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除了富二代,哪个青年愿意变成啃老族呢?评《笑林广记》笑话“靠父膳”

 笨蛋贰歌 2022-12-10 发布于河北

笑话“靠父膳”,源自《笑林广记·殊禀部》。

古时候,有个人二十岁那年妻子便给他生下一个儿子。夫妻二人十分疼爱其子,视若掌上明珠,平常家里的活儿也很少让他去干。久而久之,其儿子变得好吃懒做,颇有大户人家纨绔子弟的意思。

等到其子成人后,读书经商做工务农每样工作都无法胜任,仍然靠父亲养活不能自立。父母两人也开始担忧起来了。

有一天家门口路过一个算命先生,父亲邀其为家人算上一卦。算命先生占卜过后,对其父子说:“父亲寿命八十岁,儿子寿命六十二岁。”

儿子听了之后大哭起来:“我六十岁那年父亲就要去世了,那剩下的两年让我怎么活得过去呢?”

笨蛋评语:

儿子一生不学无术,但是这算术题倒是拿起来就算对了,片刻之间便意识到父亲会比自己早两年离开人世。相较于正常人听到关于寿命的“预言”时禁不住的怅惘,这小子第一个念头居然是自己剩下的两年要怎么自己活下去,实在是大逆不道,且无可救药了。

父母两人听到他这番话,估计泪眼婆娑心灰意冷了吧。

我们大家唾弃他这种行径,是因为自然而然地明白这种“啃老族”是无耻的。一个成年人,至少应该具备养活自己的能力,一直吸食父母的血肉到生命的终点,这件事不仅可笑可恨,同样可悲可叹。

中式家庭的情感结构,决定了“父母养育子女、子女反哺父母”的人生循环,也使得一些家庭问题变得界限模糊以至于难以处理起来。“清官难断家务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人们不单单是活着,精神世界的需求让我们不断追求更好地活着、更快乐的活着。吃的好点、穿的好点、用的好点、住的好点,环境再好一点、气氛再好一点。

这一切,就是简单的物质需求。

那么,青年人拿什么来满足这些需求呢?

这世上每个年龄段的人都有自己的压力,我也不想莫名其妙地开始阐述青年人的压力究竟有多大。因为教条和道理在后面鞭策着年轻人,有压力就产生动力,去实干,去努力。

然而现实不是童话,并不是努力了,就会获得成功。同样的一篇文章,在名家手中和在我手中,就会有完全不同的关注度和影响力,然后产生完全不同的结果。我恨这种现实,但我也接受它。

对于青年人来说,努力过后可能只剩下一地鸡毛,秋风扫过的,正是他们不愿意成为“啃老族”的最后的倔强和尊严。

所以,给他们点掌声,也给他们点时间吧,没办法成为最好的,至少他们在追逐那个“更好”的自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