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崇祯皇帝上吊自杀的深层原因

 遇事明言 2022-12-10 发布于甘肃

李恒昌

        明朝崇祯皇帝,即明思宗朱由检,公元1611年2月生人,1627年8月继位,执政17年后,于1644年4月自杀身亡,宣告大明王朝灭亡。从历史作用来看,他是大明帝国的亡国之君,是一个极其不称职的皇帝。但是,分析他的整个人生历程,问题又绝对没有这么简单。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美好理想与残酷现实的矛盾,追求人格完善与实际存在缺陷的悖论,折射了人与社会的复杂性和多面性。似乎是上苍的安排,他注定是一个这样的人:

一个一心想干事创业,最终却一事无成的皇帝。

崇祯登基那年刚刚16岁,按照现在的标准尚未成人。别看他年龄小,但是责任意识非常强,既对当时面临的复杂形势有深刻的认识,知道自己身处乱世,稍不小心前辈创造的业绩就会付诸一旦,又深感自己身上肩负的责任重大,“重如山,大如天”。面对外有后金步步紧逼,内有农民起义军烽火四起的乱象危局,他告诫自己,一定要增强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做一个干事创业、有所作为的人,确保大明江山绝对不能毁在自己手里。

由此,他始终忠于自己的工作,勤于政务,事必亲躬,丝毫不敢有任何懈怠。他早起晚睡,不分昼夜,日夜为国家大事操劳,一天干十几个小时的活,绝对不像有些皇帝一样,只知道在女人身上忙活。他十分渴望天下大治,经常召集大臣们开会,研究治国良策。他当皇帝当非常辛苦,据史书记载,二十岁那年,他便白了头发,可见他为国家大事没少操心费力,也可以窥见他的敬业精神。

他上任后干得最漂亮的一件事是铲除阉党,干掉所谓的“九千岁”魏忠贤。那时,他只有十八岁,显示了难能可贵的少年才干。

上任之初,他本想大干一场,可是过了没多久,他便发现,问题绝对没这么简单。因为,在他干事创业的道路上,有一个绊脚石,或者说有一个严重的羁绊始终困扰着他。这个绊脚石就是魏忠贤。怎么办?是稳重起见,向他妥协,当他的傀儡;还是敢于冒险,直接将他拿下?两者之间,崇祯选择了后者。

魏忠贤是一个宦官,但绝对不是一个简单人物。他原本是一个市井无赖,生活在社会最底层,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强忍自残的痛苦,净身后进宫当了太监。任职太监期间,虽然已经“净身”但是没有“净心”,满脑子都是鬼主意和坏思想。他通过巴结圣夫人客氏,赢得前任皇帝的信任,慢慢窃取朝中大权,成为不可一世的“九千岁”,一心想控制刚刚上任的皇帝。要想将其拿下,必须动些脑筋,搞不好会影响自己的饭碗。好在崇祯皇帝初出茅庐不怕虎,几乎没费吹灰之力就把他给办了。

按照一般思路,清除异己分子,擒贼先擒王。但是,崇祯皇帝反其道而行之,先从魏忠贤的同党下手。在这个问题上,警惕性极强的魏忠贤耍了一个小聪明,但是没想到一切都在崇祯的把握之中。

为了试探皇帝对自己的态度,有一天魏忠贤假惺惺地对崇祯说:“皇上啊,我年龄大了,体力不大行了,精力也不够了,恐怕再也难以担当大任了,我不想再占有宝贵的高级公务员名额了,想提前退休回家养老,没事的时候,在家逗逗亲人,劈劈腿,改善改善生活,您看怎么样?”

崇祯不是傻瓜,一听话里有话,立即板起脸来:“你咋说这样的话呢?你光考虑自己去过'斗批改’(逗劈改)生活了,怎么不替我考虑考虑呢?国家这么多大事需要办,你一拍屁股走了,我怎么办?我还指望你呢。再说了,老哥临死前已经告诉我,你是世界上最值得信任的人,我不依靠你,依靠谁?”

