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温州这个7岁书法神童,受邀为日本题写国门,书法浑厚凝重,成为官方书体!

 墨品书法网 2022-12-11 发布于北京

中国是书法的起源地,日本的书法,乃至是整个文字系统都是起源自中国。书法艺术在日本本土化之后,也拥有相当伟大的成就;可是你敢相信吗?当日本要题写国门的时候,他们找遍了全国也找不到一个让大家满意的书法家,日本国门上的字,竟是一个中国人帮忙写的。

这个受邀帮日本题写国门的人就是书法家姜立纲,一个七岁就能写径尺大字的书法神童。
明朝时日本想效仿我国的题字传统,造了一个十三丈高的国门,可是一直找不到合适的人题字,专门向我国求助,最后选中了名声早已远播四海的姜立纲,并且将姜立纲的题字称为“中国惠我之至宝也”。

姜立纲(1444年—1499年),浙江温州瑞安人;他是明代书坛的“一代书宗”。根据明代《翰林院记·选充秀才》记载,姜立纲七岁时便因书法卓著被征选为翰林院士;在翰林院当中,他也接受了相当正统的书法教育。
《万姓统谱》中记载姜立纲“初学黄蒙,继法钟王,后自成一家。”
当时宫内的碑版榜书大多都是出自姜立纲之手。可惜他留下的墨迹并不多,有一件楷书《东铭册》我们可以一窥其风采。

《东铭册》这种端庄、浑厚且方正的书体完美地满足了官方御用书体的需要。提到明代的“官方书体”许多人也许习惯性地将其与“馆阁体”相联系,贬斥其死板僵硬,殊不知我们眼中的“馆阁体”“台阁体”书法放到现代也是常人难以企及的。
这件《东铭册》文字结体严整,用笔方正雄厚,是姜立纲博采众家之长之后自成一家的书体。其中包含了颜真卿的浑厚,赵孟頫的秀逸舒展,同时不失欧阳询的险峻结字,是不可多得的楷书范本。

姜立纲是一个时代的标杆,在明朝“人得篇纸,争以为法”。还有人专门模仿他的自己骗财为生。他的这件楷书《东铭册》法度严谨,端庄严整且不失格调,是明代“官方字体”的代表,也是兼具艺术性和实用性的书法作品。
我们将这件楷书《东铭册》采用进口微喷技术进行了1:1超高清的复刻,与原作别无二致,您感兴趣可以点击文章下方商品链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