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0643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地理(江苏卷) word版
2022-12-11 | 阅:  转:  |  分享 
  
2010高考江苏卷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l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台题目要求的。

2010年3月以来,北大西洋极圈附近的冰岛发生大规模火山喷发.火山灰蔓延欧洲航空业蒙受重大损失。图l为火山喷发图片。回答l~2题。



1.导致冰岛火山灰蔓延到欧洲上空的气压带和气流是

A.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

B.副极地低气压带和西风

C.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北风

D.副极地低气压带和东北风

2.这些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A.大气圈水啊、生物圈岩石圈

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啊

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图2为6月22日与l2月22日地球表面四地正午太阳高度。读图回答3—4题。3.四地按地球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列.依次是

A.甲、乙、丙、丁

B.乙、丙、丁、甲

C.丙、丁、甲、乙

D.丁、甲、乙、丙

4.四地自北向南捧列依次是

A.甲、乙、丙、丁 B.甲、丙、丁、乙

C.丁、乙、丙、甲 D.甲、丙、乙、丁

2010年1月海地发生7.3级地震,几十万人遇难;同2月.智利发生8.8级地震,数百人丧生。图3为两次大

5—6题。

5.两次大地震

A.震中都位于太平洋沿岸

B.震中都位于两大板块交界处

.能量源自地球内部

D.遇难人数的多少取决于震级的大小

6.图中甲、乙两区农业发展条件的相同点是

A.地域狭小,耕地规模小

B.终年光照充足

C.雨热同期

D.全年降水分配均匀

范围示意图,图5为某地年内各月气温变化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回答7~8题。



7.世界1月平均气温1022℃范围在南半球大陆西岸海域明显变宽.主要原因是

A.受寒、暖流共同影响 B.受暖流影响

C.受寒流影响D.受陆地影响

8.甲、乙、丙、丁四地中,气温和降水特征与图5所示信息相符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图6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9I0题。9.甲河与乙河的分水(脊)线是

A.KLOP线

B.KMOP线

C.KMNQ线

D.KRQ线

10.拟在K点与T点之选择起伏较平缓的路线.修建供拖

拉机通行的道路.合理的路线是

A.KRQFF线

B.KMNQPT线

C.KLOPT线

D.KT线

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于5月1日正式开园.会期l84天。图7为我国部地区一1示意图。回答ll12题。11.据图7.下列关于世博会期影响上海的天气系统及上海的天气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5月和7月主要受冷锋影响,狂风暴雨

B.6月和lO月主要受暖锋影响,阴雨连绵

c.7月和8月主要受副高控制,高温少雨

D.9月和1O月主要受反气旋控制,寒冷干燥

12.小亮计划参观世博园中多个国家馆.为设计合理的线路,最宜

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地理信息系统

B.遥感

C.全球定位系统

D.数字地球

图8为我国某城市工业、商业和居住用地比例时空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l3l4题。13.曲线、②、③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符合一般城市三类用地时空变化特点的是 A.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商业用地

B.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

.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

D。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

14.2005年与l990年相比,距市中心12千米处

A.工业用地比例增加.居住用地比例减小

B.工业用地比例增加.商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

c.居住用地比例减小,工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

D.居住用地比例减小.商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

图9为三个城市圈20世纪不同年代人口增长示意图。读图回答l5l6题。



15.下列选项最符合“高出生率、低死亡、高自然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特点的是A.乙城市圈70年代 B.乙城市80年代

.甲城市圈90年代D.丙城市圈90年代

16.人口迁移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城市化过程。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乙城市圈60年代城市化速度快、水平商

B.乙城市圈90年代城市化速度慢、水平低

C.丙城市圈90年代城市化速度快、水平高

D.90年代与丙城市圈相比甲城市圈城市化速度快、水平较低

图l0为我国某地区农业科技园区循环经济模式圈。读图回答l7一l8题。



17.①、、③、④、⑤的含义符合该循环系统的是

A.种苗培育、饲料加工、排放、废弃物、饲料

B.水窖集雨、饲料加工、供暖、废弃物、肥料

C.种苗培育、水窖集雨、净化、废气、饲料

D.水窖集雨、饲料加工、供暖、肥料、废弃物

8.该园区农业生产的特点 A.小农经营 B.集约化程度低 C.商品率高 D.科技水平低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选两项且全选对者得3分.选错、少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图11为我国某山体不同坡向垂直带谱示意图。某校地理兴趣小组通过对该山体垂直带l9~20题。



