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子午流注的原理

 民俗文化 2022-12-11 发布于山东


​子午流注的原理





子午流注是中医针灸经典取穴法之一,其学说根据人体气血在经脉中循行时盛衰开阖的不同,而以十二经的肘膝关节下特指的五腧穴为基础,配合日、时的天干地支依时取穴。相关的生理及病理中许多时间节律现象均属其理论范畴。








《扁鹊八十一难经》的第六十八难中,以河水自源始发,而百川归海的形象比喻,描述了十二经气血运行的状态。






气之所流为荥,气之所注为腧,气之所过为经,







由于天体运动存在着周期性,气候变化存在着节律性,所以它也必然对人体产生影响,“子午流注”的理论,就是根据这一背景总结归纳出来的。







《黄帝内经》认为:针刺之法,必须考虑到时空因素。








而气候寒冷,天色阴霾,则人体的血行也滞涩不畅,而卫气沉于里。








月满时(由于月地引力)则海水西盛,人血气积,肌肉坚,这时虽感风寒,也不会太重。月晦时,则海水东盛,人气血虚,肌肉减,这时最易被病邪所中,而且病情严重。






在子午流注学说中,人体气血按一定的时序循行,有规律的如潮涨潮落,在十二经脉中表现出周期性。









其中子午是干支的总称,表示阴阳的消长,流注则表示人体气血流行,有如流水注灌,由子至午,由午至子,随着时间的推移,周而复始,流灌全身。而所谓的“小时”即小时辰、半个时辰。







如平旦寅时,气血出自中焦,流注于手太阴肺经;卯时流注于手阳明大肠经……至丑时流注于足厥阴肝经,复出肺经,一时一经,如同大海潮汐,有涨有落,气血流注某经,如潮汐之涨,气血出某经,如潮汐之落,则气血衰退。









中医用以表示药物特性的升降沉浮说,亦以子午流注为据,升是上升,降是下降,浮是发散上行,沉是泻利下行,升与降,沉与浮,又是两种对立的药性,升浮属阳,沉降属阴。






升浮药上行而向外,有升阳、发表、散寒的作用,如麻黄、桂枝、黄芪之类。凡气寒凉、味酸苦的药物,大多有沉降的作用,如大黄、芒硝、黄柏之类。






花叶和质轻的药物大多主升浮,如辛夷、荷叶、升麻等。子、实及质重的药物大多主沉降,如苏子、枳实、空水石等。






为求经济快捷,古人更将子午流注的法则用于药食药膳。如一昼夜的子时至卯时,或一年中的冬至到春分,由于是阴消阳长时期,所以服食益气温药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而午时至西时,或一年中夏至秋分阶段,为阳消阴长之际,服食养阴药效果最好,因子时一阳手,顺其自然之故。







另外,子时及一年之隆冬,阴盛阳虚,易于气焰,故服食升提助阳之药应在子前。午时及一年之盛夏,阳盛阴虚易于阳亢火焰,故应提前服用清热泻火之药。



灵龟八法的依据



与“子午流注”同源而出的“灵龟八法”则是以奇经八脉和八穴为基础,八脉八穴分属九宫八卦,并按逐日逐时的干支来推算开穴,所以又名“奇经纳卦法”。




子午流注和灵龟八法产生年代久远,临床疗效显著。它们以河洛的运行机制为依据,融天人为一体,印证了人与自然相应相合的运动规律,蕴含了生命的时空信息及经络的基本原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