,单手就往车里送进一只箱子。

文章图片6

郑祎的家,地上一层

文章图片7

地下室夹层

文章图片8

宽朗的地下室,足够打羽毛球

家在一栋小高层的一楼。进门后,140㎡的室内空间看上去和多数商品房无异,但从旋转楼梯向下,豁然开朗:附带的地下室180㎡、层高5米4。也就是说,房子近2/3面积属于地下。

“这样的户型比较少”,姥姥说,“从经济的角度考虑,它没有别墅的造价那么高,但是空间又特别大。”

文章图片9

孩子们玩滑梯、笑笑闹闹,郑祎就陪在左右。她和先生是同学,辗转过长春、珠海、香港等地,在北京结婚。她曾经也是创业青年,做妈妈后,选择暂时回归家庭。

姥姥回忆:“90年代初,我到珠海,女儿跟着过来,在这里长大。她和女婿结婚的时候,在北京生活,房子小,尤其有孩子以后,早上起来上厕所得排着队。女婿在北京的工作比较稳定,发展空间大一些,不过珠海自然环境好。为了孩子的童年能有更好的家居环境,就把生活的重心放回珠海。这个房子装好后,女婿大概每两周回来一次。”

文章图片10
文章图片11

2019年,郑祎怀着女儿时,找到设计师燕泠霖、郭东海夫妇来改造这处附赠大型地下室的新家。全家人的需求非常明确:

1)改造围绕孩子展开,让两个小家伙有充分而新颖的活动、成长空间;2)适合三代人共同居住。

文章图片12

设计师燕泠霖接受一条采访

文章图片13

改造前的地下室比较昏暗

设计师燕泠霖第一次看场地时,也觉得这个处于毛坯状态的房子“蛮奇特的”:“上小下大,像藏在小高层里的大空间。”虽然地下室采光不理想,梁柱也多,但她还是看到了许多变化的可能性。

受疫情影响,设计、施工耗时近3年。这3年里,郑祎生下了女儿、照料两个孩子;姥姥向来喜欢看装修设计节目,留在珠海盯施工进度,和设计师一道,解决各种疑难困境;远在东北的爷爷奶奶也很支持晚辈的选择。三代人共同期待一个理想的家。

文章图片14
文章图片15

这些年来,燕泠霖做过的家宅改造中,包含地下室的不下三四十个。但郑祎的家还是很独特:

“一般地下室没有这么大,人们把它作储物间、健身房、影音室,其实利用率不算高。但是当2/3的面积属于地下时,改造的重点就成了如何高效利用地下空间:把哪些功能放在地下?卧室能不能放地下?怎样让人身处地下,也犹如生活在地上?”

文章图片16
文章图片17

新添加的夹层,100㎡

燕泠霖决定,在地下室里增加一个夹层,“通高5米多,条件还不错”。考虑安全系数、做好精准的计算后,浇灌了混凝土楼板。

于是,整个家由初始的两层变为上、中、下三层。

文章图片18

郑祎与先生的主卧套间,酒红色背景,墨绿色窗帘,玻璃板处就是一个采光井

郑祎和先生提出,他们夫妻住中间夹层,自然通风与采光最好的地上留给老人和孩子。“起初挺意外的,”燕泠霖说,“不过这也不尽然是牺牲吧,夹层的隔音、私密度更好,在这能获得更好的睡眠。”

文章图片19

一楼客厅的背景墙刷成普蓝色

文章图片20

妹妹卧室入口的天花板上,有一条“时空隧道”

改造后的家,有7个房间。地上一层,除了客厅、厨房、餐厅,就是老人和孩子们的3间卧室;大部分夹层,用作夫妻俩的主卧套间;

