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永新:后疫情时代,教育呈现四个趋势|家庭教育|教学

 和善书屋 2022-12-10 发布于江苏

近日,首届“中国丹麦教育论坛”在线上举行。中国和丹麦两国的12位教育专家学者在线探讨疫情给教育带来的挑战、影响与启发,共同展望人类未来教育的可能性。

论坛由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联合丹麦终身学习计划协会、安徒生国际幼儿师范学院等共同举办。论坛期间,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发表主题演讲。他从教师角色转换、学习方式转变、教育公平和家庭教育几个方面,阐述了后疫情时代教育的几个趋势,引起了大家的共鸣。

朱永新

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

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全球很多国家的学校关闭,学生不能正常上课。世界上15亿左右的学生,以及中国2亿多的中小学生不得不在家里接受一场大规模的在线教育。毫无疑问,在人类历史上,这是一场史无前例的规模最大的一次互联网教育试验。

从我们的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5月初的统计数据来看,平均浏览次数就达到了20亿,访问人次超过了17亿。对于高校来说,截至5月初的统计也显示,全国1454所高校开展了线上教学,参加在线学习的大学生有1775万人,合计23亿人次。

后疫情时代,网课的形式还会持续,教育因为网络的介入出现许多根本性的变化,这都在促使我们对教育进行反思。

教师从传授知识到激荡心灵

疫情防控的一声令下,所有的教师都投入到在线教育中,要想在后疫情时代走得更稳更远,我们需要总结更多的教训:

首先,疫情下的在线教育基本是把课堂从教室搬到网络上。在教育形态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一个老师在教室里教30个孩子,在云课堂上仍然还是教30个学生。这样的网络教育并没有对教育形态产生根本性的改变,没有充分地发挥教师彼此之间协作的力量,也不能够充分地反映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通过网络融合而产生的、更好的教育效果。

后疫情时代的在线教育,可以通过对教育形态的调整,更充分地发挥教师的力量。让每一位教师,都成为主播的同时,也能够呈现出自己最擅长的一面,为自己赢得更多的成长时间和空间,促使老师在专业能力上进一步提升,让工作变得更加得心应手。

其次,疫情下的在线教育暴露出很多教师网络基本教学素养和技能有所欠缺。在后疫情时代,教师如何提高自己的网络素养,用更多的网络技能武装自己是我们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当然最重要的还不是以上两点,而是教师在互联网教学中,如何和学生进行心灵沟通、心灵交流。我想这意味着传统教师也需要成长,需要蜕变,需要成长为新型的教师。后疫情时代的新型教师,应该和传统的教师有所区别。新型的教师应该成为学生成长的助手,为学生心灵搭建桥梁,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可以把新型教师的使命称之为“助学”。也就是说,他要更深刻地关注学生的心灵,进行有深度的对话。通过这种对话在学生和知识之间、学生和社会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家庭之间等不同的关系中搭建沟通的桥梁。

学生将从被动应对到自主规划

对学生而言,疫情下的在线教育最重要的是证明了一点,那就是学生通过互联网是可以学习的。这一次疫情逼迫我们开展在线教育,全社会才开始正视在线教育的利和弊。后疫情时代,在未来的网络学习中,学生的学习特别需要注意哪些方面,才能够让互联网学习取得优异的成果?

我想以下几种能力可能是后疫情时代在线教育中,学生需要进一步提高、也是我们需要对学生特别重视加以培养的几种能力。

第一,学生需要提高自我控制的能力。学生只有真正理解学习对自己的意义,才会在这个基础上发展出向上的动力,这种从内心生发的动力是源源不绝的。在这种动力的驱使下,学生才会面对着诱惑仍然能够一次又一次地尝试控制自己并且在不断控制自己的过程中提升自我控制的能力,最终形成真正的自律。

第二,学生需要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自主学习上,我要特别强调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阅读能力是自主学习能力中最重要的一种。尤其是后疫情时代,当我们把更多的学习放到了云课堂里,一个学生对学习资料的理解、分析、研究等相关能力,都是阅读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学生相关能力比较强,自身的知识背景转化比较丰富,也就决定了他从同一个老师同样的讲述之中能够立刻汲取的信息相对比较多。这也就意味着他接下去有进一步的思考乃至创造的潜力,他也就成了“有源之水,有根之木”。

