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齐豫截至目前最后的中文流行音乐专辑,也是她最自我的作品。

 愚人音乐坊 2022-12-09 发布于四川

1997年12月9日,齐豫发行了第七张国语专辑《骆驼·飞鸟·鱼》......

1
997
 齐豫《骆驼·飞鸟·鱼》

十五年前的今天,齐豫推出了第七张个人专辑《骆驼·飞鸟·鱼》,这也是她截至目前最后一张原创中文流行音乐专辑,入选台湾流行音乐百佳唱片(1993~2005)第29位。

《骆驼·飞鸟·鱼》本身也是一张乐迷期待很久的作品,因为距离齐豫上一张国语专辑《有没有这种说法》(1988)已经过去了九年,这九年里齐豫推出了许多精彩的英文专辑,将人声的艺术发挥到了极致。《骆驼·飞鸟·鱼》经过了三年的筹备、录制,终于在1997年12月9日问世。专辑邀请了台湾乐坛一流的幕后音乐人为齐豫量“声”打造12首新曲,其中包括李泰祥、伍佰、黄舒骏、郭子、陈伟等等,当然,还有齐豫的弟弟齐秦。在国语歌领域九年的“蛰伏”之后,齐豫也凭借这张《骆驼·飞鸟·鱼》,拿下第9届台湾金曲奖“最佳女演唱人”奖项。这也是对这张专辑最好的肯定。

齐豫的上一张国语专辑里面,齐豫、齐秦姐弟的合作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此次《骆驼·飞鸟·鱼》专辑的开篇《飞鸟与鱼》就是姐弟二人再度联手合作。90年代中后期的齐秦创作数量明显减少了许多,但这一首《飞鸟与鱼》却是其中的佳作之一。

《觉(遥寄林觉民)》是以革命烈士林觉民写给妻子陈意映的《与妻书》为灵感写成,同样题材的作品还有童安格的《诀别》。这两首歌不同之处在于,童安格是站在男性视角写的、而齐豫则是以女性的角度、模拟陈意映的角色给林觉民的回信。这首歌的词是齐豫和许常德共同创作,可以感觉到,齐豫的个人创作,在这张专辑明显增加了。

《有·没有》在标题上“继承”了上一张国语专辑《有没有这种说法》。只是少了“这种说法”。而《有·没有》同样也是“虹”元素很重的一首歌,涂惠源、江建民都参与其中。齐豫后期一些佛教音乐的禅意,已在这首歌当中初现。

伍佰作曲、李格弟作词的《女人与小孩》在专辑里收录了1、2两个版本。两者差别不大,但前者是齐豫独唱、后者则是齐豫和她的女儿李洁(当时才4岁)合唱。这可能是伍佰写给别人的歌里面,个人色彩不那么浓重的一首,甚至我都完全没有听出来伍佰的味道。歌词的部分也李格弟为齐豫量身定做,而是脱胎于她之前写的“男人与狗”,据说是因为齐豫喜欢这首词,才请李格弟改写。

说到齐豫的女儿李洁,我再科普一个知识点,那就是周董作品、上华群星合唱的名曲《蜗牛》里面也有李洁的声音,在舅舅齐秦的带领下,跟许茹芸、熊天平、动力火车这些当红歌手共同完成了这首歌。

《骆驼·飞鸟·鱼》作为一张滚石系的作品,却没有李宗盛的“加持”。不过李大师团队里的周国仪陈爱珍却参与了这张专辑,为黄舒骏的作品《话题》编曲。这首歌出现在《骆驼·飞鸟·鱼》当中比较“意外”,周、陈两位大师的编曲明显跟“虹”系音乐人编出来的风格不同,更有流行歌曲的气质。但即使是这样一首歌,都能在齐豫的演绎下变得富有表现力。

专辑名叫《骆驼·飞鸟·鱼》,前面已经介绍过齐秦的作品《飞鸟与鱼》,“飞鸟”与“鱼”都已出现,那么另一首包含“骆驼”的点题之作,就是郭子的作品《哭泣的骆驼》

关于这首歌背后的故事,可能需要大家先回忆一下我在今年介绍过的另外两张诞生于1997的专辑,分别是万芳的《左手》我是万芳,我是一个左撇子。)以及许茹芸的《日光机场》温暖的日光,变成明天的回忆。),三位风格截然不同的歌手、三张市场定位也不大相同的专辑,因为郭子这位音乐人产生了交集。

