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21128在地名瀚海中钩沉历史文化遗珠

 沅泽2004 2022-12-09 发布于江苏

 左振汉

湖北省潜江市位于湖北省中南部,地处江汉平原腹地,古为云梦泽一角,是荆楚文化、三国文化的厚积之地。长江和汉水流域文化的相互交融,赋予潜江地名深邃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潜江,宋乾德三年(公元965年)置县,千年的历史变迁,为潜江留下了十分珍贵的地名文化遗产。借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之东风,潜江深度挖掘历史文化地名,编制潜江市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并在成果应用中取得了一定成效。

借势借力

组织开展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在2014年启动的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中,潜江市挖掘出一批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地名,并借助千年古县申报的重要契机,组织开展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借党委政府重视之势,争取经费支持。为增进千年古县历史文化内涵的厚实度,潜江市民政局主动作为,积极向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汇报工作,争取领导重视和支持,将开展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列入千年古县申报工作的重要事项,与申报工作统筹部署,同步推进。经市政府批示同意,市财政部门先后安排专项经费总计达40万元,有力保障了千年古县的申报和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借社会团体专业之力,提供专业支撑。早在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进行之初,潜江市未雨绸缪,动员在历史文化方面素有研究的退休老干部、教师、学者等人员入会,成立潜江市地名文化遗产研究会。该组织与中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促进会合作推进工作,并在每个乡镇遴选和配备文化信息员,健全工作网络,全面推进地名文化遗产名录编制工作。

借工作探索实践之机,细化方案措施。从2017年9月至今,潜江市民政局边实践边总结,先后编制了《潜江市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潜江市地名文化遗产评价体系》《潜江市地名文化遗产特征分析及转化利用》等系统性方案,细化了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建设工作的具体措施,有力指导地名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与实践。

深度挖掘

编制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在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建设上,潜江市民政局循序渐进,按照“地名—地名文化—地名文化遗产”的挖掘方法,拾级而上,从实地调研、文献佐证、专家论证三个方面展开工作。

实地调研,形成初选名单。发掘地名文化遗产,首要在于开展资源调查,摸清家底。潜江市组织人员采用拉网式摸排,深层次调查各类地名的文化元素。2017年下半年,组织专家开展实地调研,历经半年,完成了市地名文化遗产名录的实地考察和初选工作,初步选出与历史文化有关联的6907个地名,形成初选名单。

文献佐证,探明历史渊源。地名,在史籍文献中或多或少都可能留下记录。潜江地名专家先后到北京国家图书馆、省图书馆,奔赴与潜江历史有关联的荆州、江陵、钟祥等地,收集地方志和历史文献等佐证资料,探明地名的历史渊源。例如,在典籍里探寻到“潜江”这一地名出处:潜江之名,最早出自《尔雅·释水》“汉出为潜”;潜江的地理方位可从《史记·货殖列传》“江陵故郢都,西通巴蜀,东有云梦之饶”中得到验证;《尚书·禹贡》中有“沱潜暨道,云土梦作乂”的叙述,说的是沱水和潜水相通后,云梦泽的土地可以耕作了。所查阅和参考的佐证文献资料包括《说文解字》《尔雅》《释名》《郡县释名》《广韵》《尚书·禹贡》《山海经》《汉书地理志》《史记·货殖列传》《徐霞客游记》《水经注》《读史方舆纪要》等。

专家论证,编制保护名录。潜江市民政局根据2012年实施的《地名文化遗产鉴定》行业标准,在中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促进会和湖北省民政厅的指导下,总结实践经验,研究编制了《潜江市地名文化遗产认定评价体系》,重点细化了古政区、古聚落、古建筑、红色地名、重要自然地理实体的名录认定标准。按此标准,潜江组织专家重点考证和释义初选地名的来历和含义,最终从初选名单中筛选认定6个类别共计98个地名,列入潜江市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并编制出潜江市地名文化遗产分布图。

强化应用

促使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产生社会效益

编制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是弘扬和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能够为一个地方和城市的建设发展提供历史文化支撑,产生持久的社会效益。

阐述文化内涵,赋予城市特征。从地名文化遗产名录中,能够重新阐述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内涵。潜江市民政局通过编制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提炼出潜江历史文化内涵特征:继承源远流长的千年历史;体现水乡泽国的地貌特征;见证荆州文化的发祥发展;传承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这些特征能够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依据。如潜江正在大力推进水乡园林建设,发展潜江花鼓戏,弘扬红色精神,这一系列富有地方特色的城市建设工作,就是对上述特征的续写。

应用地名资源,完善城市功能。为了充分利用好地名文化遗产资源,潜江市民政局推动市政府建设了潜江地标——芦洑塔,将跨越东西城区的东荆河特大桥命名为芦洑大桥,新建和命名了芦洑河路和芦洑河公园,完善了城市功能结构,推动了乡村振兴。

复活历史地名,留住乡愁记忆。潜江在历史上地处云梦泽,水系十分发达。2021年,潜江市针对东城区新建路网,以当地历史水系命名了一批道路名称,如恩江路、洛江路、东浦路、豹台湖路,使名录中消失的地名得到了恢复和传承,极大地丰富了水乡地名文化的历史内涵,留住了乡愁记忆。

地名文化遗产保护是一篇大文章,需要持续深入推进。下一步,潜江市将积极做好国家、省级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申报工作,根据国家和省级即将出台的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认定细则,进一步完善体系建设,推动市政府公布全市第一批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修订完善《潜江市地名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更好地呈现潜江历史文化地名的鲜活魅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