第三,学生需要提升自我规划的能力。自我规划能力,我们可以把它定义为是拥抱着变化的、制定学习计划的能力。

国家如何从因地制宜到教育公平

几千年前,孔子就提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想。那么,这样一个美好的教育理念就像一轮明月,几千年来一直指引着我们在教育的路途上探索,一直到今天的互联网时代。

可以说,孔子所提出的理想如今不仅仅是一个梦想,而是可以触摸,甚至可以抵达的一个明确的目标。

无论是从国家、社会、学校等层面,我们都可以明确地看到,在线教育能够同时推动教育公平和教育个性的共同发展,也能够同时推动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的真正落地。

通过疫情下的在线教育来看,一方面我们可以很欣慰地说,在网络基建上,中国已经走到了世界的前列。尽管偏僻地区、乡村地区等网络教育还有很多不足,但从整体而言,我们的网络教育工作,尤其是在我们网络基建方面,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

但是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从人们的实际需求来看,政府提供的教育资源依然是不够的。所以政府需要从资源上,从新基建的角度,从制度上继续加强对于薄弱群体的辅助,包括对网络费用的补助等等,只有对互联网在线教育进行整体地谋划,立体地开展,才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迅速有力的提高。

多年来,我一直强调阅读是推进教育公平的最简单最有效的工具。如果说阅读是促进一个人由内而外,通过养成一个人的学习能力而推进教育公平,那么在线教育其实是建设一个由外而内的环境,通过帮助人们获得更多的资源来推进教育公平。

这样的话,阅读和网络,一内一外,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就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去推进教育公平。

父母从简单的配合到王者归来

这次疫情之下的在线教育,让人最意外的是家庭教育。疫情让我们迎来有史以来最长的一个假期。疫情也一度让父母们在家里和孩子们朝夕相伴。

从教育规律看,亲子陪伴的时间增加应该会改善亲子关系,而亲子关系又是家庭教育的基石,由此会导致家庭教育效果的加强。但是经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事实并非如此,甚至恰恰相反。

疫情下的家庭,正是由于父母和子女之间相互陪伴的时间增加,反而导致了很多家庭关系紧张。这凸显出来一个我们不得不正视的问题:在为人父母的人群中,有为数不少的父母并不懂得怎样和孩子正确地沟通和表达,也不懂得如何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更不懂得如何进行有效的家庭教育。

所以在后疫情时代,我们无论是社会关系,还是家庭关系都会发生深刻的改变。在未来,对于相当一部分父母来说,在家工作可能会成为生活的常态。所以如何与孩子交往,如何和孩子一起成长,就成为后疫情时代父母需要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

为什么在疫情之下,亲子关系并没有因为面临生死的威胁,让一家人更亲密反而产生了对立和冲突呢?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时至今日,我们的父母仍然把分数、把考试放到了第一位,甚至于放在唯一重要的位置,父母们把上课看成是唯一的学习,把在生活之中进行各种技能、素养、习惯、人格等等提升全部视而不见,全然不顾孩子学习过程中的成就感和幸福感,而是把学习结果———得到高分作为唯一的目标。

要解决这个问题,无论是从教育的科学性来说,还是从父母自身的教育需求来说,都是要从学生成长的规律来入手。父母首先需要进行基本的家庭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改良。父母需要牢牢记住一句话:幸福比成功更重要,成人比成才更重要。

家庭教育不是复制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激发孩子更多的兴趣,协助孩子去树立理想、挖掘潜力。

所以作为父母,我们重要的是要告诉孩子,世界上没有人上人,真正的成功不是战胜别人,而是战胜自我,拥有更强的能力去帮助他人。

在后疫情时代,我们仍然需要不断努力,无论是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不同角度,还是以学生、教师、父母等不同角色,都能够在教育的过程中感受到幸福完整,都能够在奋力进取中创造生命的奇迹。这才是我们所期待的、创造的未来。

整理:赵翩翩

编辑:现教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