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离式赡养”开始流行,儿女看似很孝顺,老人却有苦说不出

 金苹果6 2022-12-11 发布于北京

根据人口普查的结果显示,目前全国60岁以上的人口为2.64亿人,占总人口数的18.7%,而65岁以上的人口为1.9亿人,占总人口数的13.5%。

按照国际上的划分标准,当一个国家65岁以上的人口占比超过7%时,那么就意味着进入了老龄化社会。

而随着老龄化时代的来临,五花八门的养老模式也陆续登上历史舞台,而传统的赡养老人的方式,也开始逐渐发生了一些变化,比如说目前被大家热议的“分离式赡养”模式,就是由传统养老模式演变而来。

图片

01.什么是“分离式赡养”?

所谓“分离式赡养”,主要普遍存在于家里有两个儿子的农村地区,由于传统的“养儿防老”的观念影响,再加上目前年轻人的压力比较大,所以产生了两个孩子各管一个老人的“分离式赡养”的模式。

这种赡养方法,可以大大减轻儿女的经济压力和时间精力成本,但与此同时,却对老人的精神感受带来了新的挑战。

就比如我们老家的张大爷和他的老伴,就是这种情况。

图片

张大爷有老伴有两个儿子,后来大儿子在老家务农,而小儿子因为学业有成,在大城市里安家,随着张大爷和老伴的年纪越来越大,两个儿子在养老问题上进入了沟通之后,决定由老大照顾父亲,而老二照顾母亲。

并且兄弟两个人还签了一个赡养协议,从协议生效开始,大儿子负责父亲晚年的一切事宜,而小儿子也需要把母亲接走,负责母亲晚年的一切事宜。

这个养老方式看起来很孝顺,也减轻了年轻人的压力,却给老年人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

图片

自从张大爷的老伴进城后,就当起了“全职保姆”,而张大爷每天不但打理大儿子的承包地,还要喂鸡、喂猪,忙的晕头转向。

张大爷和老伴一辈子没怎么分开过,所以老两口感觉非常不适,尤其是夜深人静的时候,想要面对面的说说话,也变成了一种奢侈。

其实,这种“分离式赡养”的模式,看似儿女很孝顺,但却对老年人的生活,产生了诸多的负面影响,也让很多老人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图片

02.分离式赡养有哪些弊端?

我们常说:老伴,老伴,就是老来有伴。

而分离式赡养的方法,等于直接将老一辈的父母的感情和生活分隔开来,从而就会出现以下几个弊端。

①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

我们常说落叶归根,对于上了年纪的人来说,生活在自己熟悉的家里,有熟悉的人陪伴,这无疑是安全感和归属感的有力体现。

而当把两个老人分开赡养的时候,等于破坏了老年人的归属感和安全感,并且有的老人被迫需要进入一个自己很难适应的新环境,这无疑会给老人的心理上带来多方面的冲击。

图片

②生活压力和成本增加

分离式赡养的模式,对于子女来说,某种程度上等于减轻了生活压力和经济成本,但对于老人来说,无疑增添了生活压力。

就拿张大爷和他老伴来说,本来在家里可以无拘无束,但当两个老人分别进入两个儿子的家的时候,他们就必须承担相应的“生活责任”,比如张大爷的老伴就得打扫卫生、负责看娃等等。

所以从这一点来说,老人的生活压力和成本,在面对新环境的时候,无疑会提高好几个级别,所谓的享受天伦之乐也会变成一种奢望。

图片

③老人的精神世界难以得到满足

对于老人而言,所谓的幸福就是有老伴的唠叨和陪伴,有子女的惦念和关心,但是分离式赡养的模式,无疑就会打破原有的美好画面。

首先,老人分开后,需要适应新环境,熟悉周边陌生的人,对于之前在老家生活的老人而言,会有很多的挑战。

其次,两个老人由于被分隔开来,所以就连彼此的问候和关心,都无法实现,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两个老人的情绪价值就会被掩埋,从而精神世界就得不到满足,甚至会产生诸多的负面心理情况。

图片

03.养老问题需要慎重

由于老龄化进程的加速,目前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无疑是社会比较关注的重大问题。

而目前的社会竞争压力大,也给子女在养老问题上带来了新的考验和思考。

但无论如何,分离式赡养模式还是一种弊大于利的方法,不管是对于老人还是子女来说,在采用这种方法的时候,一定要征得大家的同意,一旦强行去这样安排,会给两个生活了一辈子的老人带来很多的伤害。

最后也想问问大家,你觉得老年人以后该如何养老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