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情绪与情商
2022-12-10 | 阅:  转:  |  分享 
  
情 绪 与 情 商在充满竞争与挑战的时代,人人渴望成功,要想获得成功,首先要弄清成功的决定因素。最近有学者提出了关于成功的理论公式,那就是“成功=20%的机遇+20%的智商+60%的情商”。我们先抛开机遇不谈,可以看出,在决定成功的因素中,智商因素只占很小一部分,而决定人的成功的关键是其情商的高低。本文就情绪的特点以及情商的涵义做了一定的探讨。一、情绪情绪是指那些与某种机体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相联系的体验。情绪最明显的特性就是具有情境性,随情境或一时的需要的出现而发生,也随情境的变迁或需要的满足而较快的减弱或消逝。同时,情绪对人的活动

能力的影响表现出两极性,即积极的增力的作用和消极的减力的作用。如愉快的情绪可以提高人的活动能力,悲伤的情绪可以降低人的活动能力等。情绪的生理变化与植物性神经系统密切相关,一些情绪发生时,表现出交感神经活动亢进的现象,而另一些情绪发生时,则表现出副交感神经活动的亢进的现象。正所谓“快乐的心境包治百病,忧郁的情绪毁掉身体”。因此,对情绪的深入研究,指导人们适当控制自己的情绪,无论是对机体的生理健康还是心理健康都是十分必要的。实验证明,情绪控制技能具有普遍的使用价值,它们对企业应如何决定该雇佣谁,夫妻双方怎样才能增加保持婚姻长久的可能性,父母如何培养自己的孩子,学校应如何教育学生等都是有用的。但情绪的控制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亚里士多德说过;“谁都可

以与人吵架,但是要与合适的人在适当的时候以恰当的方式吵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并不是每个人对自己的情绪都能达到自我意识——进而有目的的控制情绪——的状态,按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的观点,大多数人的情绪都处于无意识或潜意识状态,无法达到自我意识,此时,他们就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二、情商美国耶鲁大学心理学家彼得?塞拉维在秉承本世纪30年代亚历山大提出的“非智力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情商(Emotional Quotient,简称EQ)的概念。

情商是人的情绪商数的简称,是相对于智商(IQ)提出的概念。情商是指人对自己和别人的情绪的评估和控制能力,以及对自己良好性格的培养,换句话说,情商是一个人生存的技巧和生存的能力的综合体现。情商虽不一定适用于用数值尺度来衡量,但是仍可以通过一些科学方法来了解。情商的内涵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对自己情绪的认知、评估和控制能力。对于情绪的产生及其作用,我们可以归纳为以下过程:无意识无法自觉控制情绪,降低状态人的智力活动能力(消极减力)

外部是否满足情刺激需要绪发泄自我意识状态冷静达到预期目的对待(积极增力)自我意识是指注意力不因外界或自身情绪的干扰而迷失、夸大或产生过度反应,反而在情绪纷扰中仍可保持中立自省的能力。那么,情绪的无意识状态如何能达到自我意识状态呢?一是外部刺激的不断强化(外因),二是个体的差异,主要是认知能力的不同(内因)。多数情况下,无意识的情绪既使达到了自我意识层面,但由于个体的差异,多数人仍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而任由其泛滥;而另一部分人,由

于受过良好的教育与熏陶,具有较高的自控能力,故可以有较大的自由选择空间,他们可以选择发泄(有目的的发泄),也可以选择冷静对待。比如婴儿不可能对刺激所产生的情绪达到自我意识状态,在他们那里,情绪和行为不可能分离,即是说他会因情绪的亢奋而表现出相应的行为;而对于认知水平高的文明化的个体来说,则会使情绪和行为方式分离,既使情绪出现较大的波动,他也会冷静处之。认知能力对情绪控制的作用由此可见一斑。需要指出的是,并不是高学历的人就一定能达到对情绪控制自如的程度。因为对于某些人来说,受教育程度越高,期望值越大,自我膨胀