文章图片21

地下室的音乐室与客房

文章图片22

地下室的影音室与音乐室,房间并列,部分隔断是玻璃幕墙

地下一层也有3个小房间:影音室、音乐室、客卧。

除了居住空间,还需要光,更多的自然光。

文章图片23

采光天窗

文章图片24

天光从地下室的另一处采光天窗一泻而下

房子原本有2处采光天窗,但都比较小,一处在攀岩墙附近,照亮地下室的公共区域;一处由主卧套间、影音室、音乐室、客房共用,为私密空间采光。但自然光还远远不够。于是,燕泠霖引入了第3处采光天窗。

文章图片25
文章图片26
文章图片27

上午九十点,楼梯处的光线极美

连接地上一层与地下室的楼梯,原本是砖墙的封闭楼梯间,将它改为开放的旋转楼梯,又把楼梯附近的一层混凝土楼板替换为玻璃板。这样一来,南向的天光从大窗涌入,顺着改造好的楼梯一泻而下,整个地下室亮堂起来,白天即使不开灯,也非常舒服。

这不仅是自然光源,每个晴天,阳光在通透楼梯间挥洒笔意,就像一处光的装置。

文章图片28

透过玻璃楼板,可以从夹层看向一层

透明玻璃楼板安全吗?尤其对孩子而言,玻璃扶手是否有太多的直角?“设置的钢梁、玻璃的厚度等等,都是达标的,安全系数足够。玻璃扶手也符合规范,棱角边缘全部有倒角圆弧处理,不割手。”

燕泠霖说:“其实我有一个疑问,也许可以共同探讨:要不要给孩子创造过于’无菌’的环境?他们未来所面对的,并不是绝对安全、毫无棱角的社会。我也有孩子,在给到安全教育、做好必要措施的基础上,我认为她摔跤了,那就自己站起来。”

文章图片29
文章图片30

改造后,从夹层到地下一层,大部分区域是孩子奔跑笑闹的乐园,就像一个小城堡。有些角落,孩子独乐,譬如瞭望口一样的网洞。

文章图片31

即使在家中“攀岩”,也必须使用安全设备

有些地方,亲子共乐,譬如整面攀岩墙,由钢筋支撑的墙体搭建成“山体”;

文章图片32

不锈钢滑梯,能直接从夹层滑到地下一层海洋池;

文章图片33

乒乓球台稍加变化,也是一张台球桌

还有一个兼具乒乓球台功能的台球桌,郑祎的先生很喜欢打台球。

文章图片34

2020年,燕泠霖夫妇改造了一位时尚健身博主的家

将地下室改为健身工作室

文章图片35

2021年,燕泠霖夫妇改造了一幢300㎡的20年老宅

将地下室改为孩子专属的游戏场地

在燕泠霖改造的不少多孩之家里,常常能看到滑梯、网洞、拱等元素,用她自己的话说:不是“标准”的儿童房设计,但希望温暖、舒适、有烟火气。

文章图片36
文章图片37

除了攀岩墙和滑梯,地下室的角角落落都能供孩子们探索

在郑祎家的游乐设施背后,设计师还有嬉戏之外的更多考量:

首先,这个房子得适应孩子们的步调。需要陪护时,在父母的主卧里有一张紧挨大床的小床;可以独自睡觉、学习时,能回到属于他们的卧室;

玩耍不仅仅意味着玩具或爬行空间,也意味着走高闯低地探索这个家,或者邀请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儿,建立他们自己的社交空间;

等他们再大一些,依然能使用这些游乐设施,滑梯和攀岩墙是童年生活的有趣象征。

文章图片38

玩滑梯的姥姥

“孩子长大,是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往前走的,从玩到学,那我们得考虑,怎样陪伴他们的整个居住周期?”

