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井冈山会师的意义,会师部队合并后的特点,星星之火的底蕴加深了

 孤寡老人讲历史 2022-12-08 发布于湖北


1928年4月28日,在革命圣地井冈山发生了一件改变我党、我军及我国革命历史的大事件,即“井冈山会师”

这次胜利会师的两大队伍是,由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和朱德、陈毅率领而来的南昌起义、湘南起义部队。

这次会师的意义自然是重大的,结合后来的历史,无论怎么夸奖这次会师都毫不过分,比较正式的描述是:

井冈山会师:开创了革命根据地的崭新局面,保存、培养、锻炼了红军的军事干部,壮大了革命武装力量,打击了反动派的嚣张气焰……

这些意义不需要本文过多描述,大凡略懂党史、军史、革命史的读者大概都清楚,课本上讲的也都是这些范围。

下面主要讲讲“井冈山会师”后,新合并成立的部队具有的部分重要特点。


根据陈毅在第二年写给上级的报告中的数据,会师后,两支部队合计人数如下:

朱(德)部2000余人,湘南农民8000余人,毛(泽东)部1000余人,袁(文才)王(佐)各300余人。

这近1万2千人整编成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由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王尔琢任参谋长,陈毅任政治部主任,下辖二师六团(最开始改编时是三师九团)。

这支部队就是我党、我军未来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路途中,军事上逐渐发展壮大的一颗最重要的种子。

在当时的革命形势下,会师后的这支部队有一个重要特点,即主要骨干全都是大浪淘沙后剩下的意志坚定的我党最忠诚的战士。

在会师的前一年,即1927年,我党组织了多次武装起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都在这一年陆续爆发。

这在严重打击反动派嚣张气焰的同时,也面临了他们疯狂的反扑,各起义部队在军事上面临着极大的压力,宣传上也遭受着各种污蔑。


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军事斗争的失败,各个起义部队还因叛变、叛逃、对革命充满悲观情绪、贪生怕死等原因,导致很多人主动或被动脱离部队。

比如,秋收起义部队中的一个重要军事干部,黄埔军校毕业、参加过北伐、起义后担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师长的余洒度后来就叛变革命了

像余洒度这样的人在当时有不少,因此一定程度上,各个起义部队中是有一些悲观情绪存在的。

但这些困难都被毛泽东、朱德等领导人一一克服,比较知名的主要有两次整编事件。

秋收起义部队在毛泽东的主持下,于1927年9月29日至10月3日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

而南昌起义部队在朱德、陈毅等的主持下,于1927年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陆续进行了“天心圩整军”“大余整编”“上堡整训”等合称为“赣南三整”的整编行动。

“三湾改编”确定了党指挥枪的基本原则,奠定了我党、我军政治建军的基础,从此,部队有了来自我党的正确的领导和引导。

“赣南三整”坚定了南昌起义残余部队从军官到士兵继续走向胜利的信心,让悲观情绪变成了正向的斗志。

总而言之,“井冈山会师”后的红四军的主要骨干都是分别经过“三湾改编”“赣南三整”后,思想得到充分洗礼,革命意志最为坚定的战士。


有了相应的整编和思想准备,未来哪怕在革命斗争中遇到再困难的形势,这些军官、士兵中的绝大多数都不会对斗争形势充满失望,他们会饱含热情地去面对一切困难并战而胜之。

这就是我认为的“井冈山会师”后合并的部队的最大特点,最困难的时候经历过了,最悲观的情绪也经历过了,还能走到会师时的人员,都是坚定的革命种子。

会师对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壮大是毫无疑问的,朱德部加上湘南农民就有1万余人,直接把根据地的部队数量扩增了五、六倍,实力的增加是根据地安全的重要保证。

而且,对于以农民为主要骨干的秋收起义部队来说,比较稀缺的军事干部也都有了。

南昌起义部队中的绝大多数军官、士兵都是职业军人,军事素养较高,他们的到来能大幅度提高原秋收起义部队的战斗力。

而秋收起义部队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是贫苦农民出身,斗争信念比较高,再加上毛泽东高超的政治工作经验,对于提升兄弟部队的革命信念也有极大帮助。

两者的会师和后来的融合,对于这支革命种子部队的各方面提升都是有益的,部队的底蕴大大加强。


从军事斗争这一方面的意义来讲,“井冈山会师”后合并的红四军有信念,有斗志,有战斗力,对于后来革命根据地的壮大及再后来的革命胜利,都有着极大的帮助。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但我认为,“星星之火”底蕴的加深来自于这次“井冈山会师”后的融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