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前度刘郎今又来

 文苑折枝 2022-12-11 发布于江西

——古诗鉴赏考什么


  

  

  

第二课009--0034

考情报告

2011年高考全国各省市18套考卷古代诗歌鉴赏题考点分布

序号

 

   

体裁

朝代

作者

分值

考查内容

 1

全国卷

关河令

宋词

周邦彦

8

①诗歌线索;

②表达的思想感情。

2.

全国新课标卷

春日秦国怀古

唐诗

周朴

11

①表达思想感情;

②如何处理情与景关系。

3

北京卷

示秬秸

宋诗

张耒

17

①赏析诗序、诗歌形象、题旨;

②赏析写景与叙事的特点;

③就诗的教育内容、方法谈感受。

4

上海卷

明月何皎皎

古体诗

东汉

无名氏

8

①判断体裁

②赏析手法、情感、布局、语言

③通过人物动作、状态、情绪表现人物情感。

5

天津卷

 

七律

南宋

华岳

8

①鉴赏诗歌语言;

②结合诗题、情感赏析名句;

③鉴赏诗歌构思技巧。

6

重庆卷

渡江

七律

张弼

6

①诗歌内容要点概括;

②赏析意象的表达作用。

7

江苏卷

春日忆李白

五律

杜甫

10

①概括诗中形象的评价;

②赏析诗中思想感情和表现手法;

③说说诗的构思脉络。

8

山东卷

咏山泉

五律

储光羲

8

①从声色、抑扬等角度赏析诗句;

②体物品性及托物言怀。

9

江西卷

清明

七律

北宋

黄庭坚

8

①赏析运用拟人、对比写景,以乐景写哀情;

②赏析诗句句子体现的思想背景。

10

四川卷

怀天经、智老、因访之

七律

南宋

陈与义

8

①概括诗歌形象;

②赏析诗句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11

广东卷

减字木兰花

宋词

北宋

苏轼

7

①赏析意象描写;

②赏析词中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12

福建卷

晓至湖上

五律

厉鹗

6

①赏析诗的思想感情;

②赏析诗歌的表达技巧。

13

浙江卷

蝶恋花·出塞

纳兰性德

7

①概括词的构思特点;②以情设问、以景作答、化抽象之情为形象之景,通过意象来委婉表达词人感情等

14

安徽卷

琅琊溪

五绝

北宋

欧阳修

8

①诗中画面、情感概括;

②从虚幻实结合角度赏析诗句。

15

湖南卷

春暮西园

七绝

高启

7

语言、形象、表达技巧、评价作品思想内容等任选一个角度赏析。

16

湖北卷

登城

望湖楼晚景

七绝

北宋

刘敞

苏轼

8

①两诗写景之异;

②两诗描写画面在结构上的用;

③赏析两诗景物特征:优美/壮美。

17

辽宁卷

题郑防画夹五首(其一)

七绝

北宋

黄庭坚

11

①赏析画面、真景及两者关系;

②对画的批评的再评价。

注:①.全国卷(贵州、云南、甘肃、内蒙古、青海、西藏、河北、广西)②全国新课标卷(陕西、海南、河南、山西、新疆、宁夏、吉林、黑龙江)

以上表中2011年高考语文17套试卷古诗鉴赏所反馈的内容,也是来年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突出有以下几点:

1、重点:①感受形象;②品味语言;③赏析技巧;④赏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者的观点态度;⑤对作品的批评的再评价。选材范围以唐、宋诗词为主,17套试卷有12套出自唐宋诗词,宋诗词多有8套题,有的省市还取材于自己省市的诗人作品,如山东、江西等,这不仅仅是巧合,与作者命题的思路有关,大抵是为弘扬地方转到文化;有的省市试题也涉及其他朝代的诗歌,如上海《明月何皎皎》,出自东汉《古诗十九首》,重庆《渡江》,出自明朝高启的作品,还有福建《晓至湖上》出自清朝厉鹗的作品,浙江《蝶恋花·出塞》出自纳兰性德的作品。但这些作者及作品并不陌生,有的在中学课本中涉及过,如高启、纳兰性德,《古诗十九首》,有的作家未见过,但所选的诗歌学生也一般能读懂。且篇幅短(五言、七言)诗居多,词只有3首,往年考过小令、元曲之类,今年不见。全国各省市选材均把握在学生能读懂的诗歌中,不在读懂诗的门槛上难为学生。分值6-17分。8分的多,从总体来看,诗歌鉴赏的分值有所增加,不少省市由原来的6分增加到8分,有的甚至增加到17分,如江苏卷10分,全国新课标卷11分,辽宁卷11分,北京卷17分。这说明,诗教已引起了重视。

2、难点:难在扣点简答上。诗歌鉴赏本来强调“意会”, 要有悟性,鉴赏诗歌需要走“进”诗人所创造的境界,需要悟性,需要共鸣性的感性燃烧。把诗歌浓缩的精华“泡”出来,把诗人提供的形象背后的情思“找”出来,把极简约表现极丰富的内涵“猜”摩出来,把不连贯的、“跳跃”性大的“补”出来。诗歌欣赏活动确切意义上说是一种具有想象特征地再体验、再创造。而作为考试,还要求把“意会”的结果“言传”出来,既要利用其开放性,“从心所欲”,找准自己体验真切地发挥;又要注意其限制性,而且要求扣点到位,叙析评结合,语言简明,具有概括能力。应该说多数的诗歌鉴赏题是朝这个方向引导的,且设题的角度小,便于切入,容易引起鉴赏的兴味,尤其是借鉴前人评点,设计再评价,既有开放性又有限制性、确定性(趋同性),也有可操作性,便于量分。这方面的能力却是学生非常欠缺的。从古诗考查反馈的成绩看,平均得分不高;从学生实际欣赏水平来看,更是不尽如人意。不少孩子从小学到高中,读了12年,连一首比较浅的古诗都读不懂,更说不上鉴赏。问题出现在哪里?这得从诗歌过程,即鉴赏的流程说起,鉴赏一首诗,一般要从读入手,考试中读只能默读或用心读,读诗句,品味语言,还有读懂题,继而感受形象,领会意境,感悟诗情,只有把诗句的大意读懂了,才谈得上鉴赏。这就需要有整体意识,学会利用所有信息,如:题目、背景、作者、注释、关键词、警策句、诗眼、章法、技法等方面,特别是隐含的信息有整体把握,从细微上把准。尤其是平常的鉴赏训练时,要注重训练过程,所选练的题应是有序、有用、有效。但由于缺乏相应的教材(诗歌鉴赏专题教例),教例怎么选,教师怎么教,学生怎样练,还不是很清晰,往往是训练带有盲目性、效益低。