《骆驼·飞鸟·雨》专辑筹备之时,郭子就接到了写歌邀约。当郭子写出第一首比较满意的旋律时,不巧被同公司的万芳相中,填词成为了《守夜人》,收录进《左手》专辑里;然后郭子原计划为齐豫写的“第二首歌”,又不慎被上华唱片的许常德听到,许常德就要去填词,变成了许茹芸1997年专辑的同名主打歌《日光机场》。就这样,郭子原本为齐豫打造的两首作品都被别人“截胡”,在齐豫的催稿电话之下,郭子只得连夜写了一首交稿,就是《哭泣的骆驼》。

而歌中的“骆驼”,本身是一种淘汰了泪腺的动物,生活在沙漠中。用动物拟人化描写,从“北方的狼”开始已屡见不鲜,这首歌也象征着成熟所带来的坚韧,无论感情有多丰富,最终都会随着成长磨去棱角,成为没有泪腺的骆驼。

《幸福》薛忠铭的作品,按理说应该也是一首比较有流行气质的歌曲,编曲人是原“虹”乐队的吉他手江建民。据江老师回忆说,当年给齐豫编&弹这首歌的时候,对齐豫最深的印象就是:她英语好得像老外,总能用最直接的例子中让你明白一个词的含义。专辑中江老师为齐豫负责了许多首曲目的吉他,也是在录这张专辑的时候,江老师察觉到自己的听力出现了问题。

专辑中还有一首比较特别的合作,就是《懒洋洋》。这是来自音乐人陈伟的作品,大家熟悉他可能都是因为后来他跟萧亚轩的合作。这首是他早期给齐豫写的歌,填词人是来自香港的佚名老师。佚名老师不敢说是最会写国语的香港词人,但起码是国粤通吃的类型,很可惜到了齐豫这里似乎遭遇了“水土不服”,总体来看是一次意义大于实际的合作

齐豫当时的丈夫李泰铭作曲的《四十个无亲无故的年头》,由齐豫亲自填词,这是齐豫送给父母的歌,当年背井离乡来到台湾,在台湾“无亲无故”的状态。编曲听起来也有非常壮烈的“历史感”,衬托出人们在战乱中无能为力的无奈。这首歌出现在专辑中,升华了全碟的主题,使得专辑在成长、亲情之外更多了一层更深厚的含义。

前面我提到,这是“百佳”之一。但是对于大部分听众来说,这张专辑的分量明显没有早期的“百佳”那么重。齐豫早期的《回声》、《橄榄树》都是“百佳”,甚至对于齐豫来说,“百佳”的肯定更像是一种“局限”。早期那种“民歌式”的演绎,已经成为了人们对齐豫的第一印象。而我们在齐豫的英文专辑中听到了这个声音更多的可能,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在《骆驼·飞鸟·鱼》之前,齐豫有九年的时间没有出国语专辑。

《骆驼·飞鸟·鱼》本身不失文艺气质,音乐上请到了当时台湾地区最热门的几位音乐人作曲,都是为了跳出“李泰祥时期”的局限,同时还是齐豫“最自我”的一张专辑,在音乐风格上的丰富多样,正如齐豫自己在生活中力求与他人的关系弹性、避免僵化,里面的歌送给父母、孩子、朋友,甚至敌人;在唱腔上求新求变,但保留了齐豫本来的音色。虽然我还是很希望能够听到齐豫出原创中文专辑的消息,但即使未能如愿,《骆驼·飞鸟·鱼》作为齐豫最后一张中文原创作品,它的分量也够了

好了,关于这张专辑的故事,先讲到这儿吧。其实二十五年前的今天,还有另一张滚石的重要作品诞生,听完齐豫,可以去隔壁听听任贤齐。




℗&©愚人音乐坊 2022

感谢Sunny@或语为本篇推送制作的题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