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胜兵品《伤寒论》9

 卓尼中医院华华 2022-12-09 发布于甘肃
楼主 中***子 2022-09-02 17:49:31

第九讲:内治八法


大家早上好,我是张胜兵,感谢大家准时在早上六点半来收听我为大家讲解的《伤寒论》。


这节课我们讲《伤寒论》,六经病的治则、治法。治则、治法,重点讲《伤寒论》内治八法。而《伤寒论》的内治八法,影响了中医1800多年,直到今天。


《伤寒论》的最基本的治则是扶正与祛邪,那么在扶正与祛邪时,要分清主次。是以扶正为主呢,还是以祛邪为主?这是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是要明确表里先后与标本缓急。正所谓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关于这个表里先后和标本缓急,我们要遵循张仲景所提出的“虚人伤寒建其中、实人伤寒发其汗”的这么一个法则。那么,标本缓急,表里先后,主要还是与正气的强弱与邪气的盛衰有关。比方说正气比较弱的,那么这种情况呢,我们是把它称之为虚人,虚人就要先治里,后治表。那么身体比较强壮的,我们称之为实人,实人就要先治其表,后治其里。


那么讲到这个标本缓急啊,表里先后啊,我想到一个问题。因为我们这个课讲完之后啊,会以很快的速度上传到喜马拉雅。而听课的人可以在喜马拉雅上,一边听,一边留下自己的问题。


昨天我就看到了这么一个问题。他说“虚人伤寒建其中,实人伤寒发其汗”(我知道了)。那么我讲到过太阴病啊,如果是太阴寒,又感受了外邪的话,先以四逆辈、后以桂之汤。那么就有人就提出问题啊,说:为什么不先以理中辈,后以桂枝汤呢?太阴不是太阴脾吗?应该是理中辈吧?四逆辈是不是针对的是少阴肾呢?


那么从脏腑辨证的角度,他回答(说)的非常正确,问题提的也非常尖锐,如果不看《伤寒论》原文的话,还真认为他提的问题啊,这一个是非常正确的。当然我并不是说他提的问题错啊。那么,为什么太阴病和少阴病,它们有寒的情况下,都是用四逆辈,一个是脾,一个是肾啊,太阴脾、少阴肾有寒啊,虚人伤寒建其中嘛,都是用四逆辈。而没有用其他的,比方说理中辈呢,在这个太阴脾这里。


我们看原文276条,“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紧接着在277条说,“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也就是说在太阳病里面,《伤寒论》给出的原文就是四逆辈,至于理中辈在《伤寒论》里的太阳病里面根本就没有提到过,在《金匮要略》里面提到过。


我们再看少阴篇里面的第323条原文,他说,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什么意思啊?我们从这几条原文可以推出四逆辈,或者四逆汤能够治急证,治疗阳虚的急证,因为它能回阳救逆,那么理中辈或许不能够治疗急证。而我们在《伤寒论》里面,在对于外感邪气来说,我们肯定是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有这一个标本缓急的问题,而四逆辈比理中辈要快,在回阳救逆方面。


而在《金匮要略》里面,对于脾阳虚的啊,的确是用理中丸或者附子理中丸啊,这样的居多。当然了,这个附子理中丸是理中丸加附子,是后世医家在理中丸的基础之上加的。《伤寒论》里面是理中丸啊,这个宋朝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里面有附子理中丸。


好,那么在这里呢,我就简单的回答了一下喜马拉雅的这个上面所提的问题,也欢迎大家踊跃的去喜马拉雅提问题,我会时不时到里面走走看看,那么在第二天的讲课当中,我有可能会针对其中一些问题进行解答。


那么这是关于表里先后与标本缓急。



我们看一下扶正与祛邪。而扶正与祛邪呢,这里就涉及到了我们今天要讲的重点,也就是后世所称的中医八法,也叫中医内治八法。而内治八法就八个字,汗、吐、下、和、温、清、消、补。