魏忠贤一听,当即把心放了下来,心想:“朱由检这小子,看起来雄心勃勃的,其实也没什么能耐啊。以后再也不用担心了。”于是表现得非常不情愿地说:“既然皇上还需要我,那我就留下继续陪伴你吧。”一个回合下来,魏忠贤本以为自己获胜,殊不知是崇祯暗地里给他吃了把麻痹药。

后来的事情一切都超出魏忠贤的想象,原本的大好形势突然拐了一个弯,朝着另一个方向发展。

大概是尝到了假说辞归的甜头,没过多久,魏忠贤又如法炮制,让和自己狼狈为奸的客氏也到皇帝那里试探态度。在这个问题上,客氏显然高估了自己的能量,本以为崇祯会像对待魏忠贤一样对待她,没想到崇祯大笔一挥:准奏!这下子客氏傻了,魏忠贤也傻了。本想是讨点利好,结果给演砸了。不过,演砸就演砸吧,毕竟魏忠贤还在,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然而,没过几天,魏忠贤便遭遇了晴天霹雳。

那天早上,天空格外晴朗,紫禁城里波光荡漾。魏忠贤气宇轩昂地参加每天一次的朝廷“交班会”。这一次,他想向皇上建议,赶快把客氏喊回来吃饭,还没来得及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皇上就拿出了朝中大员的奏章。这不是一般的奏章,是弹劾魏忠贤的。刚开始的时候,魏忠贤以为皇上会为自己辩护,不会拿他怎么样。他的理由是皇上曾经亲口告诉自己,他相信我,也需要我。然而,正在他脑筋不转弯的时候,崇祯便给自己一个新的职位:看坟工!

“九千岁”到“看坟工”,这其间的变化有些太大了。魏忠贤感觉自己的尊严受到了严重伤害,一时有些不能接受。到新单位报到的路上,他那个气啊,恨啊,简直是无法用语言形容。他绝对没想到,崇祯这小兔崽子,还会搞这一套。可是,气归气,恨归恨,事已至此,已经没有丝毫办法。或许是魏忠贤长期过高级生活过惯了,对天天和死人为伍,思想上怎么也想不通。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自己找了一根麻绳,把自己的生命提前结束了。至此,崇祯几乎没费多少力气,就铲除了一个心腹大患,可见他多少还有两把刷子。

崇祯皇帝干掉魏忠贤,犹如“大快人心事,粉碎'四人帮’”,举国上下,万众欢呼,一片欢腾,乱象丛生的大明王朝似乎有了中兴的希望。崇祯皇帝貌似要创造不亚于后来康熙铲除鳌拜后的一代伟业。然而,事实却没有如此简单。当时的崇祯皇帝搬掉了一批阉党,并没有培育和扶持起新的可以依靠的力量,反而换成另一拨阉党掌权,一切又重新进入新的恶性循环。他苦苦寻求治国良策,始终没有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最终导致大明帝国一步一步走向覆灭。

从崇祯皇帝铲除阉党魏忠贤,以及想干事创业最终一事无成的历史事实来看,小时看好,大了也可能了了。乱世之国,需要具有雄才大略,只靠有两把刷子,成不了什么大的气候!

一个甘于过低碳俭朴生活,最终却因过于抠门误国的皇帝。

若论崇祯皇帝生活的最大特点,就是节俭、低碳。从廉洁自律角度来看,他是中国历史上最清正廉洁的皇帝,其廉洁程度可与隋文帝杨坚有一拼。如果在历代皇帝中搞清正廉洁大表彰,他完全可以排在先进个人的头名位置。

他从不搞铺张浪费,认为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他重视第一产业发展,不搞楼堂馆所建设,也不新建自己的住宅。他不讲究吃穿,只要能吃饱肚子就成。穿衣戴帽,不在意新旧,衣服上面补丁摞补丁,缝缝补补又三年。据当年明月记述,他平时走路,走得特别慢,因为担心走得太快了,里面的破衣服就会飘出来。这哪里是皇上,简直就是一个乞丐。

可是,崇祯皇帝的低碳和节俭生活,并没有给他带来好运,反而因为他过于抠门,压缩了不该压缩的开支,引发了导致帝国覆灭的农民起义。关于这件事情,历史也有记载。

有一年,一个叫毛羽健的负责邮政管理工作的官员,向朝廷打了一个报告,建议推进政府机构改革,撤销邮政局。他的理由不是邮政局事业发展到头了,该发的邮件都发完了,而是因为太浪费了。在奏章里,他极言邮局驿站存在的弊端,声称如果裁撤邮局驿站,不但能禁止官员们揩国家的油,还能因裁掉了驿站工作人员而节省数十万两银子的财政支出,省下这么一大笔钱,可以办很多事情。

很显然,这是一个很混蛋的报告。其混蛋指数,不亚于多年之后美国一议员建议总统撤销专利局。他当时的理由是世界上该发明的东西都发明完了。如果按照这一报告执行,全国邮政事业将得到重创,这简直是一大倒退。那么他为何会打这样一个荒谬绝伦的报告呢?这其中有个不为人知的故事。

原来,毛羽健在京城任御史,平时干得也还不错,敢于说些真话,可是这人有个毛病,就是怕老婆。有一年,毛羽健的老婆回老家广东探亲,他便干起了秘密勾当,私下里找了一个小老婆。他不知道,由于邮政事业的发达,这事儿很快就被千里之外的老婆知道了。老婆醋性大发,立即星夜兼程,赶往北京,将两人逮了个“现行”,闹得不亦说乎。

