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北科传奇

 风吟楼 2022-12-10 发布于广东

陈北科(1478年~1534年),原名陈洸,字世杰,号东石,潮州府潮阳县桂山都贵屿(今汕头市潮阳区贵屿镇华美村)人,出身寒门,明朝正德辛未年(1511年)考中进士,历任吏科左给事中、大理寺少卿、黄门侍郎等职,世称“陈国舅”

陈国舅,是一位不畏权势、疾恶如仇的百姓好官,一位眷恋故土、爱护乡亲的潮汕先贤,深受潮汕百姓爱戴。在潮汕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他的故事,故事丰富又有趣,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图片1

(1)兄弟同黄门

陈北科(陈洸)有个堂兄,名叫陈江,明正德甲戌年(1514年)考中进士,比北科晚三年。兄弟二人先后考中进士,又先后官任给事,因而有“双凤鸣阳”之美誉。兄弟二人同朝为官,为了便于区别,民间便把在北京任户科给事中的陈洸称为“北科”,而把在南京任户科给事中的陈江,称为“南科”。后来,兄弟二人又同时官任黄门侍郎。一时间,震惊朝野,世称“一门双进士,兄弟同黄门”,至今仍为后人所传诵。

(2)应对 入学

陈北科小的时候家里很穷,没钱读书。到了八、九岁,他很羡慕别人家的孩子能入学读书,于是,他常常跑到乡村私塾那里,靠着窗沿听老师讲课。日子一长,他也学到了不少知识。

一天,陈北科正走近窗边时,被私塾里的老师发现了,老师把他叫了进去,问明情由之后,就对陈北科说:“我出一个上联,你若能对得上,我便收你做我的学生,可好?”陈北科高兴地答应了。那时已是初夏,可是,陈北科家里没钱给他做夏装,他身上仍穿着粗布冬衣,天气十分闷热,只见他顺手把头上的竹笠拿在手里当扇子扇,老师见状,念出上联:“手执夏,身穿冬,腹中可有春秋?”陈北科想了一会,然后转身面朝南方高声道:“面朝南,背向北,底下全无东西。”

陈北科的对子以“无”对“有”,以“东西南北”对“春夏秋冬”,又用“底下全无东西”含蓄地道出了自己的家境。老师连声赞叹,见陈北科思维敏捷又聪明,就破例地免去了他的学费,收他为学生。

(3)智收供品

从前,华美村每年都要祭先祖。有一次,陈北科跟大人们到宗祠去,他见大厅里灯烛辉煌,人声喧哗,刚祭祖礼毕,各色供品琳琅满目,有五牲、糕点、粿品、水果等,摆了一桌又一桌,简直看得他眼花缭乱。这时,族中一位长者看见陈北科,想跟他开个玩笑,便说:“阿洸(陈北科),听说你很聪明,如果你能把我们大伙一齐骗到天井里去,我提议把厅上的五牲、粿品送给你。好不好?

陈北科摸着头,笑着说:“我是一个小孩子,哪有什么方法哄骗诸位长老。”他故意停顿了一下,又说:“我实在没有办法。如果是把诸位从天井骗回来,则可以试一下。”各位族长老商议后,认为反正是一样。大家约定:到时,不管阿洸如何花言巧语,都不要上大厅,大家便都走到了天井。见此,陈北科就不慌不忙地动手拿供品。众人看见他拿东西,马上赶回大厅制止他,说:“你话还未说,怎么就动手拿东西!”

陈北科笑嘻嘻地说:“诸位不是被我骗下到天井了吗?”至此,众族老才恍然大悟。但话既已说出了,当然不能反悔,只得将供品送给了他。

陈北科收了供品,便高高兴兴地挑去孝敬自己的老师。

(4)假国舅

相传陈北科中了举人之后,即刻上京赴考。路上,遇着一位姓陈的书生,一问,才知是同乡,也要上京的,两人便结伴同行。半途,那陈书生却突然一病不起,陈北科日夜护理照顾他,无奈病情严重,数日后,那陈书生预感到自己时日不多,就对北科说出实情,告诉他这次上京是奉皇命入宫与皇后姐姐相认的。无奈自己命薄无福,只好拜托陈北科上京后想办法见到他的姐姐,把他的事禀明,并把各种信物交给陈北科,说完,那陈书生便断了气。