而这八个字里面有六个字是祛邪之法,两个字是扶正之法。扶正之法的两个是指温和补。祛邪之法包括了汗、吐、下、和、清、消。


这八个字,被后世医家总结为中医内治八法,影响中医1800多年,直到今天仍然非常有效的在指导临床。



在《伤寒杂病论》这本书出现以前呢,是没有一个完整的理法方药的这么系统的书。《黄帝内经》上面总共只有13个方子,大部分都是针灸的治疗。那么这13个方子呢,对于临床来说是肯定不够的,但是《黄帝内经》它为整个中医的理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基于这种情况,《伤寒论》它记载了113个方子。当然有的说112个方子啊,有的说114,有的说115,这个我们就不管它啊,因为有几个方子遗失了,有的是算进去了,有的没算进去。我们姑且认为它有113个方子,或者说112个方子啊。有些方子遗失了,有些方子只有名字啊,可算可不算。


因为毕竟这本书,1800多年脱简比较严重,或许它的这个原文不止这么多方子。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也就112、113个方子,这样的样子啊。那么这112或者说113个方子呢,经过后人的总结,总结出了张仲景在内治上,就是通过服药来治疗,称之为内治的八法,就是我们刚才所说的汗、吐、下、和、温、清、消、补。



好,接下来我们就把这八法一一的剖析一下。


好,第一个首先是汗法。


汗法是通过发汗的方法逐邪出表的这么一个过程,这么一种策略。正所谓病在表者,汗而发之,就通过服用药物产生发汗,使病邪随汗而解的这么一种治疗思路和方法,称之为汗法。在《伤寒论》里面汗法的经典代表方剂是麻黄汤和桂枝汤。


而这种汗法呀,在老百姓当中应该是普及的最广的。为什么呢?老百姓你就算不知道麻黄汤、桂枝汤,但是你一定运用过。当你感受风寒感冒了,喝姜茶,用生姜熬水,喝喝姜汤。


而发展到我们的今天,甚至你在冬季的时候,随便去一个餐馆,你都可以点一壶姜丝可乐。那么这个姜丝可乐是干嘛的呢?它的思路就是汗法,就是你如果感受寒邪,我们通过生姜来解表发汗。甚至有人用姜丝可乐来预防风寒感冒。那么它的来源,我们可以追溯到张仲景的《伤寒论》,是通过生姜来发汗,使邪气出表的这么一个方法。而哪怕是文盲、不认识字的老奶奶,他们都或多或少的运用到生姜来发汗,治疗或者预防风寒感冒。


那么,后世医家就根据麻黄汤和桂枝汤来辛温发汗,治疗由寒邪所引起的表证。通过这个思路后,后世医家的温病流派发明了辛凉解表。也就是说当感受温邪,简单的说吧,风热感冒吧,或者这个邪气是属于温的、热的这种邪气,那么后世一家就发明了辛凉解表,也就是辛凉发汗。


比方说银翘散,专门针对于风热和温病,它和麻黄汤和桂枝汤是相反的,一个通过温药来发汗,一个通过凉药来发汗,所以一个称之为辛温发汗,一个称之为辛凉发汗。好,这就是我们《伤寒论》汗法,留给后世的瑰宝啊,因此而出现了温病流派啊,温病流派也是通过解表的方法来治疗表邪。


那么如果有人要问的话,那么这个汗法,究竟治疗哪些疾病呢?如果前几集听过的可能就不会问,那这里我还是啰嗦一下。但凡是,外邪入侵人体邪气稽留于肌表的,可以通过发汗的方法来驱邪外出的病证,无论在西医上叫什么病,都可以通过发汗的方法来进行治疗。


