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林新华:知人善用,成就别人之时,亦在成就自己!

 wwm5837 2022-12-09 发布于湖南

图片

图片

(画家汤华明作品)

阿山先生,是我的老乡,他本名叫王若柏。

今年夏天,王老师托人给我送来他撰写的长篇历史小说——《雪帅彭玉麟》。

看历史小说是我的阅读爱好,我很享受这样的过程,何况写的是家乡名人彭玉麟?接过小说,我便开始了阅读。

对这部书的喜爱自然不只有我,很巧的是,我在阅读这部书的时候,曾经无意间看到同样有朋友也在阅读。据媒体报道,这部书在网上的销量也很俏。

所以对这部书的艺术评价,我觉得所有的赞美都是多余的了。

我只想表达我阅读后的收获。

在许多收获中,有一点令我很是感慨,那就是小说讲述彭玉麟和曾国藩的故事,让我悟到了一个道理:作为一个领导者,知人善用是最重要的工作方法。

关于这一点,我们的先哲王船山先生曾经也说过——

“能用人者,可以无敌于天下。”

彭玉麟的故事离不开曾国藩,曾国藩的故事也离不开彭玉麟。

所有阿山先生曾经就这部长篇小说写了一篇文章《彭玉麟与曾国藩:谁成就了谁?》

彭玉麟与曾国藩,谁成就了谁?

在阅读《雪帅彭玉麟》之前,我看过老乡唐浩明先生的《曾国藩》。

其实在我看来,彭玉麟与曾国藩不存在谁成就了谁的问题,他们都是特殊历史时期交汇的特殊人物,他们是在历史大进程中的相互成就。

但在相互成就对方中,我看到了一个最值得借鉴的工作方式,那就是善于用人是一切事业走向成功的重要保障,知人善用对一个领导的重要性。

曾国藩和彭玉麟的相遇要先提到1852年。

这年正月,曾国藩署吏部左侍郎,这是一个二品职位的官。6月,他充江西乡试正考官,途中因母丧归家。

曾国藩的家在湖南双峰的荷叶塘,尽管与彭玉麟的家乡衡阳县渣江不远,但是他们此时却并不熟悉。

(彭玉麟故居)点击关注视频号

此时的彭玉麟,虽然因为两年前在湖南爆发李沅发起义时,他从衡州协标兵随往镇压,在此战中崭露头角,被授予蓝翎顶戴,却辞官不就,在耒阳一家当铺做了管账先生。

这年是咸丰二年,已是天下大乱。

正所谓乱世出英雄。

1853年,42岁的曾国藩来到衡阳办团练,这就是后来名震天下的湘军。

办团练自然需要人才,这时候有人向曾国藩推荐了小他6岁的彭玉麟,这个人也同时建议彭玉麟去参加湘军。

这时,他们都不了解对方,喜欢过清净平淡、读书作画生活的彭玉麟也无意出山,但曾国藩却记住了他,求贤若渴的曾国藩决定亲自去请他。

彭玉麟有些不情愿,以为母守制未满三年加以推辞。曾国藩劝道:在动乱年代,盗贼蜂起,如不加入湘军,家乡难逃灾祸,连父子都不能相保,不如移孝为忠,为国平乱,建功立业来报答父母。

彭玉麟被说服,墨绖从戎,开始了书生领兵打仗的壮丽人生。

加入湘军的彭玉麟迅速显示出众的军事领导才能,曾国藩知人善用,把他提拔为水师左营营官,参与创建湘军水师,然后随曾国藩出师东征,率水师在惊涛骇浪里奋进,在枪林弹雨中冲锋陷阵,千里转战,最后攻克天京,建立赫赫战功。

