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和田玉籽料毛孔漫谈

 yesleng 2022-12-09 发布于山东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和田玉没有山料与籽料的区分,直到1995年之后,籽料才开始备受追捧。于是标志着籽料身份的皮色与毛孔特征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

       一块和田玉籽料可以没有皮色,但必须要有毛孔,因为这是籽料的一个身份证。不少无良商人也同时抓住了这一点,利用各种手段造假,致使多种仿籽料(假籽)在市场上层出不穷。这里我们介绍一下和田玉籽料毛孔的特征、常见的作假手段及鉴别要点。

一、籽料的毛孔及其特征
1、籽料毛孔的成因

      我们知道毛孔不是原生的而是次生。
和田玉从母体脱离之后(也不乏有和田玉形成时直接落入河道的现象),在河流中经历了千万年冲刷搬运、翻滚、碰撞形成一种鹅卵状的形态,这便是我们常说的籽料。籽料表面质地松软的部位以及某些侵蚀受伤裂痕处会慢慢沁出皮色与麻坑(即汗毛孔)。
      皮色是一些金属铁元素所造成的;而“毛孔”是长期冲击碰撞导致的。这种籽料表皮所独具的毛孔与沁色是鉴定真假籽料的有力证据。

      ↑天然和田玉毛孔

 2、籽料毛孔的形态

       我们可以形象的把毛孔比喻成与皮肤毛孔一样的细小砂眼,他们分布不均,而且呈现出凹凸不平的麻皮坑状。一块真正的籽料原石无论质地多么细腻,其表面都会有密密麻麻的毛孔。
      籽料的这种毛孔看上去很自然,大小不等、没有规律,有高有低、凹凸不平、深浅不一,分布不均。一般凹下去的部分毛孔粗大,凸起的部分则毛孔细腻,此外,毛孔里外光泽度一致,温润柔和。这种天然属相本来可以非常简单的去区分籽料与山料,而偏偏就有那么一小撮人,不务正业、专心造假,让市场鱼龙混杂,给正常的简单分辨带来了很多麻烦。

     ↑籽料表面错落有致凹凸不平的毛孔

       因为在河流中不乏撞击,所以大部分会在表面留下更深的凹坑,这些凹坑同样也是大小不等的。

      ↑和田籽料表皮凹坑

     在毛孔比较粗大的地方,一般皮色也较深,但深浅颜色过渡自然。

      天然的毛孔分布一般是很不规律的,有的地方很粗大,有的地方很细小,有的地方很密集,有的地方并不明显。毛孔在某一个区域很密集、粗大,但有的地方并不明显。尤其对于带皮色的籽料来说,皮色深的地方可能毛孔就会粗大一些,而皮色浅,或者没有皮色的地方,毛孔就会相对均匀,细小,且分不规律。

3、毛孔断玉

      通过籽料的皮子毛孔特征,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判定籽料玉质优劣的。

      一般情况下,毛孔越大越杂,肉质越疏松。毛孔越是细密,料子越细腻,密度越好。当然也不绝对,很多很老熟的料子因为受到了过多的撞击,也会留下很多“伤疤”。

     老熟的料,肉质细腻,这是一块沁料的表面,毛孔同样细密。

      ↑细腻毛孔的老熟籽料
     透闪石含量越高的料子,肉质会越细腻,如和田青玉。下面这块料子泛青,它的透闪石含量要比一般白玉更高一些,所以肉质细腻,毛孔也很细。

     ↑细腻泛青的和田籽料

4、和田籽料留皮的历史怪像

      因为造假者的存在,在和田玉成品中,本来属于瑕疵的毛孔与沁色,不得不保留下来,也因此形成了当今本不该出现的对和田皮色与毛孔的追逐热潮。不得不说这多少带有一些心理扭曲的意味,这在中国几千年的玉文化历史中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古人人偶尔也会使用皮色,但那是巧雕的独特设计手法。

   ↑商代​玉龟,长安阳小屯出土,社科院考古所

     放在现代,如果在市场遇到这种小物件,恐怕首先需要去考证它的皮壳真伪了。我们试试看,在某电商平台搜索“和田玉龟”,立即便会出现:

​      ↑号称“新疆和田玉羊脂白玉”、“纯天然”并且还是洒金皮,卖的不错,已经卖掉了43件。毫无疑问,这是100%的假冒伪劣产品!