你比方说这一个病毒性肺炎,流行性感冒或者非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啊,只要它证属外邪入侵人体,而稽留于肌表的都可以用发汗的方法来进行治疗。如果是寒邪,那么就用麻黄汤或者桂枝汤。寒邪的表实证用麻黄汤,表虚证用桂枝汤。如果是热邪稽于肌表,那么就用银翘散、桑菊饮之类的,用温病的方子来辛凉发汗解表。


那么银翘散能不能治肺炎呐?能不能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呢?流行性感冒呢?当然可以,只是它的这一个肺炎是属于风热所引起的,是热邪引起的。而麻黄汤和桂枝汤是治疗寒邪引起的。邪气的寒热不同,在西医的病名上有可能是一模一样的。比如这个肺炎,肺炎如果表现是热,那么就可以用银翘散啊,如果这个有表证的肺炎,表现为寒,那么你就可以用麻黄汤或者桂枝汤,就看你区分它是表实证还是表虚证而已。


那么形象一点让你知道的话,也就是说上呼吸道感染,感冒或者病毒性肺炎,它表现为热性的,就可以用温病的方子,银翘散、桑杏汤、桑菊饮等等这样的方子来进行治疗。如果它表现为寒性的,那么就可以用麻黄汤、桂枝汤这样的伤寒方来进行治疗。就有点类似于什么呢,就是无论你西医叫什么病名,你表现出来的症状是阳性的,是热性的,就用温病的方;是寒性的,是阴性的,就用伤寒方,就这么简单。


所以在喜马拉雅有人问我,究竟什么是伤寒,什么是温病,那么这个例子就非常明确的告诉你了。当然这个例子,只是简单地说明了狭义的伤寒和狭义的温病。


因为广义的伤寒我已经讲过啊,我这里不啰嗦啊,伤寒有五,广义的伤寒就包括了温病啊。广义的伤寒是指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而我们《伤寒论》里面主要论述的,还是以狭义伤寒为主。而温病呢,如果狭义的温病的话,那么这个《温病条辨》里的,它以狭义的温病为主。而广义的温病呢,说白了,也是包括狭义的伤寒的,互相包含。


为什么这么说呢?你比方说啊,瘟疫流行,那么这个瘟疫流行的邪气,就一定就是温邪吗?那不一定。那么这个瘟疫流行,传染性疾病,你比如说新冠肺炎吧,它在刚刚发生的时候是在冬季,它刚好是寒邪,刚好可以用《伤寒论》的方法来治疗。那么到了第二年的夏天,它变异了,它叫什么德耳塔,其它的一些名字,但是呢,那些病人反应出来的是烦渴引饮,是温病的迹象,又不是伤寒了。那么这个时候呢,就可以用《温病条辨》里的方子了。


比如说它的环境不一样了,在西医学上叫变异,在中医学上是三因制宜,由寒转温,它邪气都是可以变的。那么既然它们都叫瘟疫,你能够说感受寒邪产生的瘟疫而流行性的这种疾病,它不是瘟疫吗?所以说瘟疫也分寒热,所以我们温病也是分寒热的,就看你是指广义的还是狭义的。而伤寒也分寒热,就看你是狭义的还是广义的。


至于网上大面积流传的什么什么颗粒,什么什么汤是新冠肺炎的克星啊,它就是新冠肺炎的特效药。这个呢,说实话我就不多说了,大家通过刚才所分析的自己去判断吧。


如果疾病就在那个地方,只有一个证型,你说哪一个方子是哪个病的克星倒还有点道理,但是疾病是不停,不断的变化的,而每个人的体质也是不一样的啊。那么如果还说什么什么颗粒、什么什么汤是什么病的克星?实不相瞒,这是一种医盲的说法。


