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周一曲【视频赏析】:描写月光最传神的德彪西的《月光》

 木木木木木木桔 2022-12-11 发布于四川
音乐史上描写月光最传神的钢琴曲——德彪西的《月光》
图片
编者按

音乐是发自人类灵魂的声音,是人类触摸世界最经典的语言。音乐能荡涤心灵,共振灵魂,净化思想,陶冶情操。音乐能缓解情绪,抚平心灵创伤。音乐是世界上最奇妙的艺术,具有强烈而直接的感染力。19世纪美国作家爱伦坡曾言:“任何美的东西一旦达到极致,都会使敏感的灵魂怆然涕下”。

然而音乐是一门抽象的艺术,尤其是西方古典音乐,它不像绘画和建筑那么直观,因而欣赏起来有一定的门槛。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追求艺术美的要求也越来越强烈,古典音乐这门高雅的艺术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

为此我们请对西方古典音乐颇有造诣的蔡茂生先生以“每周一曲”边播放边赏析的方式,把这些大师最好的作品用通俗的语言系统地介绍给大家,按照钢琴独奏曲、钢琴和提琴协奏曲、弦乐四重奏和交响曲等不同题材的序列发布,今天我们一起来赏析德彪西的《月光》,请注意视频里的文字介绍。


克劳德·德彪西(ClaudeDebussy,1862年—1918年,又译克劳狄·德布西)法国作曲家,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欧洲音乐界颇具影响的作曲家,同时也是近代“印象主义”音乐的鼻祖,对欧美各国的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每周一曲
图片
图片

(法国作曲家 德彪西)

德彪西生于商人家庭,家里并无音乐基因。十一岁进入巴黎音乐学院,德彪西在音乐学院学习时,就显露出是一个富有创新精神的学生,他在自己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始终有一种打破陈规、探索新领域的强烈愿望。为了寻求一种新的音响组合,他常常弹奏不和谐和弦,全然不按照传统规则。为此,他常常遭到教师们的责备。

1880年,德彪西担任了柴可夫斯基的经济赞助人——梅克夫人的家庭钢琴师。这个机会使他受益匪浅,他由此开始接触到许多俄国音乐大师的作品,特别是穆索尔斯基的作品。这位大师的极富特色的新颖和声,对年轻的德彪西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为他后来所开创的“印象主义”音乐奠定了基础。

1884年,德彪西以大合唱《浪子》荣获“罗马大奖”,前往意大利罗马留学四年。1890年以后,德彪西和象征派诗人马拉美结识,他加入了以马拉美为首的巴黎文艺沙龙。在这里,德彪西结识了许多青年艺术家,经常参加他们的艺术讨论聚会,这些艺术家们的一些全新的艺术观点和思想深深地影响着德彪西。他开始欣赏他们的诗,并为这些诗歌谱曲。这时,他的音乐已开始带有“印象主义”色彩,并逐渐发展成为他最后总的艺术风格。

生前的最后十年,是德彪西艺术颠峰的时期,许多伟大的代表作陆续完成,自成一派而闻名世界,也经常在欧洲各国演奏与指挥自己的作品。至50岁起,被癌症所困,身体日渐衰弱。1918年3月25日,德彪西因癌症在巴黎的家中去世。

德彪西的作品不是特别多,代表作有歌剧《佩丽阿斯和梅丽桑德》、神剧《圣塞巴斯蒂安之殉难》、管弦乐《牧神午后》、《夜曲三首》、《大海》、《意像集》、钢琴曲《前奏曲集》、《练习曲集》、三组《意象集》、《版画》、《儿童之角》、弦乐四重奏、竖琴长笛中提琴奏鸣曲、小提琴奏鸣曲、大提琴奏鸣曲等。

德彪西的音乐和传统的古典主义音乐相去甚远。在他的作品中已看不到古典主义音乐的严谨结构、深刻的思想性和逻辑性,也看不到浪漫主义音乐的丰富情感,取而代之的则是奇异的幻想因素、朦胧的感觉和神奇莫测的色彩。他的和声细腻、繁复,配器新奇而富有色彩,旋律略带冷漠飘忽的感觉,这都是古典主义音乐和浪漫主义音乐所不具备的。他的音乐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尤其是他那独特的“印象主义”风格,对二十世纪现代音乐起到了直接影响作用。因此德彪西又往往被认为是二十世纪现代音乐的开创人物。

德彪西最著名的曲子是创作于1890年的钢琴曲《月光》,选自《贝尔加莫组曲》。这是德彪西印象主义音乐风格成熟前的一个过渡作品,已经初步带有印象主义特征,但仍然带有一丝浪漫主义色彩,以及更多的表现主义的特点。它是德彪西最受欢迎的一个作品,经常单独演奏,以至于人们都已经忘记其出处了。

有人说《贝尔加莫组曲》的名字来自意大利的北部山城贝尔加莫,其实它的创作灵感来自于法国印象派诗人保罗·魏尔伦创作于1869年的法语诗歌《月光》。诗歌中第二句有“去参加欢畅的假面舞和贝尔加莫舞”,组曲因而得名。 


每周一曲
图片
图片

《月光》以轻柔的笔触、恬淡的色调、诗意的柔情以及优美的和声,绘声绘色地勾画出一幅夜色茫茫,诗人望月咏怀的绝妙图画,塑造出丰富而优美的音乐形象,整个曲子笼罩在飘忽不定、万般闪烁的气氛之中。

在这支曲子里,作曲家并没有用眼花缭乱的炫技,而是用了一种较为淡雅的手笔,温柔且安静地表现了一个令人陶醉的美丽月夜,没有缓慢的回旋,跌宕的上升,有的只是倾泻下来的万顷恬然而柔美的银色月光,犹如置身于画中。

曲子结构上采用了复三段式,第一段主题和前文介绍的肖邦夜曲第二号非常相似。这里音乐犹如晶莹透明的喷泉喷向月光笼罩的空中,然后在主音和属音的交替中恢复平静,主题在这个背景上伸展开来,宽广而富有表情。月光飘洒在平滑如镜的水面上,产生了波光粼粼的反光。

乐曲中段采用分解和弦伴奏,似乎是在描绘月光穿过清风徐徐吹动的树枝,树叶发出沙沙的响声,给人一种动感,和头尾两段的静谧形成对比。第三段又回到第一段主题,音型有所变化。尾声采用宁静的曲调和分解和弦,将两段内容结合起来,把月光下缥缈如梦的意境描绘得更富有诗意。

这首曲子细腻、精致而充满浪漫色彩的和声描绘,以变幻无常的节奏音型处理,别具一格,充分说明了《月光》所带来的迷人意境。作曲家采用柔美纯净的和声丰富的钢琴织体,描绘了幽暗的 想 月光透过轻轻浮动的云,影影绰绰地洒在平静的水面上,把灵艳的月光泻洒下的冰一样的银辉展现得淋漓尽致。

人们对王维的诗曾有过这样的评价: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借用这一评价,德彪西的这个作品可以当之无愧地称“曲中有画,画中有曲”了。然而,要做到这一步又谈何容易:曲是流动的时空,画是凝固的瞬景。历史上只有德彪西做到了这点,再也没有其他人能用音乐把月光描写得如此传神。之前贝多芬的《第十四号奏鸣曲》虽然被称为《月光》,但它并非直接写景,而是描写一种情感。

(德彪西 - 《月光》)

(作者:蔡茂生,旅居意大利,长期从事对西方古典音乐的赏析、评论和普及工作,对大师名曲颇有造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