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孙悟空的猴性、人性、神性

 花田舍 2022-12-09 发布于河北

孙悟空是《西游记》当中最忙碌的一个,忙着去寻瀑布遮挡着的花果山福地,忙着飘洋过海寻长生不老术,忙着装备自己,忙着大闹天宫登宝座,被压五行山下后,歇了五百年,出来又忙着打妖怪,这一本《西游记》,始于石猴出世,终于美猴王封佛,可以说孙悟空在整本书中是最具有存在感的一个,也是集“猴性、人性、神性”于一身,并且完美诠释的“齐天大圣”。

首先来看看孙悟空的“猴性”。

猴性:有猴子一样惹人喜爱的动作、习性和相貌。

《西游记》中描述,众猴送孙悟空去寻仙访道时准备的都是些仙桃异果,孙悟空带着也都是些果品之类,在给唐僧化斋时,也都寻到新鲜熟透的果子,这些都是猴子爱吃的、习惯吃的,水果还不吃完,吃几口,随手一甩。

孙悟空高兴时,喜欢抓耳挠腮,生气时,也抓耳挠腮,猴急脾气,高兴时,放肆大笑,愤怒时,毫不掩饰。受不了唐僧絮絮叨叨,要不是紧箍咒约束着,早就不干取经这苦活累活了。

孙悟空去到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时,不敢敲门,跳上松树枝头,摘果子吃着玩,一童子问是谁?他扑的从树上跳下来,机灵,顽皮。这些都是猴子的动作行为。

菩提祖师说孙悟空像是个食松果的猢狲,别人见了孙悟空,都说是个毛脸雷公(他自然很不喜欢这个称呼,除了“弼马温”,就这个最烦别人这么叫了),雷公嘴,孤拐面,圆眼睛,查耳朵,一身黄毛,两块红股,有尾巴,这时孙悟空的外貌,经常吓人不轻。

人性:有人的动作语言和思想,有担当,为他人考虑,有领导才能,看重信用。

孙悟空独自驾着竹筏远赴海外寻仙之时,在南赡部洲,学人礼,学人话,后来和别人交流时,也是能说会道。有极强的反抗精神,大闹天宫时说了一句经典台词: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

有担当。在取经路上,多次承担着唐僧的斋饭和身家性命的安危,为救唐僧,敢独闯妖魔老巢,遇到棘手的妖怪,又积极想方设法搭救唐僧,上天入地,走东去西,从不嫌麻烦。在团队中,经常给人以力量,让大家看到希望。经常会考虑“名声”,做事光明正大。嫉恶如仇,深明大义,经受得住任何的考验,有非一般的毅力。

神性:本是仙石,受日月精华,渐渐通灵。仙胞迸裂,产石卵,化石猴。

孙悟空出生就不同寻常,是仙石崩裂,产一石猴,五官具备,四肢俱全,眼运金光,射冲斗府。菩提祖师教授他七十二般变化、筋斗云等本领,一学就会,还运用自如,这些都带着一股仙气。最后被封为斗战胜佛,高坐莲台,妥妥的神仙。

孙悟空就像一个人的成长史,从身无长物到斗战胜佛,他自由率真,技能超人,负责担当,目标明确,从不退缩,每个人的成功好像都离不开这些特性,石猴也好,神猴也罢,他一直在突破自我,超越自我,创造神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