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诗费脑子|写诗的小静静作品选评(一)

 写诗的小静静 2022-12-11 发布于山东

评诗探境

名家诗选












Eric,长于山西,求学于武汉,曾工作于北京。识字以来,手不释卷。雅好文史哲,以与有趣的伟大灵魂交流为毕生幸事。

Eric,长于山西,求学于武汉,曾工作于北京。识字以来,手不释卷。雅好文史哲,以与有趣的伟大灵魂交流为毕生幸事。




【七绝】北风

运命无端懒自猜,芦花已死雪花开。

独行万里忽情动,一夜相思卷地来。

 


第一句运命无端指命运没有来由,不可捉摸。也暗指风本无根,不知其来处。暗合主题北风。懒自猜有两种语境。如果是做消极来理解,那就是作者有感于命运无常,不愿再去思索。如果做积极来理解,那就是作者洒脱孤傲,不屑于去猜测。
第二句在读者面前展开了一副画卷。芦花死,雪花开。芦苇黄而雪花白,芦苇枯槁而大雪纷飞,芦苇在地而雪花在天。这种强烈的对比使人印象深刻。虽然没有一个字提到本文的主题北风,但北风已经呼之欲出。这种不直接去描写而通过其他事物来表现的烘托手法,意蕴悠长。
在这幅画卷的背后,是作者的心境。芦花死与雪花开表面上对仗工整,一死一生,有塞翁失马,命运循环之意。实际上雪花开是在芦花之死时雪上加霜,更进一步。映衬着作者思绪的低回。
第三四句想象奇特。以北风与相思互喻。两者的共同之处在于北风卷地百草折的浩荡和相思的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同样的无法抵挡。
这两句有两种语境。如果主语是北风,那就是北风独行万里,情动时,卷地而来如相思。北风卷地是实,相思是比喻,是虚。如果主语是作者,那就是作者独行万里,情动时,相思如北风卷地而来。作者相思是实,北风卷地是比喻,是虚。
这种模糊主语带来的多重语境的多重解读,值得反复吟咏。
整首诗读下来,命运无端,雪掩芦花,北风卷地,独行相思。 情景交融,虚实结合,而仅仅二十八字,令人赞叹。




【七绝】早霜

晓寒侵处野先苍,心地无营直自荒。
却看东邻乌细犬,梅花踏破一村霜。
 


第一句是晓寒来袭,野色苍苍。

第二句以心地自荒来对应野外苍苍,一内一外,一虚一实。心内荒芜恰如野色苍苍。

心地无营有两种意境。一种是作者内心疲倦,无心于经营心地。一种是返归自然。采菊东篱,悠然南山,忘却经营心地。

第三句异军突起,却字带来转折,东邻出现了一只黑色的小狗。霜的白色与狗的黑色,天地辽阔与狗的渺小,天地的寂寥与狗的活泼形成鲜明的对比。打破之前的落寞。

第四句,梅花指小狗的足迹。所谓“虎行雪地梅花五,鹤立霜田竹叶三“。不过老虎的梅花是超大码,这只小黑狗的梅花是超小号。踏破两字有惊天动地的雄浑气势,这里却用来形容乌细之犬,反差对比,让人哑然失笑。但出生牛犊不怕虎,年幼何妨有踏破的心态。一村霜与苏东坡的名句一溪云(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可以类比。表面上溪是云的容器,实际是云满溪谷。表面上村是霜的量词,实际是霜覆村庄。活泼的小狗在村庄内奔突嬉戏,自成一个小世界。而村庄外的天地依旧苍凉荒芜。




【七绝】壬寅初冬

忍向梅花叹久违,南枝难寄北风悲。

暗香断续如私语,又裹新凉透耳垂。

 

第一句忍就是不忍,不忍心向梅花说一声久违。这里我不想用拟人这种说法,而更想用人格化来形容。因为作者把梅花当做了一位许久不见的老友,赋予了梅花熟悉与思念的情感。叹久违是因为梅花一年开放一次。如今梅花再开,此情此景虽然与往年相似。但其实已经物是人非。所谓“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第二句紧接第一句,回答读者心中的疑问,为什么不忍。因为时序易老,花开易谢,南枝只是暂时寄身之所,难以久长,随北风凋零才是梅花最终的宿命。南枝难寄与北风含悲,两处谐音,这是作者用字的巧思。这两句里更深的意境是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木犹如此,人何以堪。人生在世,也承受着情感的侵袭。

第三句暗香时断时续,若有若无,如低声私语。“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暗香如同私语一般,挑动人的思绪纷飞。暗香是嗅觉而私语是听觉,以听觉来描绘嗅觉是一种通感的写作手法。类似于“红杏枝头春意闹”。

第四句新凉的新字炼字尤奇。类似于乍暖还寒中的乍字。

这首诗的有趣之处在于,作者敏锐的观察力及感受力。借用佛家的“眼耳鼻舌身意”的说法,眼见梅花,耳闻私语,鼻嗅暗香,舌(口)叹久违,身感新凉,意不忍而悲。如此之多的感受娓娓道来,条缕清晰。

第三四句当人全身灌注于暗香之时,突然感受到新凉透耳。一种思绪被另一种思绪打断,刹那之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一念成空,如入定中。暗合禅理。

整首诗叹梅花,悲北风,闻暗香如私语,感新凉透耳垂,一气呵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