19.关于垂直带谱的看法.正确的是

A.东坡、南坡的带谱比北坡、西坡复杂.是因为山麓地 面高度不同

B.西坡的高山灌丛草甸带比东坡的高而窄.是因为西 坡比较湿润

C.北坡积雪冰川带的下限比南坡低是坡向造成的

D.东坡积雪冰川带的下限比西坡低是地形造成的

20.对山体位置的判断,正确的是

A.地处南方湿润地区

B.地处西北干旱地区

C.位于湿润河谷一侧

D.位于干热河谷一侧

2010年3、4月间.我国西南数省遭遇大早。而新疆堆吾尔自治区阿勒泰部分地区却在准21~22题21.西南地区发生旱灾的主要原因有

A.属于湿润地区,农业用水量过大 B.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

C.属于干旱地区,水资源不足 D.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蒸发量大22.阿勒泰部分地区洪水的形成原因及应对措施有

A.暴雨引发洪水.建立预警系统 B.雨季降水形成洪水.修建水库

C.积雪融化引发洪水.疏浚河道 D.来自上游的洪水.修堤筑坝

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导致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图l2为地球23~24题。

23.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导致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增强。下列数字所示环节与大气保温作用直接相关的有

A.① B.② C.③ D.④

24.全球气候变化会对粮食生产产生较大影响.其主要原因是

A.作物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B.旱涝灾害增多

C.某些物种灭绝 D.土壤肥力下降

图l3为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2526题。



25.图中箭头所示的生产要素及其流动方向.符合区际关系的是

A.①为资金 B.为技术 .③为劳动力 D.④为原料

26.关于两区域同产业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A.欠发达地区应全面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以促进区域发展

B.发达地区应将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到欠发达地区.以降低生产成本

.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逐步转移第二产业.有利于两区域的产业结构优化

D.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利于促进欠发达地区城市化



二、综合题:本大题分必做题(第27题第29题)和选做题(第30题).共计60分。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图l4为青藏高原降水量分布图,图5为青藏高原地形剖面示意圈。

材料二青藏高原一般海拔在4500米以上.空气稀薄.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一般在一4℃以下.高原上多山地冰川,是多条大河的发源地,植被以高寒荒漠为主.局部地区有高寒草原。东南边缘海拔较低的河谷中四季温暖.降水较多。



(1)高原东南部适宜发展河谷农业。其有利条件是 ▲ 。高原北部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是▲ .若过度发展可能带来的问题是▲ 。(6分)

(2)高原北部可开发利用的主要能源是▲ 。东南部水能资源丰富其原因是▲ 。 (4分)

(3)我国在高原东部建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三江”是指▲ 、▲ 和澜沧江.建立该保护区的目的是▲ 。(4分)

28.图l6为1990年和2006年我国原油进口来源地结构图.图l7为2006年各地区原油生产、 原油加工和乙烯生产产量占全(14分)



图l6所列家中与1990年相比2006年新增的石油进口国中比重最大的三个国家依次是▲ 、 ▲ 和 ▲ 。 (3分)

(2)为保障我国石油供应安全应采取哪些措施?(4分)

国外方面: ▲ 。 国内方面: ▲ 。

(3)图l7原油生产比重明显大于原油加工比重的地区有▲ ,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原油加工比重大的主导因素是 ▲ 华东地区原油加工、乙烯生产比重大的主导因素是▲ 。(3分)石化工业园是由石油化学工业企业集聚而▲ 和▲ 。(4分)29.表l为珠江、淮河流域有关数据对比表。读表并回答问题。(12分)

※为2005年数据

(1)淮河流域面积约为珠江流域的而总量却不足江的其主要原因是 ▲ 。(2分)

