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国庆||行业记者队伍里的牛人们(之一)

 探秘桂北 2022-12-10 发布于广东

          ——邮电新闻战线特征鲜明人物印象

文/王国庆(南宁)

从1990年至2009年,我先后担任了8年多人民邮电报广西记者站的记者,期间还兼任了4年的中国集邮报驻地记者,和10年多的中国邮政报广西记者站首席记者。在这20年间,除了结识了不少人民邮电报、中国集邮报和中国邮政报的领导、编辑、记者外,还因参加会议、培训、采风等机缘,认识了很多这几家报纸的驻地记者,我跟他们中大多缘悭一面,匆匆相识,又匆匆分别,故而没留下很深印象,但在接下来笔者要隆重推出的这几位,由于我们多次在一起,又由于他们都有鲜明的特征,因此,我对他们不仅熟悉,而且还在脑海里刻下了深深的印记,每当我回忆起我的记者生涯的时候,他们都会像不速之客一样闯进我的思绪中,成为我无法通过、也无法绕开的峭壁奇峰,并因此而丰富我的精神世界,温暖我的人生情感,唤起我人生诸多难忘的记忆。

           刘越——新闻战线上的拼命三郎

刘越,上个世纪90年代初起人民邮电报辽宁记者站首席记者。当时,在整个邮电新闻队伍里,谁听到刘越的名字,都会有如雷贯耳的感觉,这不仅因为他的稿子写得好,得奖多,而且还因为他写稿写得特别多。每回看人民邮电报的记者通讯,我们总能发现,写稿数量最多的都是他——每天一篇或两三篇,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由于勤奋和业绩突出,他曾获得中国新闻奖的最高奖——范长江新闻奖提名。

1992年10月,人民邮电报在福建福州召开全国邮电记者会议,我和同事黄祯光一同前去赴会。会议召开的地点是福建邮电宾馆。我们到达福建邮电宾馆的时候,已经是下午5点多钟。我们刚刚走进宾馆,会议主办负责人就通知我们赶紧放好行李,然后抓紧时间吃晚饭,吃完后去医院帮忙服侍刘越。

一听说要到医院去服侍刘越,我和黄祯光顿时惊讶不已,忙问:“刘越怎么了?” 会议主办负责人告诉我们:“刘越吃晚饭时喝了点酒,因为吃过晚饭就马上洗澡,结果在浴室摔了一跤,头部磕在浴盆上造成严重淤血,生命垂危,正在医院抢救,急需人员照看。你们先来,希望你们发扬互助友爱的精神,帮我们照顾一下,有问题吗?”“没有!”我和黄祯光爽快地答应了。

我们简单地吃完晚饭后,就在会议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走进了刘越住进的福州市人民医院。当我们踏进他一人独住的病房时,我们很难把眼前躺在病床上的刘越跟在此之前听说的那个在邮电新闻战线叱咤风云的刘越统一起来,只见他虽未到不惑之年(我们打听到他是1955年生人),可是由于用脑过度的缘故,头发已基本掉光;由于淤血,他的头部和脸上颜色有些发黑;嘴里在嘟嘟囔囔说着胡话;对来人一概没有反应。此情此景,我们看了顿时不免为之神伤:曾经的邮电新闻战线的风云人物,怎么会落到如此悲凉的地步?!伤感归伤感,但我们没忘了自己是来干什么的,我们在做了短暂的观察和感慨之后,二话不说,挽起袖子就忙活起来。

我们给刘越喂水,擦汗,换汗湿、尿湿的衣裤,一直忙到深夜零点过后,直到有其他会议代表前来替换我们,我们才返回宾馆。

第二天一早,我们听说福建省邮电管理局请了号称福州第一刀的脑外科医生当晚就给刘越做了手术,并且由于手术及时,他因此远离了死神。听到这个消息,我们无不由衷地为他感到高兴。

让我们万万想不到的是,半年之后,刘越又回到了他此前发稿、见报的巅峰状态,他用他顽强的意志和不懈的努力告诉我们:刘越还是以前的刘越,邮电新闻战线的第一把交椅仍旧还是他刘越的!

(照片为敝人与刘越在新疆天山合影)

肖然||笔架山

坡度||虚构

無梦||庆解封

王滋文||欣观《全州历史文化丛书》第三版发行视频感怀

王国庆||致敬,我的仍在邮政新闻战线顽强拼搏的记者同行们(6)

金素洁||红尘只是一场历练修行,最好的最后是回报

坡度||废话连篇(5)

宾泽文||布衣御史(长篇历史故事46) 捐资办学

寄小文组稿||《大众文苑》“轻烟湿透半城花”集咏专辑
周瑜出上联嘲笑黄月英长得丑,诸葛亮的下联让周瑜尴尬无比

苏斌||露天电影

叶兰||微小的美好亦动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