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研究:生育对男性产生影响加剧,育儿成本到底该由谁来“买单”?

 IF枕边育儿 2022-12-10 发布于山东
作为双职工家庭,李先生最近正在为“谁来接送孩子的问题”而发愁。李先生的父母前段时间回了老家,一时间正在上幼儿园的女儿没人接送
而李先生的妻子也正忙着岗位晋升,每天为了完成KPI而披星戴月,所以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工作节奏相对缓慢”的李先生成了接送孩子的最佳人选
不过因为接送孩子而迟到早退了几次的李先生,也还是遭到了领导的“不点名批评”以及同事的“玩笑调侃”
对此李先生感慨道,“都说生育带给男性的只有福利,可如今看来,对于我们这种既要工作又要顾家的男性来说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女性获得了职场平等,男性就再也当不成甩手掌柜了。”
对于李先生工作带娃两头忙的狼狈,妻子表示同情,不过李先生的妻子也认为,“如果咱俩性别互换的话,人们就会觉得这很正常了,而这也恰恰说明你们这些男性已经吃惯了性别红利,生育带给男性的父职溢价也应该降了。”
事实上,和李先生一样处境的男性在生活中越来越多见,宝爸带娃或者夫妻合作带娃的情况不再是个例。不知道你身边,这样的情况多不多?
生育会为男性带来的“父职溢价”究竟指的是什么?
所谓的“父职溢价”,指的是因为生育而为男性带来的正面影响。
比如说,在孩子出生后,父亲们往往会变得更有家庭经济责任感,这使得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实现职场晋升,以此获得更多的经济报酬来平衡因生育而带来的家庭开销。
再比如说,从公司雇主的角度来看,组建家庭并且已经生育的男性在职场中更为稳定,家庭经济压力这使得他们不会轻易地“跳槽”或者“辞职”,所以雇主们往往会给予已婚已育的男性更加积极的职场表现评价
另外,生育为男性带来的“父职溢价”也与其为女性所带来的“生育惩罚”相对应。有不少的女性在生育后会遭遇事业发展受挫的情况,甚至有部分女性不得不因此而回归家庭,至此与职场绝缘。两相比较,“父职溢价”所带来的好处再明显不过。
当生育为男性带来的好处缩水时父职溢价贬值,背后原因令人深思
近几年来,我国年轻家庭的育儿模式发生了较大改变,随着女性在家庭经济中所作出的贡献有所提升,部分男性开始主动地将时间和精力倾斜到家庭中来,更多地参与到育儿。
于是,对于这部分男性来说,其职场发展有可能会因为生育而发生晋升缓慢或者停滞不前的境况。从这个角度来看,生育为男性带来的好处有所缩水。
另外,时下年轻夫妻对于“男主内女主外”、“男女平等”的理念的接受度较高,“奶爸”的身份并不会受到年轻群体的排斥和非议。当父亲在育儿中发挥的积极影响作用被正视和重视时,父职溢价贬值有些时候“倒也是一件好事”。
不过不可置否的是,不管是父职溢价贬值还是生育惩罚的存在,在当下生育的附加开销仍然是家庭开支的大头,生育压力的普遍存在让年轻夫妻们不得不“负重前行”。尤其是没有外力支持的情况,比如说父母不帮忙带娃,年轻家庭的生育成本付出会更多。
当父职溢价贬值时,育儿成本所带来的压力究竟该如何消化?
首先,职场应该对“宝妈”“宝爸”给予更高的“包容度”。对于双职工家庭来说,生育成本的附加对于生活所产生的影响最明显地体现就是职场发展。社会对于已育家庭的“歧视”和“偏见”,使得“宝爸”、“宝妈”身份的打工人,被贴上了“工作精力不足”等负面标签
而当社会对于已育身份多一些包容时,年轻家庭在工作和家庭的平衡,则会更加游刃有余。
其次,社会应该帮助解决部分“育儿之忧”。时下年轻家庭的父母对于孩子教育方面所产生的焦虑心理明显,如果社会能够保障教育公平,那么相信生育率会随之有所提升的同时,年轻家庭的育儿压力也会有所减轻。
另外,育儿托育的普及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年轻夫妻时间精力不足的情况。
最后,夫妻俩需要做好工作和家庭的分工与平衡。夫妻俩抱有一致的育儿理念,这对于育儿的家庭分工会大有好处。
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他们在家庭中的付出都应该被尊重和感激。不管是全职宝妈还是全职宝爸,他们在家庭中的倾情投入和另一半所创造的经济价值等同
育儿成本在孩子出生后是不可回避的,年轻的父母们应该提前做好应对准备。不管是父职溢价贬值还是生育惩罚都应该被正确看待。
与此同时,年轻的父母们也应该在育儿这件事上更有担当,彼此懂得包容和理解才能为孩子撑起一片天,高质量的陪伴是由父母双方共同经营创造的,任何一方的缺席都会在孩子的成长中留有遗憾。
枕边育儿寄语:
在生育压力较大的当下,育儿成本不应该只由父母承担,社会资源以及生育也应该在此方面有所倾斜。另外,年轻家庭也要理性看待生育压力,能够陪伴孩子一起走一段路也实为人生中的一项美妙的体验。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