燕泠霖说,“在有些家里,滑梯很小,我把它们做成可拆卸的。但在这儿,大部分设施是全年龄段的。成年人不想走楼梯,滑下来就好了,有攀岩的爱好,那就一起来爬一爬。所以将来没有必要拆除滑梯,它们不是孩子长大后就不要了的东西。”

文章图片39
文章图片40

“藏匿”起梁和柱的曲线们

其次,细看地下室的曲线,从夹层开始就有不少拱或洞,这也是孩子们的“游乐设施”,像时光隧道、叮当猫的穿梭门。

拱、洞不是单纯的装饰。燕泠霖改造高层里的地下室,有时会遇到让人头痛的情形:地下室有大量的承重柱,一点都不能动,空间被分割得很碎。燕泠霖就将它们隐藏在拱与洞连缀的曲线里。

“大的拱定下空间曲线的主基调,小的洞做呼应。连收纳柜都能一并隐藏在这些曲线中。”

文章图片41
文章图片42

2022年4月,郑祎一家终于搬进了这处房子。燕泠霖感慨:“施工的完成度很高,其中百分之八九十的功劳是姥姥的。”

姥姥在手机上遥控全屋的智能化设备,操作得比女儿还麻溜。“我现在对装修门儿清!”

门儿清的姥姥原本就没有“老年人”的家居改造理念,她也愿意研究,从水电一路跟到搭建攀岩墙……姥姥对改造很满意,尤其是儿童活动区,她说:“区域划分得特别好,最初的改造预算是80万,越装越好看,最后严重超支了。”

文章图片43
文章图片44

珠海是新兴的城市,有海有山。郑祎的先生对待工作必须严谨,回珠海时,一家人往往聚起朋友,年轻的爸爸妈妈们带着一群娃去看山看水,露营野餐,尽量在自然里活动。

双城生活总有波折,笑还是更多。今年六一,孩子们盼回了爸爸过儿童节,一家人却不巧都被封控在家3天,好在有父母陪伴,孩子们在家爬上爬下、搭帐篷,也玩得尽兴。

文章图片45
文章图片46

祖孙三代在公园、影音室

郑祎说,他们也努力着,让工作和生活都落定珠海。2021年的最后一天,她在朋友圈发出了三张图片,是正在施工的家,并附上这样一段话:“牙都要咬碎了,总算要见亮了。这哪是装修,是修行。今年应该是长这么大最穷困最难熬最狼狈的一年了,但也是看到了巨大希望的一年。”

文章图片47
文章图片48

1、广东有回南天,地下室如何防潮?

在做完防水后,还要做防潮。建议首先在地下室的地面和墙面邻土面(不挨着邻居、直接覆土的一面)喷涂防潮液。

地下室最好不铺设瓷砖,这种比较冰冷的材质,遇上回南天就要结露。也不要铺设实木地板,遇上潮气会变形。在郑祎家,我们大量使用了微水泥,它表面比较粗糙,质感也更温和。

另外,还可以在暖通系统上做改善。郑祎家做了全屋新风和地暖,能帮助地下室达到比较舒适的恒温恒湿状态。

文章图片49

玻璃砖

2、大型地下室里,有没有看似不起眼但很影响使用感受的细节?

智能化设计。对于这种多层空间,能通过手机或语音来控制全屋的开关,包括灯、空调、窗帘等,还是会给日常生活带来很大的便利,郑祎家就是这样,相当于手握遥控器。此外,离家时也能实时监控家中的情况。

还有收纳。能做柜子的地方,我都做了隐藏式收纳,高效的收纳系统对于有孩子的家庭就显得更重要了。

文章图片50

光影中的楼梯

3、地下室改造,有什么设计“套路”或趋势吗?

每家人的生活习惯不同,想法也不尽相同,其实没有一个可以复制、粘贴的模版。郑祎家,他们愿意将部分卧室、孩子的玩乐空间往下放。从2019年到现在,我们接了大概十多个含地下室的私宅改造,各种各样的需求都有,有人还希望将一楼的楼板都掀了,将客厅、餐厅直接沉到地下去。因此,地下室改造,一看房屋结构,二看居住需求,千差万别。

部分图片由大海小燕设计工作室提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