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底层分析爱思考的人为什么比较聪明

 新用户15472188 2022-12-10 发布于广东

数万年前,在那茹毛饮血的年代,人类祖先在为了生存,逐步进化出了“减少消耗”、“储存能量”的机制。到了现代社会,虽然物质极大丰富,但由于基因遗传,人类这个“节能”机制依然没发生改变,大脑亦是如此。据相关研究,人脑(即脑神经细胞交流)消耗的能量约占整个身体的25%。

也就是说,由于人类基因遗传的“节能”机制,人天生就是不喜欢“动脑”。

由于人都希望自己变得更聪明,就必须要让这个“节能”的大脑动起来。所以,我们就要进行有意识的反本能锻炼。只有这样,才能更快地促进脑神经细胞生长,使人变得更加聪明,满足人们的各种所需。这也就是人体“用进废退”的生理机制。

现代科学研究证明,人脑接受学习训练,能有效刺激脑神经细胞再生,促进记忆、思维增强。人学习知识、训练技能就是脑神经细胞再生、建立连接的过程。学习和训练强度越大,脑神经细胞发育和链接就越强;反之,就越弱。

研究还发现,人脑在解决问题时,智商高的人比智商低的人脑激活面积少。

这是因为智商高爱动脑的人,他们在大脑里平时就已经建立了无数通畅的神经通路。在遇到问题时,就能迅速识别大脑中有关键问题线索的神经通路,从而高效率解决。而智商低不爱动脑的人,他们则没有这样的神经通路或者很弱。在遇到问题时,大脑就找不到有关键问题线索的神经通路,或者出现了一些模棱两可的岔路,大脑像“群魔乱舞”一样感觉很乱,增加了没必要的能量损耗。

如果把学习训练比喻成“修神经通路”,那些经过学习训练了的人,他们等于预先在大脑神经元细胞之间建立了一条比较通畅的道路;而没有经过学习训练的人,则没有这样的路,或只是一条人行小路。所以,在遇见问题时,经过学习训练了的人,解决问题的效率高。

神经的生长、连接和巩固需要一定的时间,那些刚开始建立的神经通路,如果不及时练习巩固,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慢慢退化,最后又变成荒草地。所以,在学习新知识和技能前,要将已学习过的知识和技能深深印在脑海里,直至形成条件反射。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习惯的养成需要至少21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