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法《万物静观皆自得,人生宁静方致远》

 齐贞俭书法专柜 2022-12-11 发布于北京

书法《万物静观皆自得,人生宁静方致远》

     我理解这句话的主要意思是:只有平心静气的观察万物,那么才会发现这个世界的一切东西都是值得我们学习认识的,人这一生也只有宁静、平静、安静下来,有一个看淡一切,尤其是名利、金钱、荣辱等的心态,才能够走得稳、行得远,到达那个伟大而美好的目的地。这句话中“静观”一词,可谓是这句话的核心,因为“静观”是指一种智慧的思维方式,是宁静、安静、平静的一种姿态,还是一种全面的、辩证的、一分为二的看待观察事物的方法,只有静观才能帮助我们从事物的现象到本质、内在的联系和规律去正确认识看待事物的发展走向、规律,这样才能帮助我们解决在生活、工作、学习上遇到的棘手的问题。

   

       一个懂得如何“静观”的人,往往是最后的成功者或是胜利者。是啊!我们休闲之余之所以能够做到办事从容顺利,关键的原因是我们做到的冷静的观察事物,在观察的过程中或观察之后,都会得到对事物的正确或全面的认识和了解,明白了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和走向,这样,我们就会很容易拿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及办法,所以,静观就成了做事的前提和关键。这里的静观之所以称之为关键,很重要的理由是我们用心观察了事物,那么就会在世间万物中获取不同的乐趣,同时也在万物中会发现许多不同的道理。

    《大学》中有言: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静,是我们修身养性的关键,同时也是我们为人处世的奥秘。其实,冷静、理智、沉着才是真正的智慧,那些妙计锦囊唯有在冷静中才会发挥出来。我们常见的诸葛亮的“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还有庄子说的:道生于安静,德生于卑退;福生于清俭,命生于和畅。这些都说明了世人的智慧、道德都是从安静中而来,一个人的德行越高也就越谦卑有礼。

     有不少人很喜欢静观“两字,为此,多让书家书写装裱悬挂于客厅、办公室以提醒自己时刻要有宁静、平静之心观察事物,因为,懂得静观,才会活得清醒、透彻。

     在当今社会,激烈的竞争和快节奏的生活,使得许多人增强了追求物质生活的欲望,从而也增加了人们无形的思想、生活和精神压力,因而,以一些人的心态浮躁了起来。俗话说:浮躁是败事之源,宁静是成事之本。只有胸怀静气才能保持清醒的头,才能鉴天地之精微,察万物之规律,也才能遇事从容不迫,举重若轻,以静制动。

相关链接:
《祷以恒切,盼以喜乐,苦以坚忍,必有所得》
《小事心不慢,大事心不畏,有事心不乱,无事心不空》
《心收静里寻真乐,眼放长空得大观》
《烦恼来自攀比,心静缘于知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