3.误区:①抠一字一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生硬解读。如2011年江西卷“佳节清明桃李笑”,有的仅仅理解为桃芬李芳的春景描写,没有与下面诗句“荒芜”联系起来,不能发现“以乐写哀,倍增哀情”,即乐景写哀情的抒情特征;②积累反成谬误。如古人有折柳为赠的风习,而李白的“此夜曲中闻折柳”的“折柳”指“折柳曲”又如2011年江苏卷,要求根据前四句从哪三个方面对李白的诗作出了什么样的高度评价?有的仅凭自己所学的李白诗的大概印象,答成浪漫、飘逸、豪放③节外生枝,弄巧成拙。如2011年山东卷“咏山”,要求回答“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怎样的情怀”,其实,诗中就有“自然”“恬淡”“清高”等关键词凸现,可有的回答一些与诗无关的。其实诗歌鉴赏简答题的功夫,还在就诗论诗,不可岁随意拔高。

又来看2022年高考,全国有8套试卷,多数地方使用的是全国甲乙卷。

甲卷古诗鉴赏题。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14~15题。

          画眉鸟  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画眉禽  文同

尽日闲窗生好风,一声初听下高笼。

公庭事简人皆散,如在千岩万壑中。

14.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欧诗和文诗题目大体相同,都是以画眉鸟作为直接描写对象的咏物诗。

B.欧诗所写的画眉鸟在花木间自由飞行,文诗中的画眉鸟则在笼中饲养。

C.欧诗认为鸟笼内外的画眉鸟,其鸣叫声有差别,而文诗对此并未涉及。

D.欧诗中的“林间”与文诗中的“千岩万壑”具有大致相同的文化含意。

15.这两首诗中,画眉鸟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请简要分析。(6分)

14. C 【解析】 C.“而文诗对此并未涉及”说法错误。文诗中先说笼中的画眉鸟在窗边清风中鸣叫,初听之时,声音还是来自“高笼”之中;但等到诗人了却简单的公事,众人散尽之后,衙署清幽安静,此时再听画眉鸟的鸣声,则如同置身于“千岩万壑中”一般。因此,文诗也认为画眉鸟在“高笼”中与在山林之间的鸣声是有差别的,对此有所涉及。

15. ①欧诗托物言志,通过对比画眉鸟在不同的环境中的叫声,将画眉鸟作为寄托情怀的对象,抒发的是诗人归隐山林、挣脱羁绊、向往自由的感情。②文诗对画眉进行侧面描写,通过对比“公庭事简人皆散”前后对画眉鸟鸣声的听觉感受,衬托出了诗人高洁出尘、闲散淡泊、襟韵洒落的人物形象。

【解析】欧诗以画眉鸟为直接描写对象,托物言志,写诗人听见画眉鸟在山林繁花之间千啼百啭,才知道笼中画眉的叫声,远比不上它在山间的自由歌唱那么悦耳动听。在本诗中,诗人对画眉鸟进行正面描写,通过对比画眉鸟在“山花红紫树高低”和“锁向金笼”两种截然不同的环境中的叫声,将画眉鸟作为寄托情怀的对象,抒发的是诗人归隐山林、挣脱羁绊、向往自由的感情。文诗虽以画眉为题,但并未具体地描写画眉鸟的形象和叫声,而是进行侧面描写,重点渲染了“公庭事简人皆散”之后,初听上去仍在“高笼”中的画眉鸣声此时听起来却如同置身于“千岩万壑中”,悠远空旷,清幽寂静。本诗通过对比“公庭事简人皆散”前后对画眉鸟鸣声的听觉感受,衬托出了诗人高洁出尘、闲散淡泊、襟韵洒落的人"

乙卷卷古诗鉴赏题。

白下驿饯唐少府

王 勃

下驿穷交日,昌亭旅食年。

相知何用早?怀抱即依然。

浦楼低晚照,乡路隔风烟。

去去如何道?长安在日边。

【诗意】在南京困厄之时我们相交,感谢你长时间的款待。只要彼此相知,何必一定要早认识呢!我们心心相印,依依不舍。夕阳映照着饯别的酒楼,回乡的路被迷茫的云烟隔开。越去越远,还能说什么呢?长安远在太阳那边。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系饯行之作,送别的对象为唐少府,是诗人早年的知心好友。

B诗人与唐少府都曾有过潦倒不得志的经历,这也是他们友谊的基础。

C. 颈联中的“低”“隔”,使得饯别场景的描写有了高低远近的层次感。

D. 颔联和尾联中的问句,使语气起伏,也增添了诗作的豪迈昂扬气概。

15. 本诗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都是王勃的送别之作,但诗人排遣离愁的方法有所不同。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15.①《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直抒胸臆。“海内”两句直接表现了诗人广阔的襟怀,而“无为在技路"的“无为"既是对朋友的叮咛,也是自己排遣离悲的情怀吐露,表现出诗人志向高远,乐观豁达的特点。山借景抒情、虚实结合的手法来打情,颈联的"浦楼"两句和尾联的"去去"两句。②本诗作者点明自己与朋友都有贫困潦倒的生活经历,又有着共同的情怀理想,下新全文 一实一虚,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和担忧之情。

    解析:本涉及古诗词的抒情方法:直接抒情和间揍抒情。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题,白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等表明爱惜态度,问接打情又分为借景抒情,借物打情、借古扦情和情景交融,《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送别诗。尾联的“无为在坡路,儿女共沾巾”意为不要在盆路口上分手之时,像青年男女事样悲伤得泪湿衣襟,属于直接行情:《白下驿钱唐少府》则是将饿别场景和想象分别后的情录联取起来。“去去"是想象友人越去爸话,是用古实结合的手法扦情。

    两首诗标题虽大致相同,欧阳修的《画眉鸟》确然是咏物诗,而文同的《画眉禽》却绝然不是咏物诗。《画眉禽》主要是写作者听画眉鸟的感受,听者是主,画眉鸟是宾。咏物诗一般以自然山水、动植物、尤其是花鸟名作为诗的标题,如储光羲的《咏山泉》,王安石的《梅》《北陂杏花》,李纲的《病牛》,于谦的《石灰吟》,郑板桥的《竹石》,毛泽东、陆游同题《卜算子.咏梅》等。但反过来不一定成立,如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韩愈的《山石》,崔护的《晚鸦》,刘方平的《春雪》等,这些诗均以人为主,物为宾,描摹景观,抒发自己的感受,大致上可以归入写景抒情一类,与文同的《画眉禽》相类似