陈北科进京后,当时在京的潮人给他出主意,让他冒名顶替那陈书生的身份,并通过潮州在京的朝官,奏知了皇帝。正德帝马上派人对陈北科进行询问,校对了各种信物,认为确实无疑,便亲自召见陈北科,见北科年青英俊,一表人材,对答如流,心里十分高兴,并允许他进后宫认亲。认亲那天,北科进入后宫,长跪于地。只见从内宫走出一队同样装扮的美女,他不认识皇后,一时被难住了。这时,他急中生智,对着众宫人用潮州方言大声说:“潮州阿姐,你的头钗要掉下来了!”只见其中一位听后用手去摸头钗。北科立即上前跪下,对着她口称:“娘娘千秋。”这女人正是当朝皇后,她因离家日久,入宫时弟弟尚在襁褓,今见这青年从潮州远道前来,必定是自家弟弟来认亲无疑了,便连忙伸出双手把陈北科扶起来,连称:“国舅免礼。”事后,陈北科将实情密告皇后。皇后呢,一来因当众认了亲,金口已开,不可收回。二来陈北科是家乡人,他能诚实将实情坦白,就算了。还有,为了培植自己的势力。于是,皇后将差就错,认下这个弟弟。当然,后来皇帝也知道了实情,也默认了。自此,陈北科便成为了国舅爷。他考中进士后,皇帝便委以重任。

(5)潮汕厝

陈北科一次在皇宫里与皇帝下棋,突然天空出现一道闪电,顷刻间下起了暴雨,与皇帝下棋的陈北科停止了手中的棋子,对着窗外叹气,邹着眉头,皇帝问他心想何事?陈北科答道:“看到这雨我想到了家乡的父老乡亲,现在又到了家乡的雨季,不知又要倒多少间房屋又要死多少人了。”皇帝问:“为什么不把房子加固?”北科答道:“启奏圣上,大明朝律令:房屋是有建筑规定的。因为潮汕地区靠近海边,那里的百姓本来可以用那里的贝壳烧成白灰搅拌沙土,这样建起来的房屋就非常坚固,可是没有圣上批准,老百姓们哪里敢建这白灰屋啊?就算能建,老百姓也不知道建什么样的才好,不过臣在京城看到这里的房屋非常坚固也非常繁华,……”皇帝听后说:“心怀百姓疾苦,也罢,以后卿之家乡的房屋就按京城的房子建。”后来陈北科便把京城的三合院和四合院的结构图带到潮汕地区来,并且根据南方地区多雨的特点进行改造,而潮汕地区的祠堂则按皇宫内的精美设计进行修建,并且潮汕地区的房屋按皇宫的开门方式开。因为有了皇帝的圣旨,所以潮汕民居在建筑方面大量运用石雕、木雕等进行装饰。又因为陈北科是潮阳人,所以潮阳地区的祠堂屋顶还可以用黄瓦盖。自此,潮汕房屋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皇宫”建筑风格。这便是俗语——“潮汕厝皇宫起”的由来。

文章图片2

(6)一块御前石

相传明正德至嘉靖年间, 与陈北科同时在京为官的潮阳人,还有一位陈御史。

有一天,嘉靖帝看见陈御史和陈北科同时上朝,就问他:“陈卿,你与国舅二人是同乡,到底老家相距有多远?”

陈御史是个老实人,便从实奏道:"启奏我主万岁,臣是县城陈,国舅是贵屿陈,贵屿离城还有'七铺’呢(“铺”是潮汕方言,路程计量单位。1铺等于5公里)。”嘉靖不明白“七铺”是什么意思,又再发问。陈北科抢先解释说:“万岁呀,我与御史家厝屋相连,炊烟相盖,只距离七步之远。两家共用一个碓臼,孩童时还在一起玩耍呢!”陈御史至此难以辩白,也只得罢了。

不久,陈御史年事已高,自感力不从心,便向皇帝请求告老还乡。皇帝准奏,因感念陈御史为官多年,一向忠诚,便问他:“陈卿,你有什么要求?”这时陈御史因跪在殿前,时间一久受不了,正匍匐在地,被皇帝一问,一时想要说什么也说不出。谁料旁边的陈北科却奏道:“启奏我主,臣见陈御史伏地端详着殿前石,定是要求皇上将'殿前石’赏赐给他。”皇帝竟然准奏,即把殿前一块大石板赐给了陈御史。

