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的根本问题还是父母的课题

 共振的白风 2022-12-09 发布于广东

这段时间在读岸见一郎和古贺史健先生的著作《幸福的勇气》,这是“勇气两部曲”的下卷,是《被讨厌的勇气》之后的第二部续作。这本书同样以百年前心理学者阿德勒思想为核心,以“青年与哲人的对话”的故事形式展现,讨论该怎么做,人才能变得幸福?

其中谈到了教育的问题,书中提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孩子自立,但是如果父母自己没有真正的自立就不太可能做到实际意义的尊重孩子,教育出自立的孩子”。对此我深以为然,换句话说也就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还是父母如何首先让自己自立的问题。

说到这里,可能有父母会说,道理我也懂,应该尊重孩子,但是什么是尊重呢?难道看见他做作业边玩边做,晚上老是拿着手机玩不做作业也不管吗?这样才是尊重吗?难道我管他是因为我不自立吗?这个问题可能很普遍,一般的情景就是父母总是会说:“你这样成天玩不做作业,不抓紧时间学习,怎么能学习好?”最后往往还会补上一句“不要瞪着我,我说这些都是为你好”,结果就是,不管说多少次,孩子还是照样玩,你还是照样说......是不是很熟悉?

但是,这真的是尊重吗?我们来看看这句“为你好”背后隐藏的是什么?孩子玩一会不学习会怎么样?父母的观点一般就是不抓紧时间学习就会学习不好,学习不好就上不了好大学,然后找不到好工作,赚不到钱或者没有社会地位,最后就是担心他们过上困苦的人生等等......

你想过没有?这些都是真的吗?他现在玩就会真的学习不好吗?学习不好考不上好大学就真的会找不到好工作吗?什么才是好大学、好工作呢?是符合你自己要求的学校,稳定体面的工作、赚钱多的工作还是孩子自己真正喜欢的学校和工作呢?还有,你到底担心的是他考不上大学就过不好,还是担心自己会因此觉得很没面子,让别人笑话呢?

可以说绝大部分“我是为你好”的背后其实是父母对孩子的焦虑或者是对自己会被人瞧不起的担心等等,其来源是自己对未来的恐惧或者自己的低价值感或者其他负面心理,正因为这些底层的原因导致了我们想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做,试图改变或者操控孩子,这并不是真的尊重孩子为孩子好。

那是不是我们就可以对孩子学习这件事放任不管呢?当然不是,在孩子学习这件事上,他是真正的主体,是学习的人。前面我们说过教育的目的是自立,就是希望他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学习课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学习的过程对自己有所认识,意识到“我是有能力的,我是有价值的,我是独特的与众不同的,我可以在关系中和谐的存在”,因而树立自信、乐观的信念,最终能够做到接纳自己,真正的自立,不管以后在人生中遇见什么样的挫折都敢于面对,都知道自己的价值所在。

但是要做到这点必须要让孩子自己去思考学习的意义是什么?如何去学习?以及如何处理与同学、老师、父母间的关系问题。父母要做的就是在旁边关注着他,随时给予他帮助,引导他如何去思考去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从而不断成长,而不是过多的干涉、控制。所以真正的尊重就是不附加任何条件地去接纳孩子的真实状态,努力去发现他的个体独特性,然后帮助他,使他能成长和发展自己,最终让他自立。

那如何做到尊重孩子呢?常常我们会遇到的问题是知道应该让他自主安排学习,但是还是会在那个当下忍不住去说,如果孩子顶撞就会忍不住发火,这又该怎么办呢?

这就是我今天想说的第二个问题,知道和做到之间差的是了解和察觉,一方面是父母对自己的了解,另一方面是对孩子的了解,还有就是对父母和孩子相处时能量相互影响的模式的了解。

人类图告诉我们,每个人天生都有自己独特的设计,因而有不同的行为模式、思维模式以及与人相处的模式和天赋才华等等特质。如果我们对此没有觉察的话,很难真正的了解自己,而人类图是我们的人生说明书,可以指引我们如何去了解自己、了解他人,活出真正的自己。

例如在孩子教育过程中父母的情绪问题,我们可以从人类图上分析出情绪产生的原因,是自己的生存压力引起的?还是因为受周围人的情绪影响的?或者是自己的低价值感、不安全感引起的?或者是因为和孩子相处时受能量相互影响而引起的?所有这些问题包括如何真正自立的问题都可以通过人类图找到解决的方向。

而同样的我们也可以通过人类图了解到孩子的特质,分析他在学习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的根源,比如学习注意力不专注,上课爱说话、多动症以及拖延症等等问题,从而找出正确的引导教育方法。

如果父母真正的了解自己,活出自己,真正的做到自立,同时又了解孩子,知道和孩子之间该怎么相处,我想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也能迎刃而解了。所以教育的问题最终还是父母的课题,我想说的还是那句话——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懂教育的父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