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爱接话爱打岔,是想求关注吗?他们大脑真的会发生这些变化吗?

 青青莲子 2022-12-10 发布于广东

打岔型的人,很多时候特别需要被关注,他们有时候特别幽默,特别好玩,给别人带来很多快乐,但有时候又很招人讨厌,这是怎么回事呢?一起来看看委伟老师的直播分享吧。

——青青莲子

整理于直播间委伟老师的分享

刘委伟老师简介:
青青莲子个人成长营导师
高级心理咨询师
纽约大学Inner MBA(在读)
加拿大HAVEN学院6年资深翻译
11年身心灵成长经验

你留意到打岔型的人有什么样的沟通互动特点吗?

在跟一群朋友聚会聊天的过程中,时常会有人出来打岔,他突然讲了一个笑话,引得大家哈哈大笑;

或者在课堂上,老师在讲课,说着说着,突然会有同学接老师的话茬,同学们哄堂大笑,老师却很生气……

其实打岔型的人,大致有两种方向:

第一,我们往往会发现他的沟通方式是特别幽默,特别好玩,会给大家带来很多快乐。

这类打岔型的人,他的思维很跳跃,我们在说这件事情的时候,他的思维就跑到了别的地方去了……尤其大家在一起说话,他会说一些瞬间能够让所有人都冷场的话,或者是爆掉的话,或者是跟当下话题完全不搭嘎的一些话。


第二,打岔型的人,很多时候他们是特别需要关注的。像喜欢接老师话茬的孩子,他是特别希望被看到,需要被关注。

对于这类打岔型的人,你可以把手放在他的肩上,或抱抱他,搂着他,或坐在他身边,他往往就会慢慢静下来了。

下面,委伟老师就自己的经历和体会,和大家分享这两类打岔型的人一些特质哦,希望能为你提供更多的启发!


1


打岔型的孩子,更容易突破逻辑框架


我自己也有很多打岔的部分,和我身边那些爱打岔的朋友一样会很幽默。

当我在打岔的时候,其实我大脑的另外一个不同的区域被启动了。

如果按照脑神经科学家的说法,就是我们大脑右侧的杏仁核被启动了,右侧杏仁核它代表的特质是——好奇,即兴的智慧,以及不着边际的想像力。

当这个部分被启动的时候,会有新的想法或灵感进来。

比如,很多发明创造,尤其是那些最新的东西,一定是因为某种灵感突然进来了,它跟之前的东西是没有逻辑联系的,这样才可以实现创新,如果还是在之前的思维框架里,创新就很难。

而打岔型的人,他往往是很容易突破这个边界的。

如果你有一个打岔型的孩子,这其实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因为他右脑的杏仁核会比平常人更容易被激活。


当激活的时候,他会有很多平时觉得不太可能的联想出来,比如跟大家在聊一个技术话题,可能那个声音就跑出来了,那些话就突然说出来了,大家觉得搞笑,也是因为他完全突破了逻辑框架。

这个灵感迸发出来的时候,大家觉得那是不着边际的一些东西,大家就会觉得好笑,但它的确会带给人很多的快乐。

同时因为大家快乐了,会进入到一个很放松的状态里,这就是打岔型的人改变一个团体的能量。

当大家都很放松、很快乐的时候,如果我作为打岔的这个人,我也感到放松了,而且大家都好喜欢,在这个时候,我会自我感觉非常良好

2

总被打岔型的人接话茬激怒吗?