事后,毛御史在总结这一事件败露的原因时,得出了一条基本结论,都是邮政事业太发达了惹的祸,而不是自己行为不检点。他想,如果邮政事业不这么发达,老婆就不会充分利用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驿站系统迅速赶到北京,快速麻利地完成捉奸任务。原因找到之后,这毛先生当即来了个脑筋急转弯,产生了一个非常雷人的建议:撤销邮政局。

毛御史的报告呈给崇祯皇上之后,起初崇祯皇上也感觉这个建议不太靠谱,但当他看到可以节约一大笔资金的时候,眼睛顿时一亮。对于一向坚持“勤俭富国”的他来说,不管是这办法,还是那办法,只要能给我省钱就是好办法。于是,大笔一挥:同意。当然,他完全不知道,毛御史之所以提出这个办法,来源于他的一次偷腥行为,出发点根本不是为了给他省钱。

很快,全国邮政总局和所有驿站被宣布撤销,所有工作人员统统中断工作合同,一夜之间成了下岗职工。突然增加这么多失业人员,这对国家来说,可能不算大事,但对每个失业人员来说,可都是大事。事情偏偏凑巧,在这失业大军中,有一个后背上长着反骨名叫李自成的人。这下麻烦可就大了。

李自成的先辈是农民,后来靠养马为生,李自成出生时,家庭生活还算可以,属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主儿。李自成长大后,到甘肃当兵,后来进入邮政部门,在一驿站工作,生活虽不算好,但也还凑合。年轻的时候,他曾有过远大理想,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把理想遗忘,安于过得过且过的生活。可是,全国邮政大改革措施的出台,把他的饭碗砸了,让他一家老小生活没了着落。怎么办?他的理想重新焕发,举起大旗,反了!他这一反不要紧,还真反出了成果,最终导致大明帝国灭亡。

这件事情说明,男人不要轻易出轨,出轨也不要被老婆撞上。 即便被撞上,也不要被吓晕头脑,做出风马牛不相及的决定。它还同时说明,低碳节约,这很好,但单靠低碳节约,并不能使国家富强,而且过于节约和抠门,还会引来大的祸患。那些该花的钱,一定要花。节省一定要省得是个地方。

一个敢于公开开展自我批评,但最终没有取得实际效果的人。

  如果在中国历代帝王中选择一个最敢于直面自己,敢于承认自己错误,敢于亮自己的丑的人。这个人无疑就是崇祯。他具有较强的自我反省意识,在任期间多次开展自我批评。他搞自我批评,不像现在有些领导干部在很小范围的民主生活会上搞些不疼不痒的文字游戏,而是公开向全国人民写检讨书。崇祯在位17年,一共写了6次检讨书,平均两年多写一次,频率比较高。这对于一个皇帝来说,这的确需要勇气。

崇祯八年(公元1635年)正月,农民起义军攻克朱元璋皇帝出生地——明朝中都凤阳,挖了朱元璋的祖坟,并放火烧掉,这严重伤了崇祯皇帝的自尊,也严重危及了大明帝国的安全。对此,崇祯皇帝进行了深刻的自我反思,并首次向全天下颁布“罪己诏”,即检讨书,向天下百姓承认朝廷的政策失误,昭告天下局势的险恶。

检讨书说:“朕以凉德,缵承大统,意与天下更新,用还祖宗之旧。不期倚任非人,遂致虏猖寇起。夫建州本属我夷,流氛原吾赤子。若使抚御得宜,何敢逆我颜行。以全盛之天下,文武之多人,无奈夸诈得人,实功罕觏,虏乃三入,寇则七年。师徒暴露,黎庶颠连。国帑匮绌而征调不已,闾阎凋而加派难停。中夜思惟,业已不胜愧愤。今年正月,复致上干皇陵。祖恫民仇,责实在朕。于是张兵措饷,勒限责成,伫望执讯歼渠,庶几上慰下对。又不期诸臣失算,再令溃决猖狂。甚至大军辱于小丑,兵民敢于无上。地方复遭蹂躏,生灵又罹汤火。痛心切齿,其何以堪!若不大加剿除,宇内何时休息!已再留多饷,今再调劲兵,立救元元,务在此举。惟是行间文武,主客士卒,劳苦饥寒,深切朕念,念其风餐露宿,朕不忍安卧深宫;念其饮冰食粗,朕不忍独享甘旨;念其披坚冒险,朕不忍独衣文绣。兹择十月三日避居武英殿,减膳撤乐,除典礼外,余以青衣从事,以示与我行间文武士卒甘苦相同之意,以寇平之日为止。文武官也各省察往过,淬励将来,上下交修,用回天意,总督总理,遍告行间,仰体朕心,共救民命。密约联络,合围大举,直捣中坚,力歼劲寇……。”