(2)淮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率远高于珠江流域的主要原因是 ▲ 。(2分)

(3)珠江中下游地区夏秋季节多突发性暴雨洪水,主要原因是 ▲ ;冬季河口处常受海水人侵的威胁,主要原因是 ▲ 。(4分)

(4)淮河流域7、8月份多洪水。主要气候原因是 ▲ 。(2分)

(5)珠江、淮河流域的耕地面积分别约为480万公顷和l200万公顷。若两流域单位面积耕地的农业污染量相当根据耕地面积和径流总最的对比关系,的程度约为珠江的 ▲ 倍(取整数)。(2分)30.【选做题】本题包括A、B小题,请选定其中两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多做则按作答的前两题评分。

A.[海洋地理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2010年4月20日位于墨西哥湾的一座海上钻井平台起火爆炸,导致约1600米深处油造成严重的海洋污染。由于天气恶劣等原因虽然有关方面采取多种措施污染蔓延但效果均不好。随即南部4州进入急状态,并宣布在海域禁。有关专还心油可能“侵入”西洋向欧洲沿海。l8为墨西哥湾图。



()该钻井平台所在地的海底地形类型是 ▲ 其形态特点是 ▲ 。(2分)

(2)该海域石油污染难以控制的主要原因是 ▲ 和 ▲ 。(2分)

南部4州进入紧急状态的原因是当时该海域风向为 ▲ 易造成石油污染向海岸蔓延(2分)(4)这次石油污染导致严重的 ▲ 灾难,宣布禁捕是因为 ▲ 。(2分)

(5)如果浮油“侵入”大西洋,它将随 ▲ 、 ▲ (洋)漂向欧洲沿海。(2分)【城乡规划】图l9为某区域城镇发展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从图l9a到19该区域城镇发展的特点有 ▲ 和 ▲ 。(4分) 该区域城镇联系的主要方式是 ▲ 。(2分)

今后,城镇发展可能沿 ▲ (AB、AC、AD)方向最快。(2分)

区域城镇发展过程中,在土地利用方面可能出现的主要问题是 ▲ 。(2分)

C.【旅游地理】麋鹿生态旅游区位于盐城国家海洋湿地保护区。图20为麋鹿生态旅游区江苏省内游客数量变化图。据此回答问题。(10分)

(1)根据旅游资源的分类,湿地属于 ▲ 其旅游价值有 ▲ 、 ▲ 和 ▲ 。 (4分)

(2)麋鹿生态旅游区省内游客数量的变化特点是 ▲ ,其主要影响因素有 ▲ 。 (4分)

(3)生态旅游区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将 ▲ 作为首要任务。(2分)

D.【环境保护】21为生态系统中的硫循环示意图,图22为我国三省原煤生产量、煤炭消费量和二氧化排放量柱状图。读图回答问题。(10分)

大气中的硫主要来源于 ▲ 、 ▲ 和 ▲ 。(3分)

影响图示省区二氧化硫排放量的主要因素是 ▲ 。(2分)

我国北方二氧化硫排放量高于南方而南方的酸雨却比北方严重,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2分)

酸雨的危害有 ▲ 。(3分)

地理试题参考答案

(共分)

单项选择:本大共l小每小题2分。共36分。

1.B 2.A 3.B 4.D 5.C 6.A 7.C 8.B 9.B (5)13

30.A[海洋地理](10分)

大陆坡 坡度较陡 深海环境复杂 海上气象多变 偏南风 生态 海洋生物受到污染 墨西哥湾暖流 北大西洋暖流

B.[城乡规划(10分)

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城镇数量减少 交通运输 AC

(4)耕地减少、用地紧张

.[旅游地理(10分)

自然旅游资源 科学价值 经济价值 美学价值

总量增加,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 经济发展水平客源地距离生态观念 生态环境保护

D.[环境保护(10分)

化石燃料 无机硫 硫化物 煤炭消费量 降水

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的生长繁殖;土壤酸化影响森林和农作物的生长;危害人体健康;腐蚀建筑物































好教育云平台 高考真题第1页(共1页)







献花(0)
+1
(本文系昵称6917986...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