本题将本诗与学过的诗进行对比阅读鉴赏,是值得肯定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诗中王勃直抒胸臆,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来宽慰朋友,排遣离愁,乐观豁达,一洗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态。本诗排遣离愁了吗?我觉得没有。“去去如何道?长安在日边”欲言又止,欲说还休,无限离愁尽在其中。其实这样的表达也符合作者与朋友告别之时的伤感与不舍。

如果把2011年与2022年的古诗鉴赏比较;选材多是唐宋诗词,多在意象(形象)、技巧、语言、思想感情设题,分值8--11分;2022年全国甲乙卷都有一套选择题3分,主观题6分,都要求比较鉴赏。

【江西卷】

1、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8分)

 

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芜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候。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注】①此诗作于诗人被贬宜州期间。②士:指介之推,春秋时晋人。从晋文公出亡十九年,功成后拒绝做官,隐居锦山被烧死。

1)这首诗首联写抒情有什么特点?(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出“人乞祭余骄妾妇”这句话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背景?(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4.(8分)(1)运用拟人、对比的修辞手法,描写清明时节两种不同的景色,以乐景写哀情。(2)《孟子》或“齐人有一妻一妾”。表现了诗人对贤愚混杂、是非不分的世道的愤慨;表现出诗人一种无奈的超脱。

 【注释】1)桃李笑:形容桃花、李花盛开。(2)冢:坟墓。(3)蛰:动物冬眠。(4)这句诗用的是《孟子》中的一个寓言,讲的是齐人在坟墓前乞求祭品充饥,反而在其妻妾面前夸耀有富人请他喝酒。(5)这句诗用的是春秋时的一个典故。志士介子推不贪公侯富贵,宁可被火焚死也不下山做官。(6)是:对,正确。(7)蓬蒿:“茼蒿”的俗称。此指杂草。

【译文】清明时节,桃李含笑盛开,但野田荒坟却是一片凄凉,令人哀愁的景象。春雷惊天动地,惊醒了蛰伏的龙蛇,春天雨水充足,郊外原野上的草木长得很柔嫩。过去有个齐国人在坟墓前乞求祭品充饥,回家却向妻妾炫耀,说富人请他喝酒,与此相反,晋国志士介子推不贪公侯富贵,宁可被火焚死也不下山做官。悠悠千载,贤愚混杂,谁是谁非?最后都是掩埋在长满野草的荒坟中。

【赏析】

江西卷选了黄庭坚的七律《清明》赏析。切入的角度是首联抒情的特点,看似问得突兀,如果能把这首诗翻译一下,就不难发现,这是诗人触景生情之作,通篇运用对比手法,抒发了人生无常的慨叹。首联兼用拟人和对比的修辞,以清明节时桃李欢笑(拟人)与荒冢生愁构成对比,流露出对世事无情的叹息。二联笔锋一转,展现了自然界万物复苏的景象,正与后面两联的满眼蓬蒿荒丘,构成了强烈的对比。由清明扫墓想到齐人乞食,由寒食禁烟想到介子推焚死,不论贤愚,到头来都是一黄土,抒情上运用拟人、对比、以乐景写哀,就容易扣到点。第二问是赏析“人乞祭余骄妾妇”的思想背景。背景涉及得清明扫墓、齐人乞食、寒食禁烟想到介子推焚死,这些典故都是中学课本中出现过的。诗中为什么要写这些呢?这与诗人一生政治上的坎坷以及他所受的禅宗思想的浓厚影响是分不开的。在世人看来,无论智愚高低,最后都是蓬蒿一丘,作品体现了作者的鄙弃富贵的价值取向,表现出一种无奈的人生超脱,看似消极,实则愤激。

【全国卷】【适用范围】贵州、云南、甘肃、内蒙古、青海、西藏、河北、广西8省市区)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关河令 周邦彦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寒声:指秋声,如风声、落叶声、虫鸣声等。雁:古人认为雁能传书。

1)从上、下两阕的首句看,这首诗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请简要说明。

答:                                                                  

2)简要分析作者在这首词中所表现的心情。

答:                                                                 

【参考答案】1) 此词以时光的转换为线索,表现了深秋萧瑟清寒中作者因人去屋空而生的凄切孤独感。(2)作者意在写心境、写情,但主要笔墨却是写环境,而白日萧瑟清寒的环境浸透了主人公的凄清之感,夜半沉寂冷落的环境更浸润了主人公的孤独感。

【鉴赏】全国卷选了宋代周邦彦的一首词,切入的角度是线索。能成为线索的一般有时间、空间、感情、逻辑等,解读这首词,我们不难找到“时阴时晴”“变一庭凄冷”“更深人去寂静”,其中所表现的是一种“人去屋空”而生的凄切孤独感。

第二问要着眼于整体诗来解答,作者写心境、心情,往往着笔写环境透出。

周邦彦“负一代词名”之人,他的词与羁旅生涯自然浑成。此词就是这方面的重要作品。

上片写黄昏时的羁愁。开头秋阴时晴渐向”一句点明了羁旅在外的季节──秋季,时间──傍晚,天气特点──时晴时阴。肃杀的秋天常是古代文人抒发沦落、伤时、怀人、思乡情感的触媒体。或云“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曹丕《燕歌行》),或云:“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杜甫《秋兴八首》),或云:“秋月颜色水,老客志气单”(孟郊《秋怀》),故刘禹锡曰:“自古逢秋悲寂寥”(《秋词》)。词人一生仕途不畅,浮沉州县,飘零不遇,无怪《清真词》中多羁旅、离别之词,多伤秋感时之作。或云:“枫林凋晚叶,关河迥,楚客惨将归”(《风流子·秋景》)或云“绿芜凋尽台城路,殊乡又逢秋晚”(《齐天乐·秋思》)。在他笔下的秋,常是“哀柳”、“乱叶”、“啼鸦”、“孤角”等意象,而本词却以简叙之笔开章道:“秋阴时晴渐向”,这是以白描手法勾出秋天时阴时晴、阴冷、黯淡的特点,这似乎是客观事物的直叙,然而一句“变一庭凄冷”,就将词人的感情突显出来。“一庭”即满庭。着一“变”字,将“凄冷”与上句联系起来,揭示了“凄冷”之因。同时将自然与人的感受融在一起,表现了景中情。在这“凄冷”的庭院中,词人“伫听寒声”。这久久地伫立,静听寒声,可见出人之心寒、孤寂。这寒声是秋风飒飒,秋叶瑟瑟,秋雁哀鸣,这寒声加浓了羁旅“凄冷”的况味。歇拍“云深无雁影”一句,提示读者,词人不仅在满庭凄冷的环境中伫立,静听秋声,而且还在寒声中追寻那捎书的鸿雁,然而望尽云霄,只听哀鸿长泣,不见孤鸿形影。这无影的雁声更触发了词人思乡念亲之情。词人善于以雁来表达思乡之亲,如“乱叶翻鸦,惊风破雁,天角孤云缥缈”(《氐州第一·秋景》)“望一川暝霭,雁声哀怨”(风流子·秋怨)“此恨音驿难通,待凭证雁归时,带将愁去。”(《解蹀躞》)不管是哀雁、征雁、雁声、雁形都起了很好的表情作用,因此“雁”这一意象,实是因情设景也。