       现在我们来看一下和田毛孔的造假手段。

二、籽料毛孔造假手段
      造假者恐怕也是绞尽脑汁在研究这个问题,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他们的各种卑劣手法。
1、滚桶料
      这个是最传统的造假手段,把劣质山料玉石切开成小块放入滚筒中,伴随滚筒不断的转动,不停注水。经过数天乃至数月的滚动碰撞以后,所谓的“子料”就出炉了。

     滚筒内部桶壁上经常会加装许多凸出来的钢钉;在添加玉石材料的同时,往往还会加进去一些硬度比较高,或者棱角很锋利的材料(摩氏硬度比和田玉高),比如翡翠碎料、金刚石、钢材碎渣等。
      滚筒料的原理很简单:滚筒模仿的是子料形成的过程。随着水流的滚动,玉石材料不断和硬质辅料发生碰撞,原材料的表面就会被碰撞出一些凹凸不平的小坑。这就是所谓的“毛孔”。
      但是与真的毛孔比还是有较大区别的,大部毛孔都深浅一致,而且分布也均匀。之后还会在滚筒籽边缘染上一些颜色,冒充做籽料的皮色。

     ↑滚筒磨料机

    这种造假手法简单,技术含量比较低,当今市场里的大量的造假光白籽,90%都是用这种方法滚出来的,所以如今光白籽的造假非常泛滥。尽管一眼假,但是对于外行来说还是具有一定的迷惑性。

①一般来说,滚筒滚毛孔都有一个通病:虽然可以通过滚筒把毛孔逼真地做出来,但是子料由于本身的润度好(温润本身就是子料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因此真正子料的毛孔,相比滚筒料的毛孔,要油润细密许多。
②子料的毛孔为天然形成,大小差异有别,但错落有致(想想人身上的汗毛孔),但滚筒料往往选择俄料或山料为原材料,毛孔相对要粗大一些。

2、人工凿毛孔
      人为用雕刻工具里的金刚石尖针对着山料的表面捣出毛孔来,这种造假手段相对于滚桶方法来说相对高一点,主要体现在刻意的捣出来的毛孔给人一种深浅不一的感觉,再用比较粗的油石打磨,会显得稍微自然一点。

       ↑​凿孔工具

     不过,一眼看起来就是造假。 

       ↑人工凿毛孔
3、喷砂
      喷砂是采用压缩空气为动力,以形成高速喷射束将喷料(铜矿砂、石英砂、金刚砂、铁砂、海南砂等)高速喷射到需要处理的工件表面,使工件外表或形状发生变化。

      ↑喷砂机 
     其实跟滚桶料差不多,也是互相撞击的原理,通过反复操作,毛孔就被撞擦出来了。

     ↑喷砂的假毛孔

      喷砂出来的毛孔相对于前面两种手段来说比较“高级”一些,因为有深浅不一的特征,但依然很容易发现它的假,最大缺陷就是毛孔的分布很均匀,而天然的籽料毛孔是不均匀的。
4、酸蚀
     我们前面谈到的三种毛孔做假手段比较温和,并没有造成玉质结构的破坏,仅仅是在表面改变了形状。而且做出来的效果都有比较明显的“一眼假”特征,呆板生硬。“酸蚀”手段的高明之处,就是经过酸咬之后,毛孔会变得自然一些。
       但酸蚀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容易留下酸蚀斑。一些狡猾的造假者总会有办法,他们首先是控制酸蚀的强度,然后把这种带痕迹的料子再经过喷沙或再进一次滚筒,这时就比较难辨别了,如果再做一些过腊处理,那就在相当程度上接近真正的毛孔了。

