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祭圣地——人民英雄纪念碑

 靖风 2022-12-10 发布于河北

天安门前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靖认为,那不只是一座纪念碑,它更是千万为中华民族牺牲的有名和无名的英灵们共同的墓碑,是中华民族最高级别的祭奠圣地。

一寸山河一寸血

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饱受三座大山摧残,经济弱小且畸形,政治卑微且附庸,文化上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几近没顶。列强一次比一次强烈的侵略,让古老的中国几度面临灭国的危险。所以说,中国的近代史是屈辱的,充满血泪的。

然而,中华儿女血液里流淌着不屈的精神一百年的屈辱,对应着一百年的不屈服,无数英雄儿女不畏生死,前仆后继。

从林则徐开始,英雄们在各自的舞台上,艰难探索着救国道路:

身为文官,对内革新政治,对外不卑不亢,誓死捍卫国家政治主权的同时,也放下成见去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或文化,师夷长技以制夷;

身为阵前将士,不管敌人的攻击多么猛烈,都能战斗到生命最后一刻,决不放弃;

身为商人,以实业救国为理想,为国经商,在国家需要时多能倾囊而出,毫不含糊;

身为普通的百姓,即使不能上阵杀敌,也在后方为将士们提供最大程度的帮助,尤其是在最黑暗的那几年,军民齐心,牵制敌人甚至一步步逼退敌人;

……

可以说,在近代,我们四万万同胞都是英雄。

抗争的一百年里,中华民族牺牲之惨烈,举世罕见。那些为国捐躯的民族英雄数不胜数。毫不夸张地说,我们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英雄战斗过的地方,我们今天的每一寸领土,都是英雄们用生命换来的

在那样战火纷飞的年代里,留下名字的牺牲英雄凤毛麟角,更多的民族英雄默默牺牲,无名,无传,无埋骨之地。英雄的亲人不知其所从何事、身在何方、何处可招英魂,不能四时祭祀、寄托哀思。

幸好,先辈们没有白白牺牲,1949年,中华民族终于取得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


立碑缅怀

新中国成立之初,根据国际惯例,需要在最具象征性的位置树立最重要伟人的雕像,如克伦威尔雕像,列宁雕像,林肯雕像等。毛主席拒绝了这一提议。

是啊,与为民牺牲的众多英雄相比,活着的人是幸运的。

经过慎重讨论,政协会议一致通过为所有人民英雄树立纪念碑这一决议。

这座纪念碑被赋予的涵义远超传统意义的纪念碑,它更像是全体人民英雄的共同魂归安息之所

国土为陵

巨石为碑

万民为嗣

盛世为祭

这座纪念碑更像是一座庞大的墓碑。它具备了外形,墓志铭,遗像,功能等墓碑要素。

国家最高领导人毛泽东亲自题写碑文:“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另一面,由周恩来总理亲题: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上面这段话,具体表明了此碑文承载的英灵范围:“三年以来”指解放战争中的人民英雄;“三十年以来”指自1919年五四运动起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所有人民英雄;1840年,指自鸦片战争至今的所有人民英雄。

两位伟人亲书的两面碑文,相当于为所有的人民英雄做了注名,这大概是历史上注名人数最多的墓碑了。


在纪念碑下方,雕刻着从虎门销烟到解放南京这些具有代表性意义的八面浮雕。

这八幅图像,展现的是中国人民不屈的抗争精神;

八幅图像,是人民英雄群像。


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建成以后,每逢清明节等重大祭祀时节,国家领导人总会代表国家于碑前敬献花圈,缅怀先烈,犹如后嗣祭祀家庙宗祠,区别在于规格更高,更触动天地。


人民英雄纪念碑矗立在北京天安门广场最核心的位置。此位置是国庆阅兵时的最佳观看方位,还可以俯瞰北京城,纵览新中国之繁华。

盛世如今,国家常在此举办盛大的庆祝活动:大国利器轰鸣而过,万千民众载歌载舞,美哉,快哉。

如果上天有灵的话,纪念碑上的无数英灵看到眼前的盛景,应该可以舒心畅快了。我想,这就是“家祭无忘告乃翁“的最高境界吧。


昌盛是最好的祭奠

“慎终追远“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祭祀先辈与其说是迷信,其实更多的是寄托了后辈对先辈的感激和传承。这座纪念碑,是从民族和历史角度,期盼英魂有所归的纪念方式。

对人民英雄表达敬意的最佳方式,莫过于人民安居乐业,国家繁荣昌盛,民族再登顶峰。我想这些敬意,英雄们在上面已经收到了。


近代的人民英雄,虽不能埋身桑梓,不得后代四时香火祭奠,但新中国以中华大地为其陵墓,宏雕显名为墓碑,亿万后辈为后嗣,盛世繁华为祭礼,这是何等的崇高!这才是真正的永垂不朽!

所以等时间允许了,最好是清明节,我们去趟北京天安门广场吧!深鞠一躬,敬告英雄:

此番盛世,如您所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