下片写深夜的羁愁。过片“更深人去寂静”点明旅居时间的推移。地点已由庭院转入室内,然而人还是那凄冷孤寂之人。傍晚,一人伫立庭院,听寒声阵阵,雁鸣凄厉;夜深,只身独处室内,见孤灯熠熠,形影相吊。在这难耐的羁愁中,他只能以酒消愁,然而“酒已都醒”而愁未醒,又如何消磨这漫漫长夜呢?

本词自然浑成主要表现在语言平易无雕琢,而意象鲜明,人与物、情与境,浑然融为一气。故戈载评曰:“其意淡远,其气浑厚。”(《宋七家词选序》)

【上海卷】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4-16题(8分)

明月何皎皎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衣裳。

【注】①引领:伸颈远望

14.从题材上看,这是一首五言□□诗,(1分)

15.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明月何皎皎”这一句运用了比兴手法。

B.“客行虽云乐”在诗中有以乐衬哀的效果。

C.诗人以时间推移、空间转换来谋篇布局。

D.本诗语言浅显,朴素自然,而余味无穷。

16.本诗通过一连串的动作刻画来传达思想感情,从这一角度加以赏析。(4分)

参考答案

14.(1分)古体

15.(3分)A.

16.(4分)“我”揽衣而起,出门徘徊,伸颈远望,回房落泪;这些动作写出了“我”夜不能寐的状态;流露出忧愁、孤独的情绪,表达了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动作1分;状态1分;情绪1分;情感1分)

【补充注释

①罗床帏:罗帐。②寐:入睡。③揽衣:犹言“披衣”,“穿衣”。揽,取。④旋归;回归,归家。旋,转。⑤引领:伸颈,“抬头远望”的意思。⑥裳衣:一作“衣裳”。

【赏析】如何描写人物心理,往往是小说家们醉心探讨的问题。其实,这对诗人也至关重要。我国古代抒情诗中,就有很细致很精彩的心理描写,这一篇《古诗十九首·明月何皎皎》,就突出地表现出这种艺术特点。

这首诗是写游子离愁的,诗中刻画了一个久客异乡、愁思辗转、夜不能寐的游子形象。他的乡愁是由皎皎明月引起的。更深人静,那千里与共的明月,最易勾引起羁旅人的思绪。谢庄月赋》曰:“隔千里兮共明月。”李白静夜思》曰:“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对于这首无名氏古诗中的主人公来说,同样是这种情绪。“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当他开始看到明月如此皎洁时,也许是兴奋的赞赏的。银色的清辉透过轻薄透光的罗帐,照着这位拥衾而卧的人。可是,夜已深沉,他辗转反侧,尚未入眠。不是过于耀眼的月光打扰他的睡眠,是“忧愁不能寐”。他怎么也睡不着,便索性“揽衣”而“起”,在室内“徘徊”起来。清代朱筠评曰:“神情在'徘徊’二字。”(《古诗十九首说》)的确,游子“看月”、“失眠”、“揽衣”、“起床”、“徘徊”这一连串的动作,说明他醒着的时间长,实在无法入睡;同时说明他心中忧愁很深。尤其是那“起徘徊”的情态,深刻地揭示了他内心痛苦的剧烈。

诗写到这里,写出了“忧愁不能寐”的种种情状,但究竟为什么“忧愁”:“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这是全诗的关键语,画龙点睛,点明主题。这两句虽是直说缘由,但语有余意,耐人寻味。“客行”既有“乐”,却又说“不如早旋归”,是因为实际上他乡作客,无乐而言。正如《相如歌·饮马长城窟行》所说:“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入门各自媚,谁与相为言。”然而异乡游子又欲归不归,这是和他们所处的客观现实是密切联系着的。即如此诗的作者,大概是东汉时一个无名文人吧,在他那个时代,往往为营求功名而旅食京师,却又仕途阻滞,进很两难。这两句诗正刻画出他想归而不得归无可奈何的心情,是十分真切的。清代陈祚明说得好:“客行有何乐?故言乐者,言虽乐亦不如归,况不乐乎!”(《采菽堂古诗选》)朱筠也说:“把客中苦乐思想殆遍,把苦且不提,'虽云乐’亦是'客’,'不如早旋归’之为乐也”(《古诗十九说》)他们是道出了此种凄凉味的。

作者点出这种欲归不得的处境后,下面四句又像开头四句那样,通过主人公的动作进一步表现他心灵最深层的痛苦。前面写到“揽衣起徘徊”,尚是在室内走走,但感到还是无法排遣心中的烦闷,于是他走出户外了。然而,“出户彷徨”,半夜三更,他像梦游似的,独自在月下彷徨,更有一阵孤独感袭上心头。“愁思当告谁?”正是这种“独”、这种“彷徨”的具体感受了。古乐府《悲歌》云:“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于是诗人情不自禁地向千里之外的故乡云树引领而望,可是又不可能获得“可以当归”的效果,反而引起了更大的失望。他实在受不了这种感情上的折磨了“出户”到“入房”,这一出一入,把游子心中翻腾的愁情推向顶点,以至再也禁不住“泪下沾裳衣”了。

全诗共十句,除了“客行”二句外,所描写的都是极其具体的行动,而这些行动是一个紧接着一个,是一层深似一层,细致地刻画了游子欲归不得的心理状态,手法是很高明的。清代张庚分析诗中主人公的心理发展层次说:“因'忧愁’而'不寐’,因'不寐’而'起’,因'起’而'徘徊’,因'徘徊’而'出户’,既'出户’而'彷徨’,因彷徨无告而仍'入房’,十句中层次井井,而一节紧一节,直有千回百折之势,百读不厌。”(《古诗解》)