这一下可害苦了陈御史,殿前石是皇帝所赐,一定得运回故里。从北京运到潮阳,一路耗资甚多,把他在京城多年的全部积蓄都花费尽了。

后来,陈北科回乡时去拜访陈御史。陈御史指着他说:“北科啊北科,你一句话就害得我倾家荡产。”陈北科听后大惊道:“唉!御史啊御史,我并没存心害你,倒是想让你乘机发一笔横财呀,你想:这块御前石虽然又大又重,但这是当今皇上所赐,一路上逢州过州,逢县过县,谁敢阻挡。如果走陆路,从城门中间过,不得过就拆城;如果走水路,桥梁若妨碍的就拆除。地方官员害怕拆城、拆桥,不是就得下本钱吗?退一万步说,即使你不敢这样做,这块御前石也该由沿途州县派民工、差役搬运啊,钱、粮由官府负责,哪需要你自己掏私囊呢?”陈御史听后真是啼笑皆非,无言以对。

据说,当年陈御史运来的那块御前石,至今还保存着呢。

(7)巧拒贡品

陈北科在京日久,十分思念家乡,有一日他向嘉靖帝请假回乡探亲。嘉靖帝因听说岭南盛产荔枝,还有潮阳名产膏蟹,便命他归京时要多带一些荔枝、膏蟹,作为贡品。陈北科心想:如果给嘉靖帝尝到了甜头,那以后每年得为朝廷进贡这类食物,这必将加重潮州府百姓的负担。

于是,他口头上答应了,但回家乡后一直搁下不予办理,还故意拖延时间,等到超过假期好久才迟迟上京去。

进献贡物那天,他怀里藏了一盘松果,并且用红丝线缚了二只田蟹,从午门外边牵边赶,闹了半天才到达殿前。嘉靖帝见他这副模样,问道:“爱卿为何来迟?”陈北科说:“启奏万岁,膏蟹此物必须鲜活的才可烹食,如果死了就不可食用。臣为了保住活膏蟹,一路是赶蟹上京,以致误了期限。因路途遥远,膏蟹经不住跋涉,几百只膏蟹,现在只剩下这二只活着,而且越走越瘦小了。乞望我主恕罪、恕罪。”紧接着,又奉上一盘松果,奏道:“这荔枝乃岭南名产,玉液多津,香甜可口。然臣闻晏子有'桔生淮南,枳生淮北’之说,这荔枝到了北方便变得又硬又涩,难以入口。”嘉靖皇帝拿起荔枝,刚咬了一口,不仅硬、涩、苦,又带松香的臭味,一连吐了好几口唾液;又望着那两只小得可怜的田蟹,很不满意地说:“潮州的荔枝、膏蟹,从此免了。”陈北科立即跪下叩头道:“谢主隆恩!”

(8)贵屿街路棚

明嘉靖十年(1531年),陈北科获“恩准回梓”(即告老回乡)。据史料记载,北科回乡时,官船驶至练江村前登岸,船上杂役抬上五只大箱子,乡邻以为北科当了大官,是发财归来了。回到家里时,陈北科当众打开箱子,里面竟然全都是书画作品。

后来,为了让众乡亲都能观赏到这些书画佳作,陈北科便把全部书画作品悬挂于贵屿最繁华街道的商店门顶,街路上面搭上白布遮阳,夜晚两旁配上大灯笼,这种沿街的书画展览,当地人称为“街路棚”。消息像春风一样,传遍邻近乡里,一时间,前往观赏者成千上万,有走路来的,有坐轿来的,也有驾小船从练江上来的。小街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年年如是,为期三日的“街路棚”书画展览也延续至今。

如今,贵屿街路棚被誉为天下第一街。2014年,已被批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9)计抗徭役

相传陈北科告老还乡后,乡亲们纷纷向他诉说地方上徭役很重,比如每年潮阳县都得派出大批民工前往潮州参加修治“竹竿山”的水利工程,尤其是官府还要乘机敲诈勒索,弄得百姓怨声载道,叫苦连天。

这一年,陈北科心生一计,吩咐知县不要派出民工,而他自己则邀了几位老人,带领一群儿童挑着工具去竹竿山。

潮州知府得知潮阳县上竹竿山工地的人全是老弱之辈,大为恼怒,遂亲自前往交涉。知府出门,鸣锣摆道,好不威风。陈北科率领了众父老和孩童上前迎接。知府见陈北科亲自上工地,不敢怠慢,连忙下轿施礼说:“国舅爷为何亲自来竹竿山?”