      这种手法制作出来的毛孔仿真度最高,市场上一些高仿籽料多用的这种方法。不少从事多年的商家也有时会打眼。

      ↑酸蚀的假毛孔 
     上面这种酸蚀的方法同时经过滚筒或者喷沙工艺处理。
      还有一种酸蚀法与之相反,先把滚圆好的玉料在强酸里泡一段时间,强酸会腐蚀玉料的表面,形成一个一个的小坑,而且玉料的局部会变的脆弱,然后再重复第一种滚桶料的做法,把玉料和石英玛瑙的碎片(粗细不同的砂子)一起滚磨。经过强酸腐蚀的料子会更容易撞出一个一个小坑来,这样玉料表面的毛孔分布也很自然。这种手段造假出来的毛孔,同样具有很强的迷惑性,让人防不胜防。

       ↑酸蚀的假毛孔 
5、高科技造假

      通过高科技来造假,手段是越来高明,甚至很多资深玩家都不好辨认,导致很多的人上当受骗。

3D打印毛孔
      3D打印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技术,也是近几年很火的流行词,这种技术比较广泛,竟然还能应用到和田玉造假当中。籽料表面会有无数细密的小孔,将真毛孔图片稍作修改,采用3D打印技术将真毛孔复制到造假和田玉上,再加上后期的抛光柔光等技术,你很难分辨出真假孔。
      皮色方面还可以利用激光染色法、高频热合技术与渐浸色染色技术,真的是五花八门,为了造假而无所不用其极!

三、籽料毛孔鉴别要领
     面对形形色色的造假“籽料”,人们也总结出一些很实用的毛孔鉴别秘诀:

1、细微毛孔

      真正的和田玉籽料,无论多么细腻,它的表面都会有无数细密的小孔,很像人皮肤上的“细微毛孔”。籽料的这一特征用10倍左右的放大镜能清楚地看到。而人工滚磨的籽料尽管与真籽料的形制极其相似,但表面相当光滑、亮丽且有一道道擦痕,更没有“细微毛孔”。用寻找“细微毛孔”法来鉴别真假籽料最有效。

2、看测光

      侧着光,别太直对了,这样从光线的角度给自己创造一个合适的条件。拿着玉料测光看只要是抛光过的料或是做过假的料。表面都有一层光洁面,破坏了原始的毛孔层,所以抛光越好的料越不容易看到毛孔。

3、盆地坑

 无论是那种方式所做出来的毛孔,都脱离不了“均匀”俩字。缺乏了大自然的味道,就像玉石被细密的针扎过,简单来说就是太过完美不像是自然留下的痕迹。如果是人工做上去的,一定会在底部形成三角形的尖角,即呈V字型,不会出现平整的效果,即U字型,而天然和田毛孔的“盆底坑(U字型)”这一种特殊的效果,是人工所不能模仿的。

     ↑自然天成的盆地坑

4、脉络感

       籽料的毛孔就象是人类的皮肤,阡陌纵横,并不是以单独一个坑或者一个点的形式而存在的,真的毛孔甭管粗细,都有很真实的脉络感,就像仔细看自己的皮肤一样。
5、皮肉结合

     要学会将肉质和皮孔联系在一起看。有的籽料肉质也比较粗,所以毛孔会大些。而肉细的籽料,皮孔也会是很细微。
6、粗细毛孔过渡

      看毛孔最实用的方法就是,看一个籽料表面,凹下去的部分毛孔粗大一下,凸起的部分毛孔则细腻,而毛孔从细腻到粗大的过度是非常自然均匀的。明白了这点,则找到了看籽料毛孔的秘诀。
7、看原石修型

      其实老玩家一眼就可以辨别原石是否经过修型:转动籽料表面,修型的地方光泽会出现变化,与没修型地方的光泽明显不统一(修型的地方易上包浆会突然变得亮一些),所以只要转动籽料表面就能判断是否修型。
     如今毛孔已成为籽玉的重要身份证明,同时日益成长的“高科技”手段让玩家们对毛孔也越来越把握不定,但总的说来天然毛孔与人造毛孔还是能区别一二的,毕竟那些经历了千百万年形成的籽料与这种短期速成的“假籽”,给人的第一感觉总会有些不可言明的差别,通过仔细观察研究,还是能够找到人工处理的蛛丝马迹的

      目前实验室检测毛孔的手段无非是一台显微镜,我想随着时间的推移,或许会有更为先进的辨伪技术出现。

     无论造假的手段多么高明,假籽料的质地、颜色等都不会像天然籽料那么细腻、鲜活,没那么有灵性和亲和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