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敏

 闲之寻味 2022-12-11 发布于广东

1981年中央找到李敏,交给她三样东西:你看下你父亲给你留的遗产

1936年陕西志丹县,毛主席喜得一位千金,而这位千金就是李敏。作为毛主席的女儿,她出生似乎是幸运的,因为她的父亲是未来的时代传奇,是受全国人民由衷热爱的精神领袖。

但是,她的人生却又是不幸的,因为她的兄弟姐妹先后都夭折了,父母又在闹矛盾。她当时出生不过几个月,母亲贺子珍就去了苏联。

毫无疑问,没有母亲照料的孩子是很可怜的。那时候的毛主席既当妈又当爸,每天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忙,时常被小李敏折腾的够呛。

随着年龄的增长,等到她4岁的时候,毛主席将她送到了母亲贺子珍的身边,她终于见到了自己的母亲。然而,母女团聚的温情还未散去,结果又遭遇了苏联卫国战争。

那是一段相当黑暗的回忆,贺子珍遭到了非人的折磨,而李敏更是差点死在了太平间。恐惧,痛苦,还有疾病,一直都在折磨着她,就连最疼爱她的母亲都几乎和他分开了。

总之,那一段日子让她很难受。幸运的是,痛苦终究还是过去了,母女两人都走了出来。后来,李敏也再次回到了毛主席的身边。

回国后,李敏就把所有的心思投入到了学习上,1958年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之后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59年,她又遇到了孔令华,在毛主席的祝福下,两人成为了夫妻,还生下了一个男孩。那又是一段难得美好的记忆,李敏曾经告诉记者:当时毛主席对小孙子很喜欢,经常抱着他亲。

然而,这份甜蜜终究还是短暂的,因为她和父亲的前面隔着“很多东西”。根据李敏的说法,因为有些人经常故意寻衅滋事,最终导致1964年自己一家搬出了中南海。

李敏怎么都没有想到,她的这一次离开,在她和父亲之间从此留下了一道“天堑”,因为从她搬出中南海开始,她进出中南海的证件就被收了。在之后的日子,相继发生了很多大事,而李敏也被严格约束,不允许她和毛主席频繁见面。

根据记载,从毛主席患病到去世,李敏总共才见了他三次。最后一次见面时,还是从中央文件上看到毛主席的病情,那时候她不顾一切的冲进了中南海,最终来到了父亲的病床前。

那个时候,毛主席已经没有了当年的神韵,他的脸色憔悴,声音微弱。但即使如此,看到自己的女儿后,他还是高兴的说:娇娇,你为什么不常来看我呢?

二十年以后,记者对李敏进行了一次采访,李敏就总是对这一幕记忆深刻,回忆之时总是会出神,露出无限的哀伤。那种悲伤让记者看了都心酸,

正如记者所说:她曾是人人羡慕的,本应该享受着幸福和富裕,但她却过得比谁都清苦。

期间,记者还曾经提了个问题:“李阿姨是像父亲呢,还是像母亲?”李敏回忆了一下,然后缓缓道:“我谁也不像,起初像母亲,后来看了祖父的照片,又觉得像祖父。读初中的时候觉得像父亲,现在谁也不像了。”

李敏在说这一番话的时候,似乎想起了什么,忽然孩子气般的笑了。从这番对话中可以看出,李敏的人生非常的复杂,其中既有对母亲的思念,对父亲的思念,还有对过去痛苦的无奈。

在采访的收尾阶段,记者突然提出了一个很尖锐的问题:据一些文章介绍,主席有一笔遗产,说有关部门征求您意见时,您回答是,除了父亲生前许诺的8000元外,其余的一概不要。

这个问题涉及到了很多的内容,也深深的触动了李敏。因为关于毛主席的遗产,历史上有很多的说法。根据资料文献记载,毛主席的工资不多,不过却有大笔的稿费。

早在上世纪50年代时,毛主席的稿费就高达人民币100万元,不过那时候他把稿费都交给了中央特别会计室,让他们负责保管。

而且虽然毛主席的稿费很多,但却多数用在了“别的地方”。

例如,他自己出钱印一批书,发给每个政治局委员;还有就是拨钱用来搞调查研究,期间研究人员的经费和往返路费全都由毛主席支付。

此外还将钱用来退赔下面工作人员的多吃多占,其中一次就退了2万多元;最后,他还将大量的稿费用来支持曾经帮助过他的人,例如章士钊先生,还有给贺子珍买药。

不过即便在这些地方花费了不少,但因为节俭的缘故,在他去世的时候还依旧留下了一笔遗产。只是由于当时环境特殊,在长达几年的时间内,几乎没有任何人提起毛主席的遗产问题。

直到1981年的时候,中共中央办公厅才找到了李敏,说:主席给你留了份遗产。而这也是记者询问李敏的由来。

针对这一问题,李敏回复记者:父亲生前,因为一些原因,我不可能得到什么东西。后来邓小平同志在政治局会议上提出了遗产问题,有关部门送给我8000元和一台彩电,一台冰箱,并没有谁来征求我的意见。

李敏一再强调,她不会去索求父亲的遗产,但给了她也不会拒绝。

不得不说,身为毛主席的女儿,李敏的人生的确让人唏嘘。同时,通过她的人生和对记者的问答,我们也看到了主席的一些影子——简朴和纯正。

事实上,李敏真的不在乎主席留下来的这些遗产,因为她一辈子都是清贫的,她所经历的苦难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对于她来说,金钱和地位都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父母的爱,以及父亲传给她的精神。

正如她在《我的父亲毛泽东》里说的:爸爸留下来的遗产就是他的思想,这比起任何一点家私都要来得珍贵和贵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