北科说:“府尊大人有所不知,因连年来潮阳县龟头海发生隙崩为害极大,全部壮丁都出动参加堵塞隙口的工程,只剩下老弱在家,今因官府催迫甚紧,老朽虽手无缚鸡之力,但不敢不前来,万望府尊大人见谅、见谅。”

知府见他们老的老、幼的幼,实在不成样子,便说:“竹竿山工程再紧,国舅爷您老人家也不必亲自来。”

陈北科乘势称谢道:“承蒙府尊美意,潮阳县今后就不再派人来修竹竿山了。”说罢立即传命众人回县。知府目瞪瞪地望着他们回去,不敢阻挡。从此,潮阳县就不用再派工上竹竿山了。

(10)赴宴席

陈北科任湖广佥事时,曾在家乡居住两年,期间普宁有一大商人跟他很要好,乔迁新居,摆桌请亲戚朋友前来赴宴,陈北科也在其中。当时,参加宴席的还有一位新科举人,因北科赴宴时并无鸣锣开道而是带二家丁徒步前往,外人并不知道他的来历。主人则安排北科坐宴席主桌的大位,新科举人及主人在两旁,新科举人心想:这普通小民敢来坐这大位。就问北科:“先生至今有几次是坐大位?北科则答:三次,一是我中了秀才父母设桌请我,二是我中举人时先生请我,三是我上京认姐后皇帝设宴请我。新科举人听后立刻借故离开主桌。

后来,新科举人多方打听得知当时与其在主桌同坐之人乃当朝国舅、湖广佥事陈北科。这新科举人受北科的为人简朴所影响,此后再也不敢自以为是。

(11)宴乡绅

潮汕民间流传着一句咒骂官员鱼肉乡民、大吃大喝挥霍公款的俗语叫“食屎食尿”,据说这个俗语是出自陈北科之口而传播的。

陈北科性格诙谐,不拘小节,却又爱僧分明,不入俗流。他对乡里的乡绅豪强和村外河边码头官商船主坑害百姓的行为很不满,加之豪绅们常常埋怨堂堂国舅爷从未宴请过他们一次,他就成竹在胸,想一箭双雕教训这群人。

一天夜里,陈北科让孙子到停泊码头的商船甲板上小便,船主一见,不知是谁就破口大骂,其他商船的人也一齐涌上来,有的动手要打他,有的说要推他落水。陈北科说:“官司不如屎尿紧,你们打我何来?”大家听声看人,才知是国舅爷,一惊非小!“你们连我这国舅爷也敢打,真是目无朝廷,反了,反了!”众人怕惹大祸,便同北科私了,谈妥由各船主合资联办几桌酒席,于隔天中午在陈氏祖祠宴请众乡绅。

席间并没有看见国舅到来,宴客之事全由管家料理。将散席时,陈北科才姗姗而来,对众乡绅说:“你们知道我这些酒席的来历吗?那是我孙子放屎撒尿换来的,大家吃的是什么,便可想而知了。”祠堂外有群众起哄说:“食屎食尿呀!”“食屎食尿”一语便这样传开了。

(12)与周不错

陈北科告老还乡后,一天,翁万达的夫人来求见,说是翁万达在朝为官时因秉公执法与侯天来家结下仇结,如今新任潮州知府侯天来要假公济私来害翁家,请求陈北科消灾解围。陈北科同情翁家,但苦无良策,整天在家中闷坐,恰好瞎子周不错在府外敲铃招卜,陈北科本不信命卜,听到周不错招摇过市,就命人呼唤他进来,以求开心。周不错不知此家是陈北科府第,信口开河说陈北科有铁锁之厄。陈北科大怒反问周不错:“那你自己有什么厄运?”周不错知道自己失口,忙说:“小人也有厄,幸有贵人相救。”陈北科觉得好笑。命家人将周不错锁于贵屿大桥下,看看当潮涨时,有谁去救他。眼看水位渐涨,周不错大声呼救,正好陈北科的堂兄陈南科路过,以为是谁搞恶作剧,忙将周不错救起。