就越厉害,反而易受情绪的制约,做出极端的行为。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更多地注重学生的智力因素,特别是知识容量,而很少关注学生的心灵及非智力因素,所以才会出现残忍地杀害其学术威望极高的导师的中国赴美留学生卢刚那样智商极高而情商却很低的人。诸葛亮空城计的故事妇孺皆知,面临司马懿大兵压境,诸葛亮也感到了莫大的恐惧(这从他后背衣服被汗浸透可以证明),但他立即意识到这种情绪必须得到有效控制,否则,既影响自己的智力活动,同时又会使士兵感染这种恐惧情绪,所以他选择了冷静,并认真分析对手,采取有效的措施制约对手,最终化险为夷。当然这里也包含了情商的第二方面的内容。(二)对他人情绪的了解、评估及制约能力。人处于社会环境中,无时无刻不与他人交往,如果只注意到自己情

绪的控制,而对与其相关的他人的情绪一无所知是远远不够的。情绪产生的机理和情绪的某些特性,为我们提供了了解、评估甚至制约他人情绪的条件,我们可以有目的、有意识地创设某种情境,提供某些特殊的刺激,而逐步达到制约他人的情绪的目的,使他人的情绪以你的意志为转移。前面提到的诸葛亮摆下空城计吓退司马懿的例子正是这方面能力的最好佐证。(三)自我激励和坚定的自信心。当一个人被某些消极的减力的情绪如焦虑、忧伤、痛苦、恐惧等所困扰时,他的活动能力将大大降低,此时必须要有坚定的自信心,不断地进行自我激励,激发自己的热情、干劲及成功欲望等,以摆脱那些消极情绪的影响,达到自己的目的。精神病专家林德曼以他惊人的自信,独自成功横渡大西洋后,告诫人们,一个人的失败,不是因为客观因素,而是由于他的精神意志的脆弱甚至崩溃造成的,如果在极度的困境中,

他能把“我要成功,我一定能成功”这一坚定的信念与他融为一体的话,胜利女神也就会亲吻他的。(四)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美国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戈尔曼认为:所谓乐观是指面临挫折仍坚信情势定会好转。从EQ角度来看,乐观是让困境中的人不致于流于冷漠、无力、感到沮丧的一种心态。乐观也和自信一样,使人生的旅途更为顺畅。悲观的心态泯灭希望,乐观的心态激发希望。众所周知,张海迪,一个高位截瘫的患者,却成为中国一代人的楷模,她的成功,应归功于她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她并没有把病魔想象得有多可怕,而

是把它变成一种催人奋进的动力,努力学习充实自我,不但使死神望而却步,而且为中国青年一代树立了榜样。(五)遭遇挫折时的承受能力及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精神。我国西汉时期的张骞,花费十三年时间出使西域,成功返回长安。这期间,他经历了千辛万苦,甚至被匈奴俘虏了整整十年,而他始终不忘自己的使命,以坚韧不拔的精神,克服了常人所难以忍受的困难,终于达到了目的,成为后人尊敬和永久纪念的人物。未来社会的竞争,决不仅仅是知识和智能的较量,而更多的则是意志和毅力的较量,没有吃苦的精神和毅力,没有遭遇挫折时的承受能力,是不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胜的。(六)自我调节心理平衡的能力。全国著名的教育专家魏书生曾说,人要经常地、自觉地调整心理平

衡,这样你的心灵才会永远生活在明媚的阳光中,不要怨天尤人,不要让纷繁的社会来适应你,而是要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多做一些换位思考,让自己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大环境。(七)人际关系的管理能力。人际关系是指在人际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程度。在共同的社会生活中,人总要与他人交往,而不同的个体在交往中所表现出的能力是不同的,从交往中所得到的收获也是不同的。人际交往中,善于掌握他人情绪、情感的人,自然居于主导地位,对方的情绪、情感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将受其支配,同时可以随时调整自己的表现,以达到预期的效果,这样的人成功的可能性是很大的。相反,那些不善交际的,或者是不能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的人,虽然可能具有较高的智商,但可能四处碰壁,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综上可以看出,对情商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改变人们固有的重智商、

重智育的传统思想观念。我们建议,在学校教育中,应把培养学生的高情商放在显著位置,这样就可以更加全面地推行素质教育,对面向21世纪创新人才的培养,国民素质的普遍提高,乃至整个民族的振兴,都将会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献花(0)
+1
(本文系cf沧海风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