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绛先生 ,总能看透真相。 我们有些人,植根于内心的教养,对别人提出任何要求,都不好意思拒绝,到头来不仅委屈了自己,还成了成软弱可欺的对象。 善良没有错,人活一世,多一点善意和善心本是好事,但善良并不等同于毫无底线的忍耐和付出,表达善意的前提是保障自己不被他人欺负。 ![]() 这个世界需要善良的存在,但绝非没有原则的善良。善良没有了底线和原则,就成了滋养邪恶最好的温床。 弱肉强食是生存法则,欺软怕硬是人性,如果善良中不懂得展露自身的锋芒,终将成为他人欺侮的对象。 做人,就是要菩萨心肠和狮子力量。 人这一生,不仅要学会包容,待人友好,还要学会展露锋芒。对待特殊的人群,就用非常手段,不怕得罪人,要有敢于翻脸的勇气和担当。 因为忍到最后,舒服都给了旁人,委屈全给了自己,依然满足不了他人的贪婪。 所以,假若我们的善良,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理解,那就收起自己的好意,露出自己的锋芒。 ![]() 为人善良,但也要懂得明辨是非,察言观色。现在的人都带着面具,谁也看不透皮囊之下那颗真心。 对于人性而言,人都有功力之心,当我们看清后,善良也是区别给予。如:有些人,对于他们所仰望的人,他们会说出好多热情而好听的话,反过来,对于老实弱势的人,会说出许多讥讽的语言。 有的人就是能言善辩,善于伪装,让人感觉他很善良;有的人,不苟言笑,让人觉得不好相处,但内心温暖纯良。 一个人的表像并不能代表他最真实的内心,只有细心观察,看他对弱者的态度,才是他最真实的人品。 所以,我们可以与人为善,但也要擦亮双眼。远离人品低下的人,同时也是避免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善良的付要有意义。善良是我们个人的选择,而并非对某些人的义务,付出我们可以不苛求回报,但总该讲究一个“值得”。 若是好心不被珍惜,还被践踏;若一片赤诚却糟人冷眼;若过度的与人为善,反倒助长他人威风,得寸进尺,反噬自己。 此时,就要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对这些人的付出值不值,那份被称为善良的付出是否真的有意义? ![]() 结语: 这世上就是好人难做。所以,我们秉持本心,待人友好,但仍要有所保留。在乎别人,更要在乎自己。 人际关系,核心是互换,而不是奉献。你给我蜜糖,我报之以甘露,这才是良性循环。否则,反而会惯坏不懂感恩的人。 善良虽然是人最可贵的品质,但善良过了头,就是给了他人伤害的资本。 适度的冷漠,也是种保护色。所以 ,为人处世最智慧的做法就是,有条件、有节制地帮助人,而不是让这份善意,被当作理所当然,最后被辜负。 |
|
来自: 昵称35877444 > 《内向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