陈北科原想戏弄周不错,却触悟起解救翁家的对策。第二天,他乔装到潮州府,在大街上故意冲撞新任知府侯天来,侯天来不认识陈北科,命差役用铁索将陈北科捆缚,按当时朝廷惯例,当朝要人被缉,龙头炮便连天响至京城。龙头炮一响,侯天来大惊,一打听,才知锁了国舅爷,连忙哀求陈北科谅解。陈北科不允,坚持要同上金銮殿,侯天来知道事情弄大了对自己不利,苦苦请求陈北科相救。陈北科大声说:“小子有眼不识泰山,若依我三件事,此案不究”。侯天来满口答应。陈北科提出三个条件:一是立碑向潮州父老反省,二是不私报翁家前仇,三是赠送一块牌匾给周不错,牌匾要大书“潮州名卜”四个大字。鉴于陈北科的威望和声名,侯天来只得照办这三件事。一场风波平息了。

(13)吟诗谏民情、抒情怀

传说明嘉靖十一年潮汕地区逢大旱,灾情严重,寸草不生,民生无计。当时皇帝派遣钦差大臣来潮州府视察旱情,那钦差与陈北科曾同朝为官,便来贵屿拜访陈北科。当时,陈北科并无过多准备,只是一人站在桥头等钦差来。见到钦差时,寒暄几句后便高声吟诵自己创作的二首诗。一首是《前题》,一首是《祈雨》。这二首诗也是陈北科留给后世诗作中至今流传最广的。

《 前 题 》

灵威恒著万年容,

香火于今尚热红。

死节睢阳人有几,

效忠唐室世难同。

云雷百战须眉吐,

安史千军瘴疠空。

古庙已昭山麓上,

不辞杯酒釂英风。

在《前题》这首诗中,陈北科借怀念唐代忠臣张巡、许远睢阳为国捐躯的事,抒发了自己忧国忧民的情怀。

《 祈 雨 》

春行冬令夏行秋,

田禾枯焦黎庶忧。

玉帝若念凡间苦,

喜降甘霖志方遒。

《祈雨》这首诗,意在让钦差明白潮州府之旱情,希望钦差回朝复命时能让皇帝多关心潮州民间疾苦。

(14)云游田野

民间有一传说,说是陈北科因在朝为官二十载一直刚正不阿,得罪了朝内许多宦官,这些人时时都想除掉陈北科,以报心头之恨。陈北科告老还乡后,那些宦官仍然想置他于死地,不想放过他,便一直向皇帝进谏,诬陷陈北科居乡不法,为非作歹,为害乡民,要求皇帝要将他绳之以法。这或许就是后世为何有些文献的记载说陈北科是一个不法小人的原因吧。

明嘉靖十二年,有钦差来潮州视察,顺便到贵屿拜访陈北科,据说在与陈北科交谈中有说到当时朝内有些官员要灭他全家,要陈北科小心应对。陈北科知道这件事后,便在第二年选择“诈死”,然后带着家眷去了海陆丰。从此,他便隐名云游田野。

现如今,在海陆丰大约有陈北科子孙后代四五万人。

文章图片3

(15)有关陈北科的影视作品

1、电视剧《传奇国舅陈北科》

电视剧《传奇国舅陈北科》是潮汕地区第一部自制的大型潮语古装电视连续剧,该剧以陈北科为主线,故事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写陈北科从平民到进京当上国舅爷;第二部分写陈北科在京为官智斗奸臣、巧拒贡品与建潮汕民居的事;第三部分则是写陈北科辞官还乡后在家乡创建街路棚和解决翁侯两家冤仇的事。本剧内容穿插潮汕本土的饮食、俗语等,既填补了潮汕影视在电视剧方面的空白,同时又是第一部获得中国广电总局颁发电视剧播出许可证的潮语电视剧。

2、潮剧《陈北科传奇》系列

潮剧《陈北科传奇》系列,有《陈北科传奇之国舅爷善解两世仇》、《陈北科上京》、《陈北科认姐》、《翁万达和陈北科》等。

一个个的故事,人物形象鲜明生动,久久留在潮汕百姓的心中。陈北科的乐善好施、疾恶如仇、眷恋故土的精神,在潮汕大地继续传扬。

文章图片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