什么叫医盲,就是对中医一点都不懂啊,而说出来的让专业人士听了好笑的这些话,就叫医盲说的话。如果所有的老百姓都学过《伤寒论》,学过中医,中医足够普及的话,老百姓怎么可能被这样的一些消息所蒙蔽呢?哪有什么克星呢?哪有什么,哪个方子是什么病的特效药呢?那就是滑天下之大稽,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呀,闹笑话是从无知开始的。受人蒙蔽,就是有一些东西你自己没法判断,也是从无知开始的。那么如何治疗无知呢?我的师父李金庸曾经说过一句话,他说:“善读者可以治愚”。什么意思啊,善于读书和学习的人可以治疗愚昧这种疾病。愚昧是一种疾病,需要治疗,怎么治疗呢?要善于读书和善于学习,这样就不会人云亦云了,这样就不会没有基本的判断力了。所以我非常热烈的欢迎大家来跟我一起学习《伤寒论》,一起学习中医,为普及中医,做出自己的那么一点贡献。


好,这是汗法。



我们来看看第二法,第二个内治八法的第二法——吐法。


什么是吐法呢?吐法是通过涌吐把病邪涌吐出来,或者把有害物质涌吐出来。正所谓“病在上者,因而越之”。在《伤寒论》的里面代表方剂是瓜蒂散。也就是说,是通过引起呕吐,祛除病邪的一种治疗方法。


用于治疗痰涎、宿食或者有毒物质停留在胸膈之上,而病情又急骤、又属于实邪壅滞的这么一种情况。那么我们就采用“病在上者,因而越之”,用瓜蒂散使其涌吐。那么这种方法呢,在现在用的已经比较少啊,但是有一些醉酒的朋友仍然还在用,只是他没有用瓜蒂散,他是用自己的指头伸到自己的喉咙部,让自己感到恶心,然后吐出来。因为喝醉了嘛,你不吐出来好痛苦的。那么这种方法呢,也叫吐法。


所以我们在生活当中,处处都可以看到张仲景总结的八法。汗法,有姜丝可乐,吐法你可以用你的手指伸到你的喉咙部,让自己吐,来解酒,你看,这就是老百姓的智慧。



好,我们看一下下法啊,汗吐下和嘛,下法。


下法是通过泻下,这个泻下呢,也可以说是攻逐里实,就把里面的东西啊,通过这一个大便的方法排出去,或者通过小便的方法排出去。这个下法和吐法,刚好一个是在上,一个是在下,一个是通过嘴巴来把这一些病邪、邪气来排出来,一个是通过大小便来排出来。那么它的代表方剂呢,就都知道了,《伤寒论》里面有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承气汤类啊。


其实啊,这个下法我们严格来说的话,有温下和寒下,那么这个大承气汤就是寒下,通过苦寒的药来泻热。那么如果它是里实证,不是热证呢,是寒证呢?那么我们就要温下,在《金匮要略》里有个(温下的)大黄附子汤。


大黄附子汤和大承气汤刚好相反,大承气汤是寒下,大黄附子汤是温下。那么在生活当中,如果要举一个下法的例子的话,最简单的莫过于开塞露。便秘嘛,开塞露,那是外治法,塞进去之后就拉肚子啦,那叫下法,也就是说通过拉肚子的形式,把肚子里的这些宿便排出去,人就舒服了,人就轻松了,这个是下法。有的人用番泻叶啊,有的人单用芒硝,有的人就直接用开塞露啊,还有的用其它杂七杂八的方法。总之,习惯性便秘在临床当中很常见,老百姓当中很多人都知道开塞露。



好,汗吐下和。和法呢,是指和解法。


和解法是针对有一些邪气,既不能发汗,又不能用吐法和下法。这些邪气在半表半里之间,或半上半下之间。与其说它这个邪气是半阴半阳,半表半里,半上半下,还不如说它其实是一种枢机不利。什么是枢机不利?枢,枢纽啊,比方说一个门,那么它会有一个枢纽,那么这个枢纽呢,就相当于农村的,或者是我们所说的合页,它在那里可以动的,这个门打开、关上、打开、关上,会有一个固定的一个轴。


