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到晚年,如果老伴儿先走了,请主动依靠这三个人

 一纸桃花笺 2022-12-11 发布于吉林

说到婚姻,有人会想到“岁月可回首,深情共白头”,也有人会说“相濡以沫,伉俪情深”,但这些都不足以形容两个人在一起的意义,在我看来,不如“少年夫妻老来伴”来得贴切。

人的一生,小的时候有父母依靠,成家立业之后,有爱人和孩子陪伴,看似圆满,但人生短暂,不经意间就老了,可能刚享受惬意的生活,人说没就没了。

时间见证过的感情,总能触动人心,毕竟相爱容易相守难,我们无法阻止自己衰老,但有能力选择老去的方式,如果老伴先走了,请你主动依靠这三个人,余生才会安稳顺遂。

子女

人到晚年,不服老不行,两鬓斑白的头发,越来越花的眼睛,不再利索的腿脚,各方面机能的下降,都让老年人黯然伤神。

老话说得好“女儿是父母的小棉袄,儿子是父母的军大衣”。到了垂垂暮年,儿女和孙辈们环绕在侧,不但解决了年迈的空巢感和失落感,还能让自身沉浸在充满温馨的家庭氛围。

然而有些父母觉得就算被孝顺,也不好安心享受,毕竟在生活和工作带来的双重压力下,儿女又要养家又要带娃,肩上的担子着实不小。所以在他们面对子女的关心时,总是报喜不报忧,无论有个头疼脑热,还是生活中遇到了难题,都坚称自己一切安好。

73岁的李阿姨是包装厂的退休工人,老伴已过世多年,养育了一双孝顺的儿女,只是她坚持不受儿女的照顾。

她认为,父母当初养育儿女和女儿反哺年迈的父母是不一样的,因为不管在什么阶段,父母对儿女都是不求回报的,尽一切可能抓好孩子的生活和教育。可到了儿女赡养老人的时候,就不一定抱有父母照顾孩子那般无私的念头,所以人老了,或多或少会成为孩子的负担。

天气转凉的那段时间,李阿姨总觉得脑袋昏昏沉沉,特别容易疲乏,只是她没当回事,更没对儿女说,果不其然,在去菜市场的路上绊到了台阶摔了一跤,导致踝关节骨折,儿女知道后心疼万分,虽然嘴上没说什么,但看得出来,他们愧疚了好久。

作为父母,和子女保持适当的界限是有必要的,但过于泾渭分明就是逞强了。自身发生了变化,生活中的大事小情,都要及时和子女提及,有些时候,往往不起眼的小事,却能让子女未雨绸缪,所以千万不要拒他们于千里之外,不然他们想尽孝都难。

人生不过几十载,子女对父母有着天然的亲近,老人的经验与智慧能帮衬到孩子,孩子又可以在膝前尽孝,相互陪伴,相互关心,不正是亲情的温暖和天伦之乐吗?

好友

俗话说“社交搞得好,长寿没烦恼”,对于老年人来说,老去的时光,如有几个知心好友相伴,或许比家人带来的幸福感更大,究其原因,亲密的朋友能找到共同的话题,更懂得倾听,更会开导老年人遇到的各种不顺心,可以给予家人提供不了的感情支持。

朋友之间可以惬意地聊着自己的所见所闻,偶尔相互挤兑几句,偶尔开怀大笑,丝毫不用担心引起对方的反感,也不会有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代沟”,因此朋友不仅是丰富精神世界的知音,也是生活中的帮手。

年过花甲的宋大爷在老伴去世后就一个人独居,有次做午饭的时候,突然感到胸闷头晕,儿子又在外地,远水解不了近渴,慌忙之下拨通了朋友老陈的电话,说自己状态不好,老陈一边叮嘱他不要乱动,一边让他先寻求物业的帮助。

老陈赶到的时候,宋大爷瘫坐在椅子上,脸色煞白,头上冒着虚汗,有点喘不上气,旁边的物业人员给他喂了家里的救心丸,说看样子像突发心脏病,已经通知了他的儿子,而老陈也在来的途中求助了120。

从上了救护车一直到转危为安,老陈全程陪在身边,俨然一副亲人的派头。事后宋大爷感慨,“朋友,就是我们为自己选择的亲人。”

之前读过一篇文章,说有几位60岁出头的闺蜜,组团在江南水乡的一座城市组团买了“养老房”,她们彼此照顾,抱团养老,着实令不少网友羡慕不已。

人活一世,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活得舒心自在,尤其是在变老的路上,若能得三五个知心好友,品茶赏花,追忆过往,以积极的态度面对余生,似乎衰老也没那么可怕了,更不失为一种称心安逸的生活方式。

自己

如果老了能依靠子女,仰仗朋友,那固然是锦上添花,相反,如果都借不上力,不如就自求多福,就像老话说得那样“靠人不如靠己”,不求过得多耀眼,起码能为自己遮风挡雨,不用顾虑和在意他人的脸色。

首先,要掌握住自己的养老钱。虽然谈钱很俗,但不能否认,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少不了与之对应的经济条件,说白了,钱是晚年时光的底气,是老人生活的尊严。倒退几十年,可以靠体力和脑力谋生,但往后余生,如果没有足够的养老钱,可能就会战战兢兢,不得不向生活妥协。

其次,要愉悦自己的身心。人生到了下半场,拼的是健康,讲究的是心态,尤其在老伴儿走了以后,要平和自己的心态,看淡看远,更要照顾好自己,学会“小题大做”,但凡有个小灾小难,都要及时解决,别把小事拖成大事,到时候揪心的是自己,平时的锻炼和定期的体验是必不可少的。

再就是培养些许的兴趣爱好。无论是绘画书法,还是养鱼养花,亦或唱歌跳舞,这些看似娱乐的项目,都直接影响到晚年的生活品质,是一种陶冶,是快乐的源泉。

风华正茂时,我们不计代价地为了生活奔波,垂垂暮年后,终于有时间和心思“浪费”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所以不要觉得培养爱好是毫无意义的,相反能让我们拥有更精彩的生命体验。

明天和意外,天知道哪个先来,善待慢慢老去的自己,不要期望过高,更不要有非分之想,安顿好自己的身心比什么都重要。

结语:

岁月走过漫漫长路,一晃人生就奔袭到了下半场,斑白的两鬓和数不清的皱纹,见证了几十年的光阴,我们逃避不了人生的倒计时,也无法阻止老伴的离去,但可以选择今后怎样活着。

无论是活成一座孤岛,还是在夕阳下和子女孙辈开怀畅谈,亦或在庭院间和好友们品茗赏花,都别有滋味。优雅地老去才不负此生,善待自己,修养身心,管好钱袋子,才能坦然面对落日余晖,享受暮年时光的恬淡与惬意。

今日话题:如果老伴先走了,你会怎么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