一首短小的抒情诗,能够细致地表现如此丰富复杂的心理活动,这在我国古诗中是不多见的。俄国有一位大作家屠格涅夫,是擅长于心理描写的,但是他的心理描写,大都是对人物心理的一些说明,有时不免使人感到沉闷和厌烦。而这首古诗,却没有这个毛病,它是通过人物的自我意识活动来表现的,通过由意识而诱发的行动来表现的,具有文学的形象性。而且更把人物的心理和感情糅合在一起,富有抒情诗的特质,这种艺术经验是值得注意的。

【赏析2】这首诗是《古诗十九首》中的最后一篇。对于它的解说,文坛上历来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说认为是思妇闺中思夫之辞;一说以为是游子他乡思归之作。而我们从全诗的情调与意蕴来看,从主人公的内心独白及形象观察,前者似乎更为妥切,当是一首思妇辞

首联“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罗床帏”,是用罗绮制作的床帐。这种罗绮质地轻薄,因而睡在床上能清楚地看到窗外的明月。这是一个晴朗的夜晚,一轮皎洁的明月挂在天空,将它那银白色的辉光洒在思妇的床帐上。皓月高悬,千里同照。置身于宁静的月夜,眼望清冷的月光,最容易触动人的愁肠,更何况此时的思妇是一个人孤单单躺在床上。缕缕的柔情涌上心头,倍感孤独与寂寞,对丈夫的思念之情越发不能抑制了。在我国古典诗歌中,望月怀人,望月思乡的诗作历代不少。像人们熟悉的唐代大诗人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写的是月夜思乡。杜甫的《月夜》:“今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写的是望月怀人。在我国诗歌史上,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诗经》时代,我们的先人就发现并揭示了自然的月色与人类情感之间的感应、触发关系。《陈风·月出》开我国望月思乡怀人诗的先河,可谓这类诗的鼻祖了。“日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写的是一个男子在月明星辉的夜晚,仰望着清澈明亮的月光,思念起他热烈爱恋的一位漂亮娇美的姑娘。由于诗人把所思的女子放在月色的背景下,少女美丽的姿容与明月的清辉两者交相辉映,产生了一种朦胧的、令人着迷神往的艺术效果。遂使男子的相思之情更为迫切,忧愁烦恼不已。可想而知,我们这首诗中的思妇,触景生情,心头该是怎么的凄楚。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那月光搅动着思妇的心扉,深切的思念之情折磨得她久久不能入睡。索性揽衣下床,徘徊在空房之中。“揽衣”是牵衣或提衣的意思。因古人的衣长,走路时须用手提着而行。接下来的“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是思妇徘徊时的内心独白。“旋归”,犹言回归。她的丈夫远行在外,到底乐不乐?按理她是不清楚的,这里的“虽云乐”不过是思妇的猜想之辞,不然丈夫为什么迟迟不归呢?“早旋归”是她心底的渴望,她盼望着丈夫早早回来,结束这相思、孤寂的生活。辗转于空旷的房子里,她感到愁肠百结,忧思难遣。于是她来到了庭院:“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庭院并不比屋里好,恼人的月色照着她这个孤独的徘徊者,满腹的愁思又能向谁倾诉呢?这里的“彷徨”与“徘徊”同义,作者用“彷徨”,避免了字面上的重复。诗的尾联“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引领”原本为伸长脖子,在这里为抬头仰望。哀哀无告的思妇,只好寄情于明月了,她呆呆地仰望着月轮,希冀得到一丝的安慰,可那缠绵的忧思却有增无减,“还入房”三字,把思妇孤苦无奈的心绪,淋漓地揭示出来。回到房中,心中的苦水终于忍不住,串串泪珠沾湿了衣裳。全诗就在思妇痛苦的啜泣声中结束了,给人们留下了无限的遐想与哀思。

对于此诗,张玉在《古诗十九首赏析》中曾评到:“首四即夜景引起空闺之愁。中二申己之望归也,却从彼边揣度,'客行虽乐,不如早归’,便觉笔曲意图。末四只就出户入房,彷徨泪下,写出相思之苦,收得进而不尽。”较简洁地概括了本诗的艺术特点。这首诗艺术上最成功之处,就在于作者一开始便为思妇设下一个触人愁思的月夜环境,清冷的月光从床上、室内到庭院,始终伴随着她,这样情景相生,将思妇那孤苦无告的心理,“忧愁不能寐”的形象,渲染烘托得极为哀婉动人,收到了良好的艺术效果。(徐送迎)

【赏析3】这首诗是写游子离愁的,诗中刻画了一个久客异乡、愁思辗转、夜不能寐的游子形象。他的乡愁是由皎皎明月引起的。更深人静,那千里与共的明月,最易勾引起羁旅人的思绪。谢庄《月赋》曰:“隔千里兮共明月。”李白《静夜思》曰:“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对于这首无名氏古诗中的主人公来说,同样是这种情绪。“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当他开始看到明月如此皎洁时,也许是兴奋的赞赏的。银色的清辉透过轻薄透光的罗帐,照着这位拥衾而卧的人。可是,夜已深沉,他辗转反侧,尚未入眠。是过于耀眼的月光打扰他的睡眠吗?不,是“忧愁不能寐”。他怎么也睡不着,便索性“揽衣”而“起”,在室内“徘徊”起来。清代朱筠评曰:“神情在'徘徊’二字。”(《古诗十九首说》)的确,游子“看月”、“失眠”、“揽衣”、“起床”、“徘徊”这一连串的动作,说明他醒着的时间长,实在无法入睡;同时说明他心中忧愁很深。尤其是那“起徘徊”的情态,深刻地揭示了他内心痛苦的剧烈。

诗写到这里,写出了“忧愁不能寐”的种种情状,但究竟为什么“忧愁”呢?“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这是全诗的关键语,画龙点睛,点明主题。这两句虽是直说缘由,但语有余意,耐人寻味。“客行”既有“乐”,为何又说“不如早旋归”呢?实际上他乡作客,何乐而言。正如《相如歌·饮马长城窟行》所说:“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入门各自媚,谁与相为言。”然而异乡游子为什么欲归不归呢?这和他们所处的客观现实是密切联系着的。即如本诗的作者,大概是东汉时一个无名文人吧,在他那个时代,往往为营求功名而旅食京师,却又仕途阻滞,进很两难。这两句诗正刻画出他想归而不得归无可奈何的心情,是十分真切的。清代陈祚明说得好:“客行有何乐?故言乐者,言虽乐亦不如归,况不乐乎!”(《采菽堂古诗选》)朱筠也说:把客中苦乐思想殆遍,把苦且不提,'虽云乐’亦是'客’,'不如早旋归’之为乐也(《古诗十九说》)他们是道出了此种凄凉味的。

