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浪漫不缺乏细腻,肖邦十四首令人心驰神荡的圆舞曲

 贺兰山民图书馆 2022-12-08 发布于宁夏

图片

肖邦一生与钢琴为伴,练习曲、前奏曲、奏鸣曲、谐谑曲、圆舞曲、夜曲、叙事曲、船歌、即兴曲、玛祖卡、波洛奈兹、协奏曲……他几乎谱写过所有形式的钢琴作品,其中圆舞曲的创作集中于作曲家从15岁到37岁的22年之间,这几乎穿越了他整个艺术生涯的始终。肖邦一共写有二十一首圆舞曲,其中有编号的十四首(生前发表八首,遗作六首),其它没有编号的七首均由后人陆续发现并整理出来。

图片

众所周知,肖邦的创作和他的时代、社会背景以及个人思想、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19世纪30年代初,社会动荡迫使年轻的肖邦从华沙迁居至巴黎,环境变了,创作也就变了,他的圆舞曲创作也随之历经了从“华沙时期”到“巴黎时期”的转变。肖邦的圆舞曲不再是那些仅仅表达向往与憧憬的理想化作品,而是更深层次的以圆舞曲形式出现的抒情诗,这其中不仅充满了优美、高贵和华丽的气质,同时也融入了类似于玛祖卡舞曲般浓郁的斯拉夫民族情缘。

图片

鲁宾斯坦说:“说到圆舞曲,很多人认为圆舞曲都是那些社交集会上的舞会音乐,但是肖邦的这些乐曲却有很大的不同。他的圆舞曲就像他的前奏曲或者其他作品一样丰富而多元,你不可能用某一种特定的形式去概述,也完全没有必要这样做。有时你可以从中听到一些约瑟夫·兰纳、舒伯特、约翰·施特劳斯或者瓦尔德退费尔的影子,因为他的圆舞曲总是在不同风格中变换。这里面既有伤感凄婉的诗,也有美好爱情的海誓山盟,还有那种绝望中的忏悔,所有这些情感都随着他生活的变迁迸发出来。最关键的是你千万不要只用一种概念去定义肖邦的这些圆舞曲,你最好先把每一首都看作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并且要特别留意倾听每一首作品中所要表达的内涵。然后把这些点都综合起来,这样,你就可以从一个侧面品味到肖邦的一生。”肖邦的圆舞曲实则是心灵的圆舞曲!

图片

此刻,不妨和林声一起来感受一下,鲁宾斯坦手中的那个充满了男性气质的浪漫,却不缺乏细腻的,散发着高贵气息,温暖抒情的肖邦。

第一首:《降E大调华丽大圆舞曲》作品18号

Waltz No. 1 in E-Flat Major, Op. 18 'Grande valse brilliante'

这首作品完成于1831年,是一首技巧高超、华丽、辉煌而热烈的音乐会圆舞曲,舒曼说本曲是肖邦“身心都在跳动的圆舞曲”。

乐曲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急板,以降E大调为主,一开始是4小节用同音反复的引子,节奏性很强,宛如号角齐鸣,带有辉煌的色彩。紧接着出现的圆舞曲主题热情奔放,充满了生命活力。第二部分以降D大调为主,运用大跳的音程和导音式的半音上行等表现手法,旋律舒展畅达,表现了华丽明朗的色彩。第三部分同为降D大调,其中有大量休止符,使活泼的旋律带有灵巧细腻的特点。第四部分在降G大调上,半音进行得音调甜美舒畅,温柔抒情。第五部分又回到降E大调,是第一部分的再现,最后重现各主题片段,音乐在热烈欢快的气氛中结束。这首作品是肖邦生前发表的第一首圆舞曲,也是最为轻快华丽的一首,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韦伯的《邀舞》,把人们带进欢快的舞会场面。

第二首:《降A大调华丽圆舞曲》作品34-1号

Waltz No. 2 in A-Flat Major, Op. 34 No. 1 'Valse brilliante'

肖邦作品34号中包含有3首《华丽圆舞曲》。这首圆舞曲由四段及序奏、尾声组成,序奏速度很快,第一主题有回旋式的动感,第二段中仿佛能看到衣裙随着舞蹈团团掀起,第三主题雄壮威武,第四主题非常迷人,最后的尾声是光辉而灿烂的。