我们把那个地方称之为枢。木字边一个区,那个字读shu。那么枢机是指开合,既然是开合,它就一定会有两个相反的事物,在它的开合之间。比方说半表半里,半阴半阳,那半表半里,它既不完全在门外,又不完全在门内,它就在这个门这个地方。你说在外吧,它又好像在内,你说在内吧,它又好像在外,所以呢,它叫半表半里。


你非要用拟人化的方法,我们去比拟一下的话,如果说,表为阳,里为阴,那么,在表即为男人,在女即为女人的话,那么这个半表半里的情况,你不能说他不男不女啊,也就说他既不能用男人的方法去对待他,又不能用女人的方法去对待他,他男女各半,像个**一样,这个时候呢,他就不能用男人的方法去跟他交往,也不能用女人的方法跟他交往,而是要半男半女,这个时候我们叫做和解法来对他。


如果这里出问题的话,进行治疗的话,具有调和的意思啊,调和作用。那么,少阳病,后世医家称之为半表半里,它的代表方剂是小柴胡汤,是半表半里之枢机,这个地方需要调和,用小柴胡汤。如果小柴胡汤本来只能用和解法,小柴胡汤证本来只能用和解法,如果你误用了下法。因为它不能用下法呢,它又不能用汗法,又不能用下法。如果你误用了下法,必定伤及脾胃,这个时候就会形成半上半下之枢机不通的枢纽机不利的半夏泻心汤证。


所以呢,小柴胡汤是和解法的代表方剂,它是在半表半理,邪气在只能用和解法。如果小柴胡汤证误下,本来应该用小柴胡汤证来治疗的,你给他用了一个大承气汤,让他拉,拉了伤及了脾胃,这个时候就出现了肝脾不调,中焦气机这一个寒热交错,枢机不利的,导致了半上半下,寒热交错的这么一个痞症,就得用半夏泻心汤证了。所以半夏泻心汤也叫和解剂,也是和解法,它是和解半上半下之枢机的。


所以我们这里总结了小柴胡汤是和解半表半里,半夏泻心汤和解半上半下。在半夏泻心汤的基础之上啊,有甘草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等等。这就是为什么复发性的口腔溃疡,有些人他的脚还冷,口腔呢长期复发口腔溃疡,我们用甘草泻心汤就能解决。


为什么?因为它可以和解半上半下之枢机啊,清上热、温中下之寒,有那么一点清上温下的味道,其实它是枢机不利,寒热交错。用黄芩、黄连来清热,用干姜来温脾阳,用党参啊,当然它原方是人参啊,用人参来健脾益气扶正啊,人参和甘草嘛,半个理中汤嘛(人参、甘草、干姜嘛,是吧),然后再加黄芩、黄连嘛,所以它是以温脾阳以及清热合成的一个方子,它是可以和解半上半下之枢机的啊,这是泻心汤类。


那么有一些胃病呢,是半夏泻心汤证,当中包括有些胃癌,包括一些肝病,只要出现了心下痞,但满而不痛,中焦枢机不利、寒热交错的,通通都可以用半夏泻心汤来加减。那么在我的《攻癌救命录》这本书里,我就用到了半夏泻心汤来治疗胃癌啊,效果非常好,也用半夏泻心汤治疗胃病、胃癌、肝炎、胰腺癌等等等等,只要它是属于半上半下枢肌不利,寒热交错,但满而不痛的这种痞症,都可以用它来和解。所以半夏泻心汤,它也是和解剂里面的经典方药,所以和解剂里面有两个经典方药,一个是小柴胡汤,一个是半夏泻心汤。当然,柴胡汤系列也可以认为是和解法的啊,属于和解法。泻心汤的、半夏泻心汤的变方系列,包括这个甘草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等等,也属于和解半上半下之枢机、和解剂的这一个系列。