作者点出这种欲归不得的处境后,下面四句又像开头四句那样,通过主人公的动作进一步表现他心灵最深层的痛苦。前面写到“揽衣起徘徊”,尚是在室内走走,但感到还是无法排遣心中的烦闷,于是他走出户外了。然而,“出户彷徨”,半夜三更,他像梦游似的,独自在月下彷徨,更有一阵孤独感袭上心头。“愁思当告谁?”正是这种“独”、这种“彷徨”的具体感受了。古乐府《悲歌》云:“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于是诗人情不自禁地向千里之外的故乡云树引领而望,可是又怎能获得“可以当归”的效果呢?反而引起了更大的失望。他实在受不了这种感情上的折磨了,他又回到室内去。从“出户”到“入房”,这一出一入,把游子心中翻腾的愁情推向顶点,以至再也禁不住“泪下沾裳衣”了!全诗共十句,除了“客行”二句外,所描写的都是极其具体的行动,而这些行动是一个紧接着一个,是一层深似一层,细致地刻画了游子欲归不得的心理状态,手法是很高明的。清代张庚分析诗中主人公的心理发展层次说:“因'忧愁’而'不寐’,因'不寐’而'起’,因'起’而'徘徊’,因'徘徊’而'出户’,既'出户’而'彷徨’,因彷徨无告而仍'入房’,十句中层次井井,而一节紧一节,直有千回百折之势,百读不厌。”(《古诗解》)

一首短小的抒情诗,能够细致地表现如此丰富复杂的心理活动,这在我国古诗中是不多见的。俄国有一位大作家屠格涅夫,是擅长于心理描写的,但是他的心理描写,大都是对人物心理的一些说明,有时不免使人感到沉闷和厌烦。而我们读的这首古诗,却没有这个毛病,它是通过人物的自我意识活动来表现的,通过由意识而诱发的行动来表现的,具有文学的形象性。而且更把人物的心理和感情糅合在一起,富有抒情诗的特质,这种艺术经验是值得注意的。

【全国新课标卷】(陕西、海南、河南 山西 新疆 宁夏 吉林 黑龙江8省市区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11分)

春日秦国怀古   

荒郊一望欲消魂②,泾水萦纡③傍远村。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①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②销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③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萦纡:旋绕曲折。

8.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

答:                                                                       

9.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6分)

答:                                                                        

【参考答案】

8.表现了怀古伤今之情。诗人春日眺望泾水,不见春草,只见古碑,行客之路尽是黄沙,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看如今唐王朝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9.①触景生情;②寓情于景;③写哀景抒哀情。

【作者】周朴?—878),字见素,一作太朴,福州长乐人。【《全唐诗》作吴兴今湖州人。此从《唐才子传》】生年不详,卒于唐僖宗乾符五年。工于诗,无功名之念,隐居嵩山,寄食寺庙中当居士,常与山僧钓叟相往还。与诗僧贯休、方干、李频为诗友。周朴,唐末诗人,生性喜欢吟诗,尤其喜欢苦涩的诗风。

【译文】 

春日里遥望荒郊,看着泾水曲折地流去,环绕着远处的村落,无限愁绪从胸中升起。众多的牛马放牧,导致原上春草殆尽。耕破了田地,发现了古碑,证实了这里就是秦国故地。积雪茫茫的山峦,在黄昏中变得更加苍茫;夕阳伴着云烟,让树林变得更加昏暗。行走好几里路,还都是茫茫黄沙。太荒凉了,想想这秦地当年的繁盛,的确让人不堪回首。

【鉴赏】

《春日秦国怀古》是晚唐诗人周朴的一首作品。这是一首怀古诗。诗的前六句描绘眼前之景,后两句表达了怀古伤今之情。诗人春日眺望泾水之滨,不见春草,只见古碑,行客之路尽是黄沙,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看如今唐王朝的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这首诗在格律上用韵规范,对仗工整,在写作技巧上采用了触景生情、寓情于景、写哀景抒哀情的手法,在情感上则蕴含了一种低沉、落寞的思想情绪。

此词写羁旅孤栖的情景。全词以时光的转换为线索,表现了深秋萧瑟清寒中作者因人去屋空而生的凄切孤独感。作者意写心境、写情,但主要笔墨却是写环境,而白日萧瑟清寒的环境浸透了主人公的凄清之感,夜半沉寂冷落的环境更浸润了主人公的孤独感。

词一开篇就推出了一个阴雨连绵,偶尔放晴,却已薄暮昏暝的凄清的秋景,这实很像是物化了的旅人的心境,难得有片刻的晴朗。这样的环境中,孤独的旅客,默立客舍庭中,承受着一庭凄冷的浸润,思念着亲朋。忽然,一声长鸣隐约地从云际传来,似乎是鸿雁声声;然而,四望苍穹,暮云璧合,并无大雁的踪影。 

在极端的沉寂之中推出了过片:“更深人去寂静”,把上下片很自然地衔接起来,而且将词境更推进了一步。“人去”二字突兀而出,正写出身旅途的旅伴聚散无常,也就愈能衬托出远离亲人的凄苦。同时“人去”二字也呼应了下文孤灯、酒醒。临时的聚会酒阑人散了,只有一盏孤灯曳的微光把自己的影子投射在粉壁上。此时此刻,人非常希望自己尚酣醉之中。可悲的是,偏偏酒已都醒,清醒的人是最难熬过漫漫长夜的,旅思乡愁一并袭来,此情此景,难以忍受。这首词全无作者惯有的艳丽之彩,所有的只是一抹凄冷之色。

这首词调本名《清商怨》,源于古乐府,曲调哀婉。欧阳修曾以此曲填写思乡之作,首句是“关河愁思望处满”。周邦彦遂取“关河”二字,命名为《关河令》,隐喻着羁旅思家之意。自此,调名、乐曲跟曲词切合一致了。这首词不仅切合音律,而且精于铸词造句。“秋阴时晴”,一个“时”字表明了天阴了很久,暂晴难得而可贵。“伫听寒声”两句写得特别含蓄生动。寒声者,秋声也。深秋之时,万物萧瑟寒风中发出的呻吟都可以叫做寒声。“夜寂静,寒声碎”(范仲淹《御街行》),说的是风扫落叶的沙沙声;“寒声隐地初听”(叶梦得《水调歌头》),说的是风划林梢的沙沙声;周邦彦笔下的孤旅伫立空庭,凝神静听的寒声,却是云外旅雁的悲鸣。鸣声由隐约看到明晰,待到飞临头顶,分辨出是长空雁叫,勾引起无限归思时,雁影却被浓密的阴云遮去了。连南飞的雁都因浓云的阻隔而不能一面,那自然是无比凄苦的情景。整首词中几乎无一字一句不是经过刻意的琢磨。可以说通篇虽皆平常字眼,但其中蕴含的深挚情思却有千钧之力。这也是周邦彦词的一大妙处。