曾国藩也不断奏请朝廷对他进行嘉奖重用,使彭玉麟成为湘军水师的高级将领,由一介布衣成为了朝廷倚重的大臣。

彭玉麟带领的水师不仅为曾国藩统领的湘军立下了汗马功劳,还几次救曾国藩于危难,可谓建立了不朽功勋。

1854年,湘军出征抵达长沙。这时太平天国西征军已进入湖南,北面占领岳阳,南面占领了湘潭。欲南北合围长沙,攻取湖南省城。而身处长沙的湘军有腹背受敌之险。

面对这个局势,彭玉麟建议重点击溃湘潭之敌,解除后顾之忧。曾国藩采用了彭玉麟的建议,命彭玉麟和塔其布(晚清名将、此时为正四品绿营武官水陆配合攻取湘潭。彭玉麟奉命出发后,曾国藩因误信情报,带兵攻击长沙北面的靖港镇,陷入重围,结果大败,两次跳江,被人救起。回到长沙,遭士民嘲笑,又推测湘潭之战凶多吉少,绝望至极。好在彭玉麟和塔其布水陆配合,全歼湘潭太平军。湘潭大捷使湘军士气大振,曾国藩也不再悲观,重新树立信心,燃起希望,于是招兵买马,重整旗鼓,继续向岳阳洞庭进军。

在湘军出征之初,是彭玉麟等将领取得湘潭大捷,改变曾国藩和湘军之命运。

1855年,湘军水师攻打九江、小池口江面,太平军水营退至湖口。湘军水师营官萧捷三等率领两百多艘长龙、舢板冲入鄱阳湖内,被太平军切断归路。自此,湘军水师分为内湖和外江两部分。此时形势非常严峻,曾国藩坐困江西南昌,八府五十余县全被太平军占领,派出送信求援的人,也被太平军杀死了一百多人。曾国藩在这危急时刻,写信给彭玉麟,命他来冮西接管内湖水师。当时江西被太平军控制,前往南昌要冒大风险,有人主张彭玉麟绕道广东、入闽浙,再经广信而往南昌,彭玉麟认为这样绕远耽误了时间,说“江西危急,旦暮赴之欲恐不及,当以国事和情义为重,不能以保全自己而耽误时机!”……于是装作游学先生,带领几个随从,冒着掉脑袋的危险,直接从湖南进入江西,过了一关又一关,终于在南昌见到了曾国藩,接管了内湖水师,为重整旗鼓,恢复江西,进而实现内湖与外江水师大会后奠定基础。

关键时刻,又是彭玉麟不顾生死,受命于危难之时,给了曾国藩以支持。

图片

正是因为看到彭玉麟的军事才能,在攻取安庆与南京的关键之战,曾国藩知人善用,把弟弟曾国荃的吉字营和彭玉麟的水师作为主力部队,让曾国荃的吉字营担任主攻,陆上进击敌军;让彭玉麟率领水师配合作战,主要截断敌军水上交通,切断粮道,在江湖上进击敌军。

历史印证了曾国藩知人善用的布局,在艰苦的战斗中,两军相互配合默契。在安庆,一同攻克了菱湖十八垒,给敌军以猛烈打击。在南京,水师为主,陆军为辅,攻克极为险要、防守最森严的九洑洲。两军以最顽强的毅力,不惜身家性命,经历大小数百次血战,与友军一起,最后剿灭太平军,恢复了大清的山河。

与此同时,在书中,我看到彭玉麟在水师的发展中,公正无私的他,启用了一大批优秀的水师官员,对水师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有人说,没有曾国藩提供的舞台,没有他的推荐与支持,彭玉麟终其一生 或许就是衡州城里一位卖字画的寒士;但我们又想一想,如果没有彭玉麟在关键时刻的奋力支撑和顽强搏击,曾国藩也未必能完成平乱复兴之大业,得以封侯为相,成为晚清的中兴名臣。

对这个观点,我是认可的。

我们想一想,如果不是曾国藩启用像彭玉麟这样的人才、彭玉麟不是启用一批优秀的水师官员,湘军绝对创造不出名垂青史的功绩,曾国藩不可能成为晚清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彭玉麟不可能成为著名的军事家。

成大事者,必定知人善用。

知人善用,小范围说,利人利己;大视野看,利国利民利事业。

成就别人,就是成就自己。

当然,这个命题成立的前提是,你要有知人善用的识人之术和公正无私的用人胸襟。

就凭这个大收获,我推荐大家读读《雪帅彭玉麟》。

(谢谢阅读,请转发,点在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