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分享“新冠阳转阴”成为一种流行

 濠上三寻 2022-12-10 发布于河北

一个月前,大家还都“闻阳色变”,一旦染病,各种藏着掖着,生怕暴露出去遭遇舆论压力。

现在政策一变,大家看待新冠的态度也跟着“与时俱进”,新冠的危害性似乎都不由自身毒性决定,它们游览全球,怕是在我们这待得最迷失自我吧。

尽管风向变得突然,弄得我们有点措手不及,但这次毕竟是股科学风,怎么吹都歪不到哪里去。

名人,真不愧是时代风向标,他们即使不弄潮,也能赶潮,啥时候都可以成功占据热点。

接下来几个月,分享“新冠阳转阴”会是最吸引眼球的主旋律话题,我们拭目以待吧。

生物学家饶易染上新冠后,称自己是“牧羊人”,本来觉得用“羊”称呼新冠阳性患者,存在异化嫌疑,多有不妥,但患者自称“牧羊人”,这种大方调侃,反倒显出驾驭新冠的魄力与豪气。

今天去菜市场买菜,听到菜摊老板抱怨抢不到药,他委屈巴巴地说,以前大伙抢菜,我一点都不焦虑,现在改抢药了,我才终于着急上火。

我的一个发小,“动态清零”那会害怕“手停口停”,现在放开了,她又担心染病,甚至在朋友圈发问“政府是不是不管我们了?我们是不是让政府寒心了?”

这几个例子可以看出,有学识有金钱有资源的人,放不放开,都高枕于从容自信上,没钱没资源且对新冠缺乏科学认知的,放不放开,都困在焦虑和恐惧里。

是新冠将我们推入恐惧的深渊吗?

我们恐惧,于是有人利用我们的恐惧淘金。

一些网络大神开始唆使民众购买家庭制氧机,各种分享预防新冠独门秘方,有些甚至开始贩卖治疗神药。

真的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这几年,我总会陷入一种迷惑,搞不懂大家到底在恐慌什么,也许没有恐慌,才是最大的恐慌。

一个古人曾说“民不惧死,奈何以死惧之”,他显然没有鲁迅通透人性,假如真如他所说,那我们就不会“咬定恐惧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

我们就是因为恐惧死亡,恐惧贫穷,恐惧人后,恐惧边缘,才会交出自己的思想,放弃独立的人格,关闭质疑的思维,掐断反叛的气骨…

不愿多想,不敢多说,更不能多做。

一切交由天决定,一切交由地主宰,一切交由他人摆布,总之,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生而为人,我很听话。

跟着风向漂流,不保证成功,但肯定不会犯错。人云亦云,不保证出彩,但肯定不会被骂。

鲁迅先生苦苦一生,试图改造国民性,到最后,唯一被改造的,只有自己对国民性层层递进的认知。

如今看来,他的《狂人日记》能够一炮走红,都不一定是觉醒年代真正来临的预兆,而是那个年代流行“觉醒”的一种氛围渲染。

《新青年》、“新文化”、“五四”等一系列影响深远的启蒙运动,或许都只是蒙对了历史风向,赶上了时代潮流。

我们每个人,最终,或许,只能跟着风走。

大风起兮云飞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