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改变我一生的8条人生准则

 一稼 2021-10-08
很多时候我们说近朱者赤,最重要的就是学习牛人的思维方式和人生准则。

当我们看待人生的方式和牛人越来越接近,我们的人生也会越来越接近的。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改变了我的人生准则,希望可以为大家带去一点能量。
 
1
我可以通过不断重塑自己来实现任何目标。

我是真的相信只要我足够想要,我就一定可以做到,哪怕现在我是个纯小白。
 
我人生一次又一次的逆袭也正是因为我有重塑自己的信念和能力。从一地鸡毛的人生,到通过卓越的人生运营全面掌握我的财务、事业婚姻和健康,我从零开始学习一切,直到把握住了我的人生。
 
我觉得重塑自己的能力需要:

  • 相信自己可以重塑自己,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前提;

  • 开放的心态,愿意以空杯心态去学习新事物;

  • 长期主义。很多东西不是学了马上就会的,也不是能够马上变成习惯的,有反复是正常的。心态平和地坚持做对的事,最后一定会有好的结果的。

2
无我利他是成功和幸福的捷径。

大多数人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说是“利己,其实这种小格局的思维不仅不利己,还很妨碍我们实现成功和幸福。
 
实现成功和幸福真正的捷径是去利他,去帮助别人,在这个过程中重塑思维,提升能力,扩大格局,创造价值。

慢慢地,成功和幸福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来到我们身边。
 
我以前也是个利己主义者,但总觉得哪不对劲,感觉做什么都障碍重重,想要的一切都很难实现。

在我转变思维,不断利他以后,我真的发现很多事情变得顺利和容易很多。
 
从此,我明白这才是顺应宇宙规律的做法,也不断地在言传身教希望让更多人明白这个规律。
 
3
近朱者赤,越近越好。

我们的人生是我们接触最多的5个人的平均,这句话我深信不移。
 
其实,所谓名校名企,最大的价值就是里面有很多牛人,一直和他们接触,我们的眼界和思维都会不自觉地不断提升,最后人生就会自然而然地向着更好的方向前进。
 
伴侣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我的人生走向在认识了我老公以后都变了,因为他对人生的高标准和全情投入彻底影响了我。
 
对我来说,近朱者赤包含了两个方面:

  • 最重要的是减少我们身边的“墨”老是和这些人接触坏处是非常大的,所以,当我觉得一个人对我的负面影响太大的时候,我会自动地和他保持距离。

  • 尽可能地多与优秀的人接触,水平相当、同道合的可以当朋友当伙伴;水平比我高很多的,我会付费请对方当我的顾问或者导师,或者看看有什么价值是我可以为对方创造的,当我对对方价值越大,接触的机会就越多。

4
我的人生,我100%负责。

我爸说过:我最欣赏我女儿的就是她从来不说任何人的坏话,从来不抱怨。
 
我的确相信,我的人生我负责,怪不得别人。
如果事业不好,是我的选择或者运营出了问题;
如果婚姻不好,是我的选择或者运营出了问题;
如果健康不好,是我的选择或者运营出了问题。

我为我的人生100%负责,不怪别人。
 
这样的思维让我充满力量和主观能动性,把所有的能量都用在通过重塑自己来应对困难上。
 
这样,无用的内耗会比较少,成功几率会高很多。
 
5
卓越,就在比优秀高2毫米的地方。

很多时候,那些鹤立鸡群的人并没有甩开普通人一大截,而只是比一般人多想了一步,多做了一点点而已,这就足够让他被看到、被欣赏,并且享受远高于大多数人的收益。
 
这就是卓越和优秀的区别。
 
有的人习惯卓越,习惯比别人多想一步,多做一点。积少成多,这样的人生哪怕起点普通,最终也必将不普通。
 
6
真正的学习是在学会一切以后才开始的。

很多人学习的时候会很傲慢地说:这个我听过,那个我知道。
 
然后就关闭大脑了。
 
这些人,真的令人很无语……
 
知道有什么用?
 
要做到呀!
 
不然和不知道有什么区别?
 
我喜欢重复学习已经学过的东西,比如反复看书,反复听不同的人讲同一个智慧,通过重复的力量从各个角度不断修正自己的思维,加上长期刻意练习,直到水滴石穿,彻底吃透,把知识变成行为习惯。
 
人生就改变了。
 
我很多思维习惯和行为模式就是这样在重复重复再重复中不知不觉改变了。
 
7
给自己一个机会。不成没关系,万一成了呢?

很多人怕失败,所以一生小心谨慎,迈不开步子。
 
这是因为摆不正自己跟失败的关系,太怕失败。
 
我也怕失败,但我更怕没有成长和进步
 
所以遇到机会,很多时候我会抱着“给自己一个机会”的态度去全力尝试。
 
不成没关系,至少我试了,也学到了。
 
而且,万一成了呢?
 
交大和哈佛就是这么考上的,大一学生会主席也是这么选上的,写公众号,写书,知识创业等等,都是在没什么“胜算”的时候,本着“给自己一个机会”的态度硬上,最后做到的。
 
基本上,当我们更看重的是成长的空间和成长本身,而不是过于在乎结果,就会更容易给自己一个机会。
 
8
分享就是影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