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精神生活大变样

 新用户7019teQl 2022-12-09 发布于湖北

      《新世界》里1949年北京派出所有一台收音机,而我到了1978年才买一台《红灯》牌电视机,花了32元,是一个月的工资。

        城里用上电视机是20世纪50年代,国产电视机还没有研究出来,进口电视机声誉很高。我是1993年才买一台国产《凯歌》牌黑白电视机,花了我的4个月的工资。

        收音机被北京人称为“戏匣子”。我买收音机当作学习工具,听新闻、听文学讲座、听流行歌曲。下班回到家里,就打开收音机,心情特别舒服。1981年元旦,我结婚后买了一台直交流两用收音机,当时挺时髦呢!

        精神生活困乏,享用一部收音机是我的自豪。收音机随着电视机普及慢慢消失,我把兴趣转移到了电视上,到了2022年住进了高楼,购买了两台海信彩色电视机,我家的两套住房像家庭影院了。我的一个月的退休费可买两台60英寸色彩电视机,我的精神生活提升到了可喜的档次。

        电视机配有家庭宽带网,24小时可以开机观看。新闻、戏曲、动画、音乐、体育、法制、电视剧、电影等随时可以选看。看电视成为个人消遣,心灵享受。在书房阅读成为自主学习,吸收文学素养的方法。提笔书写毛笔字成为锻炼手腕,活动筋骨的有效途径。

       我的精神生活是随着个人收入提高而得到提升的。步入信息社会,手机、电视每天给我送来外面的新闻,让我明白祖国在进步,社会在前进,人的精神面貌在更新。

       有些人常说:“现在物质丰富了,人心变坏了,媒体多样化,发声很自由。”我思考后,觉得是自私滋生的风气,是自私酿出的苦果。

       养孩子要钱,读书要钱,买房子要钱,住院治病要钱,我们能不好好挣钱吗?挣钱就是大道理,有钱才能说话有底气,做人有人羡慕。

       不听收音机,不看电视,拿一部智能手机就能熟悉天下事。如果我们手里缺钱,哪里梦想丰富的精神生活?

       出门散步、跳舞、拍抖音成了我们的时尚。读书风气始终热闹不起来,图书馆始终没有多少人借书,新华书店始终冷清萧条,电影院和戏剧院一成一年不去观光一次。主要原因是我们没有多少时间去享受精神生活,不拼命挣钱就难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享受精神生活首先要有大把的时间。不是退休了,我哪能坐在书房用电脑写文章。不是退休了,我哪有条件去公园散步?不是退休了,我哪有心思专心读文学名著?

       物质生活是精神生活的基础。说精神可以变物质,有多少人相信呢?说物质可以变精神,这是不让人怀疑的事。

      人们精神生活多元化、多样化,是时代派生出来的。如果写作可以维持生计,不知有多少人去钻研写作技巧。如果看电视、玩手机可以过日子,不知有多少人不愿意出门打工。

      富裕的浙江人喊出了“拼命搞活经济”,谁不积极响应呢?不劳动不得实,天上从来不掉馅饼,懒惰是贫穷的根源。

      我有20多年没听收音机,我有10年没有出门旅游,我的生活范围狭窄,见识短浅,创新能力差。人到了老龄,原地踏步走,吃饭睡觉香,人就满意了。如果我只有20岁,我是不会贪玩的,那只会只争朝夕,刻苦读书,积极工作,梦想个人的锦绣前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