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书画:李唐《四季山水图》卷,这意境山水让人醉!

 昵称40044036 2022-12-11 发布于上海

图片

南宋·李唐《四季山水图》卷

(日本京都高桐院藏),纵32厘米,横515.5厘 米

图片

                南宋·李唐《四季山水图》卷(日本京都高桐院藏)局部

      作品以开阔的画面展示了从卷头的春景开始到卷末的冬景结束,连续画出了四季山水的变迁。仔细观摩之,这一春夏秋冬的四季也分别画成孟、仲、季三景,并且通过巧妙的布置而连成一景。一卷四季变化实属罕见。

图片

             南宋·李唐《四季山水图》卷(日本京都高桐院藏)局部

图片

            南宋·李唐《四季山水图》卷(日本京都高桐院藏)局部

图片

                南宋·李唐《四季山水图》卷(日本京都高桐院藏)局部

图片

                 南宋·李唐《四季山水图》卷(日本京都高桐院藏)局部

图片

                南宋·李唐《四季山水图》卷(日本京都高桐院藏)局部

图片

             南宋·李唐《四季山水图》卷(日本京都高桐院藏)局部

图片

               南宋·李唐《四季山水图》卷(日本京都高桐院藏)局部

图片

                  南宋·李唐《四季山水图》卷(日本京都高桐院藏)局部

图片

                       南宋·李唐《四季山水图》卷(日本京都高桐院藏)

图片

               南宋·李唐《四季山水图》卷(日本京都高桐院藏)局部

图片

图片

                  南宋·李唐《四季山水图》卷(日本京都高桐院藏)局部

手机横屏欣赏

图片

南宋·李唐《四季山水图》卷(日本京都高桐院藏)

       李唐(1066-1150),字晞古,河阳三城(今河南省孟县)人。约在北宋宣和年间入宫廷宣和画院供职;金兵陷汴梁(今河南开封)后,南渡流落临安(今浙江省杭州),以近八十的高龄入绍兴画院。其山水宗法荆浩、关仝、范宽,又加以变化。布局多取近景,突出主峰或崖岸,山石作小斧劈皴,墨色与勾皴往往一次完成。用笔劲健,积墨深厚,画风沉郁雄壮。晚岁遂自成一家,开启南宋山水画一代新风,与刘松年、马远、夏圭共创南宋“院体”,画史并称为“南宋四家”。

图片

采薇图》卷局部,宋,李唐作,绢本,

水墨淡设色,纵27.2厘米,横90.5厘米。

       这是一幅历史题材的绘画作品,是以殷末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的故事为题而画的。司马迁所著之《史记》中即有“伯夷列传”,伯夷和叔齐是殷的诸侯孤竹君(国在今河北卢龙南)的两个儿子,孤竹君立其三子叔齐为继承人。孤竹君死后,叔齐要把继承权让给哥哥伯夷,伯夷不肯接受,说这是父命,不可违背,最后逃跑了。叔齐见状也离家出走。兄弟二人出走后先后投奔了西伯姬昌(即周文王),不久姬昌死,儿子姬发(即周武王)要出兵讨伐纣王。伯夷、叔齐拦住姬发的马头谏阻,认为臣子造反讨伐君王是大逆不道的。武王伐纣取得胜利后,伯夷、叔齐深以为耻,表示决心不吃从周朝土地上长出来的粮食,于是逃隐至首阳山(在山西永济县境),采食野菜充饥度日,最后双双饿死在山里,临死前还作了一首采薇歌:“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表示了坚决不屈服的志向。

      李唐所画的《采薇图》,即着力刻划了这两个古代宁死不愿意失去气节的人物。图中描绘伯夷、叔齐对坐在悬崖峭壁间的一块坡地上,伯夷双手抱膝,目光炯然,显得坚定沉着;叔齐则上身前倾,表示愿意相随。伯夷、叔齐均面容清癯,身体瘦弱,肉体上由于生活在野外和以野菜充饥而受到极大的折磨,但是在精神上却丝毫没有被困苦压倒。作者着墨不多,就把伯夷、叔齐在特定环境下的神态描绘得淋漓尽致,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李唐采用这个历史故事来表彰保持气节的人,谴责投降变节的行为,在当时南宋与金国对峙的时候,可谓是“借古讽今”,用心良苦。

——————————————————————

 微信改版,不小心咱们可能就走散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