好,我们再看一下,汗、吐、下、和四法已经讲了。



再讲第五个——温法。


温法是通过温中散寒、回阳救逆这些治法来使寒去而阳复的一种治疗方法,用于治疗中焦虚寒、亡阳厥逆、寒凝经脉等等寒证的代表。那么它的代表方剂呢,就是四逆汤,或者说四逆辈啊。实不相瞒,四逆辈不仅仅可以治疗我们刚才所讲的太阴寒、少阴寒,厥阴寒它也一样可以治,所以四逆辈是治疗三阴寒证的。三阴是太阴、少阴、厥阴,三阴寒都可以用四逆辈来进行治疗,因为四逆辈是温法的典型代表。



好,我们看一下第六个——清法。


清法是通过清热降火、清解热邪的方法来达到治疗目的这么一种内治方法。那么这个清法就太简单了,我就不多说了,比方说啊,三黄泻心汤啊,黄芩、黄连、大黄啊,三黄泻心汤来清热降火,治疗由这个上焦火热而引起的一切血证,吐血、衄血啊,只要是由火热所引起的,都可以用这个三黄泻心汤,它就是清热降火,以达到止血的目的。


比如说白虎汤,它也是清热降火啊,白虎就是石膏,(白虎汤就是)石膏、知母、甘草、粳米。那么这个白虎汤也是清热降火啊,它可以清阳明经热啊,也可以清如太阳病入里化热之后的热证,它还可以治疗三阳合病。另外还有白头翁汤。白头翁汤啊,热痢脓血啊,它也是可以清热降火,来治疗热痢脓血的,这个是清法,这个就比较简单啊,我就不展开了。



好,第七个消法。


那么消法是通过消导和散结的作用,对气、血、痰、湿、水、虫等等所结成的有形之邪,使之渐消缓散的一种治疗方法,可以用于治疗食积、痞块、积聚等等这些病证。那么在《伤寒论》里面呢,我们就举几个例子吧,比方说桂枝茯苓丸、鳖甲煎丸、大黄蛰虫丸啊、抵当丸。


这一些方子啊,都是消法的代表。说白了这些方子呢,大部分是治疗积聚的,相当于肿瘤,比方说用鳖甲煎丸治疗肝癌,桂枝伏苓丸治疗子宫肌瘤啊,这个抵挡丸可以治疗前列腺肥大增生,可以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等等,这都是消法。



好,我们再看看补法。


补法是指通过补益人体气血阴阳的不足,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的一种治疗方法。它可以用于人体的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等各方面。那么我们在《伤寒论》中举一些例子啊,你比方说可以治疗心阳虚的桂枝甘草汤,可以治疗肺脾阳虚的,这个甘草干姜汤,这个是治疗阳虚的啊。比方说阴虚的呢?芍药甘草汤,它就可以治疗阴虚啊。比方说阴阳两虚呢?芍药甘草附子汤,它就可以治疗阴阳两虚;炙甘草汤,它也可以治疗阴阳两虚。


如果是气血两虚呢?那么我们可以选用小建中汤啊。小建中汤是“桂枝汤里倍芍药,再加饴糖小建中”,这是我上大学的时候背的歌诀。小建中汤就是在桂枝汤的基础上,加倍了芍药的用量,再加一点饴糖,所以它马上从桂枝汤变成了小建中汤,变成了气血两补的小建中汤,治疗虚证的。比方说还有一些方子可以补血的,比如说这个当归四逆汤,它就可以治疗血虚寒凝,这个方子看,是可以补血的。还有的是可以补气的,比方说桂枝人参汤,它是可以补脾气的,等等等等,不胜枚举啊。这个就是补法在《伤寒论》中的体现。


那么有的人可能要问了,那么汗、吐、下、和、温、清、消、补,这八法能不能联合使用呢?当然可以。


比方说你用汗法和补法一起用,比如说桂枝人参汤,它就是汗法和补法一起用的。它既可以补脾气,又可以解表,就这么简单。你再比方说桂枝加附子汤,它既能够补阳,又能够解表,所以它是温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