此词自然浑成主要表现在语言平易无雕琢,而意象鲜明,人与物、情与境,浑然融为一气。故戈载评曰:“其意淡远,其气浑厚。”(《宋七家词选序》)。

【辽宁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11分)

题郑防画夹五首其一 黄庭坚

惠崇烟雨归雁,坐我潇湘洞庭。欲唤扁舟归去,故人言是丹青。

[]①郑防:画的收藏者,生平不详。画夹:分页装潢的画册。惠崇:北宋僧人,画家。擅长画雁、鹅、鹭鸶及水乡景色。潇湘:指湘江,流入洞庭湖。

8.请从画境、真景以及两者的关系对本诗进行赏析。(6

9.古代有人批评这首诗说,要别人提醒后作者才想起眼前只是一幅画,这太过、太夸张了。你认为这个批评恰当吗请简要说明理由。(5

【参考答案】作者看惠崇的一幅画,画面上烟雨笼罩湖面,天上掠过归雁;进而作者仿佛已由画境置身于现实的湖上,望着归雁,就想唤一条小船归去;突然,耳旁响起朋友的声音:这是一幅画。于是作者才发现自己是将画境当作真景了。作者从画面引出真景,再从真景返回画境。

答出画境的,给2分;答出想象中的真景的,给2分;答出从画面引出想象中的真景,再返回画面的,给2分。

意思答对即可。

9.(5分)

不恰当。表面看,这首诗确有不合常理处,但其实十分高妙,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因欣赏画中景色而产生幻觉的一种独特感受,从而赞赏画的高度逼真。批评者却未能领悟诗的这种佳趣。

答出诗表面不合理其实很高妙的,给2分;能简要说明的。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

如认为前人的说法恰当,只要言之成理,也可给分。

【作者简介】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英宗治平进士。曾任地方官和国史编修官。在党争中,以修《神宗实录》不实罪名被贬。最后死于西南贬所。

黄庭坚以诗文受知于苏轼,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其诗宗法杜甫,并有“夺胎换骨”“点石成金”“无一字无来处”之论。风格奇硬拗涩。他开创了江西诗派,在两宋诗坛影响很大。词与秦观齐名,少年时多做艳词,晚年词风接近苏轼。

有《山谷集》,自选其诗文名《山谷精华录》,词集名《山谷琴趣外篇》(即《山谷词》)。又擅长行,草书,为“宋四家”之一,书迹有《华严疏》《松风阁诗》及《廉颇蔺相如传》等。

【赏析】

《题郑防画夹》共有五首,是作者题咏郑防画夹中作品的诗,这是第一首。郑防是藏画的人,画夹大概相当于现代的集锦画册之类。

这首诗题惠崇的画。惠崇是僧人,能诗善画。《图绘宝鉴》说他“工画鹅、雁、鹭鸶”;《图画见闻录》说他“尤工小景,为寒江远渚,潇洒虚旷之象,人所难到”。正因为惠崇的山水、花鸟饶有诗意,才格外引起诗人品题的兴味。王安石苏轼都有诗题咏他的画。苏轼的七绝《惠崇春江晚景》,更是脍炙人口。黄庭坚这首诗的首句六字,既点明画的作者,又描绘出画境。画中景物并不止“烟雨”、“归雁”,但作者有念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诗中给人们展现了一幅烟雨归雁图。二三句承上,一气而下,写因欣赏画中景色而生幻觉:恍惚之间,好像坐在潇湘、洞庭的烟波之上,目送行行归雁,乡情油然而生。诗人很想唤一叶扁舟,回归故乡。第三句中的“唤”字,有的版本作“买”。“买”字不如“唤”字灵活。这三句不仅笔致疏朗轻淡,传写出画中的“虚旷之象”,而且化画境为实境,融入思归之情。第四句从前三句中跌落,描写诗人身心已沉浸于幻境之中,忽听得友人说:“这是丹青!”才恍然醒悟,知道错把画境当作真境。这样结尾,峰回路转,饶有情趣。

“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郭熙林泉高致》),诗画有相通之处。因此,诗歌可再现画境。但以诗题画,一般不宜于全写真境,更不宜全写画境。全写真境,变成了山水景物诗,不成其为题画诗;全写画境。用诗句一一描述画中景物,无异于舍弃诗歌的想象和抒情之长,容易写得呆滞而无生气。沈德潜杜甫题画诗“全不粘画上发论。如题画马、画鹰,必说到真马真鹰,复从真马、真鹰发出议论。后人可以为式。”(《说诗》)他的《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便从画面引出真景,又由真景返回画景。黄庭坚这首诗,便学习了杜甫题画诗的手法,使画中之景与画外真景水乳交融,并同人的感情发生交流。

【北京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13题(17分)

张耒

北邻卖饼儿,每五鼓未旦,即绕街呼卖,虽大寒烈风不废,而时略不少差也。因为作诗,且有所警。

城头月落霜如雪,楼头五更声欲绝。捧盘出户歌一声,市楼东西人未行。

风吹衣射我饼,不忧衣单忧饼冷。也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

注释:秬秸:张耒二子张秬、张秸。张耒,北宋著名文学家,曾官太常寺少卿。

12.(7分)

①下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前小序交代了本诗歌写作的起因和目的,凸显了诗作内容的真实性。

B.“歌一声”,是说卖饼儿沿街呼卖时有腔有调,生动形象并富于童趣。

C.卖饼儿衣着单薄,凛冽的寒风吹透了他的衣衫,他却担忧饼冷难卖。

D.作者在诗的最后,对两个儿子提出了谆谆告诫,点明了本诗的题旨。

②这首诗的写景叙事,平实而富有韵味,请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4分)

13.这首诗是张耒为教育自己的孩子而作,请对其中的教育内容和所用的教育方式加以概括,并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不少于200字)(10分)

【参考答案】

12.①(3分)B   ②(4分)

要点一:平实,没有华丽辞藻,明白如话,通俗浅显。举例:“捧盘出户”、“市楼东西”等等,均无任何修饰之语。

要点二:有韵味,写景、叙事,蕴含丰富。举例:开篇两句,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描画出清冷空寂的景色,透露出作者对卖饼儿生活际遇的同情和关怀,其他如“人未行”的空寂街景、“忧饼冷”的心态表露,均语浅而意深。

13.(10分)

第一问:

教育内容:

要点一: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要意志坚定,不畏艰辛。

要点二:要有追求,持之以恒,勤勉而不懈怠。

教育方式:

要点一:艺术性,以诗诫子,而不是枯燥说教。

要点二:形象性,以卖饼儿为榜样,激励自己的孩子。

第二问:(略)

【作者简介】张耒(1054年-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县),生于楚州淮阴(今江苏清江)。北宋诗人。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后被指为元祐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他与黄庭坚秦观晁补之三人一同被时人誉为苏门四学士。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诗歌创作情况】

张耒诗学理想倡导的“肆口而成”、“不待雕琢而丽”的自然美学思想是道家哲学所倡导的“自然无为”观念在诗学中的体现。宋代的自然美学思想强调心灵的自然主张思想感情的自由表达在艺术创作上“平淡自然”风格作为一种理想风格得到确立并形成了理论上的自觉。这影响着张耒诗学理想体现出淡泊平易、至诚纯心的“自然”特点。此观念分布和渗透在张耒诗学思想的各层面。张耒“自然”诗学理想对南宋的诗学思想和美学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并在实践和理论两方面都得到了发展。

张耒的诗歌创作成就卓著,汪藻称其诗“体制敷腴,音节疏亮,则后之学公者,皆莫能仿佛”(《柯山张文潜集书后》)。《宋史》本传也说他至晚年,诗风益务平淡,效白居易体,乐府效张籍。诗歌取材广泛,在很多诗篇中反映了当时下层百姓的生活,像《仓前村民输麦行》、《劳歌》、《和晁应之悯农》诸篇,无论是题材,还是表现风格,都与唐代新乐府诗极为相近。

张耒诗以平易流丽明快见长,很少使用硬语僻典,苏轼称赞他“气韵雄拔,疏通秀明”(《曲洧旧闻》卷五引,晁补之亦谓“君诗容易不着意,忽似春风花自开”(《题文潜诗册后》)。他作诗喜欢学习唐人,在集中有很多模仿杜甫、李白、韦应物的篇章,开北宋诗人学习唐调风气之先。他注重炼句,吕本中《童蒙诗训》云:“文潜诗自然奇逸,非他人可及,如'秋明树外天’,'客灯青映壁,城角冷吟霜’,'浅山塞带水,旱日白吹风’,'川坞半夜雨,卧冷五更秋’之类,迥出时流”(《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一。此类佳句可谓俯拾皆是。

但是张耒的诗过分强调“满心而发,肆意而成”,因此部分作品显得粗率质直,朱熹曾批评说“张文潜诗有好底多,但颇率尔”,又云“张文潜诗只一笔写去,重意、重字皆不问,然好处亦是绝好”(《朱子语类》卷一四)。

【学生练】

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1)这是一首月夜怀念远人的诗,诗由景入情,转入怀远。与谢《月赋》中的“隔千里兮共明月”,苏轼《水调歌头》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意境类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2)诗人从“月出”至“竟夕”,对月相思,有姣好的一轮明月天涯共对,何以还会生“怨”呢?________________

3)“不堪”二句,由陆机“照之有余晖,揽之不盈手”翻新而来,妙!妙在哪里?

答:(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2)因为诗人对月相思而久不能寐,只觉得这天涯共对的姣好的一轮明月也是这样撩人,诗人见到它,更难以入睡,故而生“怨”。(3)“不堪”二句,想想奇妙。相思之夜,有什么相赠呢?有,满手的月光。可又如何相赠呢,还是睡吧!睡了能在梦中与远人相聚。这样的句子推陈出新,最真切地表达出诗人当时的内心世界,妙!只有切身体验真挚感情才能写出来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

《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里香菱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看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大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似的。”要说再找两个字换上这两个,竟再找不出这两个字来。你认为香菱说得对不对?为什么?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答:香菱说得不仅对,而且妙,看“似无理”,想来有意。她道出了这两句诗高超艺术境界。给“孤烟”加上个“直”字,就见得没有一丝风,当然也没有风声,整个大漠单调而苍茫,圆圆的“落日”不声不响地衬托在“大河”背后,又是多么空旷、寂静啊。一幅旷远、荒凉、寂静的图画,展现在我们面前,给人以孤寂的感受。

3.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过山农家   顾况

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这首诗,如果按司空图的《诗品》归类,似属于“俯拾即是,不取诸邻,俱道适往,着手成春”的“自然”的一品。诗人以自然为师,从“自然”中捕捉形象,体现人物内在情感和性格。找出诗中这样的句子,并说说体现怎样的情感性格,如何体现?

答:“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这两句几乎纯白描,再现焙茶晒谷场景,突出山农形象。作者在“焙茶烟暗”之前,加上“莫嗔”,即不要嫌,不要怪烟熏,这是致歉话。口吻入情入理至真,洋溢着山农情味。“莫嗔”之后,又用“却喜”收获季节,收好的谷子要晒,天晴了,山农由衷欣喜。诗人选取自然而富有典型意义的情事,表现出山农的本色,感情的淳朴,性格的爽朗。

4.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满江红

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中评(“《满江红》)何等气概!何等志向!千载读之,凛凛有生气焉。”可见词中所抒发的“壮怀”内涵丰富,联系词的具体内容,简要赏析“壮怀”的内涵。

答:“壮怀”有四层:(一)“三十功名尘与土,……空悲切。”回顾往昔战斗岁月,激励自己为国建功立业。(二)“靖康耻……何时灭。”国耻未雪,臣恨难消。(三)“驾长车……匈奴血。”直捣敌巢,杀敌雪耻。(四)“待从头……朝天阙。”收复山河,成就功名。岳飞的“壮怀”是一种忠国忠君忠民的壮烈情怀。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2010年江苏卷)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1)找出诗中点明送别季节的词语。由送别季节可以联想到柳永《雨霖铃》中直抒离别之情的哪两个句子?(2分)

2)一二两句诗中“醉别”“江风引雨”表达了惜别深情,请作简要说明。(4分)

3)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分析。

【参考答案】

1)橘柚香。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2)惜别知音,借酒浇愁;凄凄风雨烘托悲凉的心情。

3)由眼前情景转为设想对方抵达后的孤寂与愁苦,通过想象拓展意境,使主客双方惜别深情表达得更为深远。

文】江楼饯别,我和你喝得酩酊大醉, 秋风阵阵,送来满鼻橘柚的芳香。 入得船来,忽淋上一头潇湘冷雨, 我浑身发颤,心头更是无限凄凉。我不知道,在你无尽的旅程终点, 也即在那遥远、遥远的潇水、湘江。当你午夜梦回,听到深山里传来 ,清幽的猿声,是否觉得分外悠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