在这份检讨书中,崇祯不仅明确了身为皇帝所应该承担的责任,而且提出了自我惩罚的措施:不能再住在武英殿,不能吃饱饭,停止一切娱乐活动,平时只能穿黑色衣服。这一点,在封建皇帝中实属可贵。后来,崇祯皇帝又多次向天下百姓作公开检讨。其言辞非常恳切:

“张官设吏,原为治国安民。今出仕专为身谋,居官有同贸易。催钱粮先比火耗,完正额又欲羡余。甚至已经蠲免,亦悖旨私征;才议缮修,(辄)乘机自润。或召买不给价值,或驿路诡名轿抬。或差派则卖富殊贫,或理谳则以直为枉。阿堵违心,则敲朴任意。囊橐既富,则好慝可容。抚按之荐劾失真,要津之毁誉倒置。又如勋戚不知厌足,纵贪横了京畿。乡宦灭弃防维,肆侵凌于闾里。纳无赖为爪牙,受奸民之投献。不肖官吏,畏势而曲承。积恶衙蠹,生端而勾引。嗟此小民,谁能安枕”

“比者灾害频仍,干戈扰攘,兴思祸变,宵旰靡宁,实皆朕不德之所致也!罪在朕躬,勿敢自宽。自今为始,朕敬于宫中默告上帝,修省戴罪视事,务期歼胡平寇以赎罪戾……”

“朕以藐躬,上承祖宗之丕业,下临亿兆于万方,十有七载于兹。政不加修,祸乱日至。抑圣人在下位欤?至于天怒,积怨民心,赤子沦为盗贼,良田化为榛莽;陵寝震惊,亲王屠戮。国家之祸,莫大于此。今且围困京师,突入外城。宗社阽危,间不容发。不有挞伐,何申国威!朕将亲率六师出讨,留东官监国,国家重务,悉以付之。告尔臣民,有能奋发忠勇,或助粮草器械,骡马舟车,悉诣军前听用,以歼丑类。分茅胙土之赏,决不食言!

在检讨书中,他不推卸责任,承认天下大乱源于自己“无德”。在临死前的一份检讨书中,他写道:

“朕自登极十七年,逆贼直逼京师,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致逆贼直逼京师,然皆诸臣之误朕也,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身为天子,面对过错,能敢于认错,这比那些不思悔改的人,值得表扬和敬重。但是,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只是第一步。如果不能找到错误的根源,并有效防止重犯,一个劲地说“我错了,我是猪头”,其实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崇祯皇帝之所以最后难逃一死,与大明王朝气数已尽,他本人无力回天有关,也与他没有真正找到改正错误的办法有关。

一个虽然面对世界末日,依然敢于担当勇于赴死的人。

公元1644年4月,大明帝国的末日来临,崇祯皇帝的生命之旅也走到了尽头。

万寿山上,看到城外连天烽火,崇祯皇帝心生感叹,他徘徊无语。他不明白,自己为了国家,可谓鞠躬尽瘁,辛辛苦苦努力了一辈子,可为何最终却像一个患了大便干结的人一样,无论怎么使劲都拉不出屎来。

想来想去,他只能得出两个结论:

天不助我!

诸臣误我!

尽管他具有强烈的反思意识,依然认识不到,其实是他自己害了自己!

一切都该结束了,再也不必浑浑噩噩窝窝囊囊过下去了。

他对后事做了详尽的安排。

他先让周皇后自尽,然后让袁贵妃自尽,然后,他拿出刀,砍如花似玉的25岁女儿的胳膊,边砍边哭着说:你怎么会生在我这样一个家庭?

最后,他用鲜血写下临终遗言,然后找了一根小绳,找了一棵小树,用最低碳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跟随他的太监也学着他的样子,终结了自己的生命。

万寿山上,两棵孤零零的树,随风挂着两个孤零零的男人。这是怎样一种凄惨和悲剧?

对于崇祯皇帝的死,后人褒贬不一。在我看来,他是一个值得敬重的人。因为,面对国破家亡的局面,他选择的是一种难得的担当。

台湾著名作家李敖,一生中有很多名言,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这样一句:崇祯皇帝把江山搞丢了,人家有勇气自杀,不像有些人,把政权搞丢了,却跑到台湾来!

这件事告诉人们,即便你闯了再大的祸,惹了再大的麻烦,也要敢于面对,敢于承担,而不是选择逃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