第三首:《A小调华丽圆舞曲》作品34-2号

Waltz No. 3 in A Minor, Op. 34 No. 2 'Valse brilliante'

据肖邦的学生说,肖邦自称这首圆舞曲为“忧郁圆舞曲”。

乐曲一开始即以像风笛吹奏似的低音长音为背景,在内声部出现一首悠长的旋律。全曲在优雅的情形下隐藏着忧郁,并具有斯拉夫民族的民间风格。据说,肖邦在巴黎的乐谱店偶然碰见钢琴家赫拉正在购买他的圆舞曲乐谱,肖邦问他最喜欢哪一首,赫拉回答:“都喜欢,但最喜欢这首A小调。”肖邦非常高兴地表示“我也是”,并当即请钢琴家共进午餐。 

第四首:《F大调华丽圆舞曲》作品34-3号

Waltz No. 4 in  F Major, Op. 34 No. 3 'Valse brilliante'

此曲因为第三段旋律的各个音都使用了装饰音,上升的形态很像小猫跳来跳去,就被后人命名为《小猫圆舞曲》。这是一首非常轻快活泼,充满热情的圆舞曲。在强有力的16小节序奏后,圆舞曲分做四段呈现,最后是尾声。

第五首:《降A大调圆舞曲》作品42号

Waltz No. 5 in A-Flat major, Op. 42

这首乐曲作于1840年,这时肖邦的圆舞曲写作已经进入娴熟自如的成熟时期,更注重发挥钢琴华丽的演奏技巧,有人认为这是肖邦圆舞曲中最杰出的作品。

乐曲在圆舞曲节奏音型的伴奏下,创造出许多性格各异的主题旋律,相互对比,就像一束五彩缤纷的鲜花。其中一个快速流动的华丽主题,先后出现六次,听起来像一首回旋曲。在8小节持续音的序奏之后,呈示第一段的主旋律,这是用两拍子的节奏,以三拍子的伴奏来组合而构成的。第二段是急速的运动,有灿烂而激动的冲动。第三段出现新的旋律,第四段是将新旋律以小调呈现。之后是这些旋律的反复,最后的尾声被认为是肖邦圆舞曲中最优异的尾声。

第六首:《降D大调(小狗)圆舞曲》作品64-1号

Waltz No. 6 in D-Flat major, Op. 64 No. 1 'Minute'

肖邦的作品64号中也包括3首圆舞曲,这是作曲家在世时最后发表的圆舞曲。肖邦的情人乔治·桑养着一只小狗,它经常喜欢飞快地旋转着追逐自己的尾巴,乔治·桑请肖邦把小狗这个可爱的动作用音乐表现出来,于是就有了此曲。

乐曲篇幅短小精练,速度迅急,因而又被称为《一分钟圆舞曲》。4小节的引子之后,在圆舞曲节奏的伴奏下呈示带有旋转感的主题。这一旋转的旋律线不断反复,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调皮的小狗团团旋转的动态。接着,乐曲出现了甜美抒情的中间部主题,轻松而悠闲,最后再现旋转不停的开头部分。 

第七首:《升C小调圆舞曲》作品64-2号

Waltz No. 7 in C-Sharp Minor, Op. 64 No. 2

这是肖邦在去世前两年创作的,隐含着他对生命的认识,并具有浓郁的民族性,其节奏近似波兰的玛祖卡舞曲,是一首典型的圆舞曲抒情诗,也是最能体现肖邦人格及民族性的圆舞曲。舒曼曾把肖邦的圆舞曲称为“心灵的圆舞曲”,特别是对于这首乐曲而言真是再确切不过了。

乐曲为三段体式,乐曲一开始便流露出一丝忧伤,旋律中仍可体会到肖邦那轻柔、飘逸的性格特征,可见作者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始终都没有变。第二段为急速的连动,似滚珠落玉般晶莹剔透,但这不是肖邦以往作品中那种华丽的风格,而是充满着一种无奈的旋律,仿佛是作者在倾诉他孤寂的晚年生活。当时,久居异乡、孑然一身的肖邦身染重病、无依无靠,其心情之忧郁可想而知。中段转为降D大调,多少明朗了些,但是很快又出现郁闷的气氛。在回旋连动过后,乐曲回到开头的伤感旋律,最后全曲在焦躁不安中结束。