对于这类打岔型的人,比如班上喜欢接话茬的孩子,渴望被关注,一般都不受待见,会引起众怒。

我曾经就惹过一个创伤性的经历。在学校,因为我是学霸一样的学生,大部分老师还是非常喜欢我的。我有一个打岔型的大脑,老师在上面讲课,我就常常接老师的话茬,有的时候老师很无奈,大家都在笑,但因为我学习特别好,大部分老师还能够容忍我这样的行为。

后来我真的碰到了一个老师,不记得他当时说了什么,那次我接了他的话,他瞬间勃然大怒。

我自认为当时我说的话还没有太夸张,而且也是相关的,并没有把这个东西给拉远。

但那个老师就非常生气,他马上把书放在旁边,然后盯着我说,“你说,还是我说?你如果说,我就不说了,这个课交给你上……”就一直盯着我看。


对我来说,这是一个灾难性的问题。从那以后,我在这个老师的课堂上几乎没有怎么说话,不敢打岔了,就觉得无地自容,非常羞愧,这就是我的一个经历。

后来我自己也做老师了,有时候的确会被同学的思路带走。但我发现,作为老师,我自己需要去扩展这个方面。

很多时候,当我把教学当成一件很严肃的事情,我会有很多压力,我就会被这种不着边际的接茬扰乱思路,我就会被激惹,我会生气……

但往往底层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自己本身很紧张,它就会变成激惹我的一个点,当我足够放松流动的时候,它是不会激惹到我的。

我特别喜欢的一位老师也跟我分享过,他说有一次他给同学布置了一个作业,突然有一个同学很大声地说,“做个屁啊”……他说那天刚好状态还挺好的,还真的没有被这个孩子激惹到,他就顺着这个孩子的话接了下来,他说,“我只听说过放个屁的,还能做个屁啊,那你做个屁给我看看……”当时所有孩子都笑了,大家都觉得好放松,连那个接话有点情绪的孩子也放松下来了……

所以,我们是不是可以跟这些打岔型的人学点幽默,学着放松一下呢?

3


家长提问&老师答疑


家长提问

我们家两娃分别上初中和高中,都有这样一个爱接茬的习惯,大家都不喜欢,怎么办?
莲子老师:

像这类孩子,是不是可以做老师的小帮手?如果老师把他用起来,让他来做老师的小助手,求关注的那个部分会不会减弱一些?

委伟老师:

对的!因为孩子打岔,他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他底层有一个深的渴望,就是渴望被接纳,被喜欢,被肯定。

所以,这位家长朋友你完全可以去肯定你的孩子,当你看到他这个比较底层的需求的时候,你就从你这里去满足他,他就不用那么渴望通过接话茬这种方式来满足他的这个需求了。

同时,从萨提亚的理论模型来看,打岔型的孩子有时候,他跟自己的感受隔绝了,他也没有看到对方的感受是怎么样的,也没有顾及到整个情境是怎么样的。

所以,一方面我们可以去肯定孩子那个底层很棒的部分,就是自我驱动、积极,包括他想要做的一些事情,想要做的贡献……这些特别好,也是值得被看到的。

同时,如果孩子可以看到,自己的行为带给另外一个人的感受,比如带给老师的感受,家长去帮孩子从老师的角度上理解一下老师的感受,或者给环境带来的影响,那么孩子就会有更多的视角去看待事情,他的眼界也因此拓展开来。

我相信,孩子一定是好意的,就是他并没有什么恶意或者要故意伤害到别人。很多时候,他是真的不知道,因为有些人对场域真的很不敏感。

像我们在跟很多孩子沟通的时候,了解到他们真的不知道别人为什么不喜欢他,他们是很迷茫的,除了防卫,跟别人对着干之外,他还真的不清楚对方的视角是怎么样的。

如果家长朋友,你有一个心平气和的机会,可以告诉孩子,这件事发生的时候,不要去指责他,只是为他提供一个不同的角度,让孩子去体会对方的感受是怎么样的,这个时候孩子就可以做一个新的选择了。


(提醒:著名的心理治疗大师维尼亚尼·萨提亚把人的生存姿态分成了四种,分别为指责型、讨好型、超理智型和打岔型,这只是我们与世界互动的一种沟通姿态,并没有一定说哪种类型就好,哪种类型就不好,一个人身上也会出现很多种类型的沟通姿态,在不同的情况下,可能某种类型会比较强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