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神舟十四号返回舱透露秘密,30年前的设计,为何至今保持先进?

 老陈聊科学 2022-12-10 发布于安徽

3细心的航天迷看到神舟十四号返回舱的表面,马上从细节上看出了端倪:为何它的表面锃光瓦亮,不像神舟十二、十三号那样黢黑?为什么神舟飞船设计出来已经30年了,还依旧保持世界先进水平?

神舟飞船不是在试验,就是在试验的路上。

神舟飞船是我国根据实际情况,自主设计的第三代“飞船”,虽然早在30年前就已经设计制造出来,但是每一天它都是新的。

作为我国航天员天地往返的专属交通工具,它的各个子系统都不断地在升级改造,也在根据每次发射、返回情况进行数据分析,从而不断提高其技术水平。

30年了,一直保持着安全高效,零失误的优秀水平。伴随着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发展,其整个系统也在不断提升。

比如这一次,神舟十四号返回舱着陆后,细心的朋友就会发现,它的外表面就不像神舟十三号那样黢黑,同样的载荷,同样的返回方式,为何会有这样的差异呢?

返回舱的外表面是有一层热控涂层,全新的时候是银色的,经过最高32倍音速的飞行之后,飞船周围的空气就会变为气态等离子热流就开始烧蚀船体。

在气动加热效应的作用下,返回舱表面的温度也会急剧上升,达到上千摄氏度,就像是一个从天而降的熊熊火球。

当返回舱表面的温度达到一定的数值时,这些烧蚀材料就会自行脱落,同时也会带走大量的热量,避免返回舱被烧坏。正是由于飞船返回的时候表面温度非常高,所以返回舱的外部一般都会被烧得“面目全非”。

而仔细观察神舟十四号返回舱外表面,发现这次的烧蚀并不严重,这说明我们的防热材料、烧蚀材料得到了进一步的升级。

这其实只是一个缩影,航天人正在用全面的技术不断升级改造飞船,同时也在研制下一代飞船。

改造神舟飞船,建造下一代飞船

按照我国载人航天发射“一主一备”的原则,神舟十五号发射的时候,神舟十六号也应该站在了发射场。但是这一次是个例外:神舟十六号过了几天才测试完毕,移场到发射场。

这一次,神舟十六号是和十七、十八号一起生产测试的,据专家透露将会有重大升级。这一批次的飞船,更美观、更具现代化,也更适合航天员们的操作。

相比于神舟十五号,神舟飞船主要升级的地方有2处:

第一,使用国产化的元器件替代进口,特别是核心元器件,大大提升自主可控能力;

第二,改进了舱内布局,以及航天员座椅,仪表面板等,让航天员们体验现代科技带来的方便和快捷。

而为了更好地提升运载能力,我们的下一代载人飞船已经取得了试验成功,预计还将继续进行各方面的测试。

新一代飞船采用“群伞+气垫”形式降落,将会给航天着陆带来更好的体验,同时其运载能力可以达到7人,并且具有可重复使用的特性。

更让人激动的是,我们一些“过于先进,不便展示”的黑科技也在试验当中,以后空天一体,航班化往返即将到来。

30年前,我们审时度势选择了飞船模式,让我们少走弯路,一举解决千亿资金和数年时间。

30年后,我们技术引领开启多元探索,中国航天人用辛勤和汗水开启新里程。

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中国红必将是太空最鲜艳的颜色!

同意的点赞+在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