第八首:《降A大调圆舞曲》作品64-3号

Waltz No. 8 in A-Flat Major, Op. 64 No. 3

这首圆舞曲由三段体构成,充满了明朗的喜悦和祝福,旋律非常优美。乐曲中有多次转调,这也是肖邦圆舞曲中很少见的由多调性构成的一首作品。第三段再现第一段,最后是短小的结尾。

第九首:《降A大调(离别)圆舞曲》作品69-1号

Waltz No. 9 in A-Flat Major, Op. 69 No. 1 'Farewell'

这首以“离别”为标题的圆舞曲背后有一段故事。1835年,肖邦从巴黎到德国德累斯顿时,邂逅了自己童年时代的好友玛丽亚小姐。这时的玛丽亚已是一个才貌双全的少女,不论是钢琴、声乐还是作曲,都具备很好的修养。他们追忆往事,不禁互相倾慕,产生了真挚的爱情。但因家庭的缘故,玛丽亚最终还是拒绝了肖邦的求婚。离别时,肖邦为玛丽亚写下了这首圆舞曲,并在乐谱扉页上亲笔题了“离别”字样,乐曲因此而得名。

为了回忆这段美好而甜蜜的往事,肖邦将它珍藏在身边,在生前一直没有发表此曲。乐曲的旋律优美,极富有魅力,同时带有忧伤的回忆。乐曲采用三部曲式,降A大调,慢板。从弱拍开始模进下行的主要主题,委婉深沉,如同一首情真意切的恋歌,蕴藏着无限的爱慕和思恋之情。这一甜蜜的旋律经发展渐渐变得富有激情,随后,在降E大调上呈示运用变音的半音进行和大跳音程后下行的曲调,使乐曲情绪更为激动,表现了肖邦对往事的深切怀念。中间部分转回原调,奏出略含伤感的中间部主题。这个主题的旋律起伏较大,但仍保持着真诚的抒情特点,其婉转如歌的曲调,使人感觉到离别的忧伤和悲凉。最后,乐曲简单地再现第一部分,结束了这首缠绵悱恻的圆舞曲。

第十首:《B小调圆舞曲》作品69-2号

Waltz No. 10 in B Minor, Op. 69 No. 2

1829年,时年19岁的肖邦对巴黎还很生疏,思乡的情绪弥漫在乐曲中,全曲到处出现伤感,有非常明显的玛祖卡风格。

第十一首:《降G大调圆舞曲》作品70-1号(遗作)

Waltz No. 11 in G-Flat Major, Op. 70 No. 1

肖邦作品70号包括3首圆舞曲,这是演奏技巧很难的三首华丽小品。由三部曲式构成。 

第十二首:《F小调圆舞曲》作品70-2号(遗作)

Waltz No. 12 in F Minor, Op. 70 No. 2

乐曲的构成较为单纯,形式简洁,旋律非常优美,其中又充满了伤感。

第十三首:《降D大调圆舞曲》作品70-3号(遗作)

Waltz No. 13 in D-Flat Major, Op. 70 No. 3

1829年10月3日,肖邦在给好友渥吉科夫斯基的信上说:“现在将我为思念情人于今晨写成的圆舞曲送给你。请注意有记号的地方,此事除了你无人知道。如果我能为你弹奏这首新作品,真不知该有多么愉快呀!”信中所说的情人,是肖邦年轻时在华沙的初恋情人康丝坦雅·格拉德科斯卡,所以这首乐曲中充满了憧憬青春的甜蜜。 

第十四首:《E小调圆舞曲》(遗作)

Waltz No. 14 in E Minor, Op. posth.

这是肖邦在1829年创作的圆舞曲,但在肖邦死后19年才出版。这首圆舞曲可以看作是“华丽”型圆舞曲的先驱,乐曲的尾声尤为华丽。整曲采用三部曲式,8小节的引子非常优美,第一段由两个旋律构成,中间段也是两个旋律。

如歌的缠绵

诗意的惆怅

多情的肖邦在数着天上的星星

于是摇落了多少桃红柳绿

醉卧了几许众生苦旅     

*来源:林声音乐工作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