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永州传》连载26 农耕文化缩影 上甘棠古村和周家大院

 张效雄 2022-12-12 发布于湖南

农耕文化缩影古民居 首推上甘棠古村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永州拥有数目繁多、各具特色的古村落,2012年以来,永州市共有85个古村落被国家住建部命名为“中国传统村落”。它们有群山环抱、青山绿水的“颜值”,也有古色典雅、淳朴善良的“内涵”。这些古村落多数在偏远幽深之地,停留在时光的角落里,守着一份清雅和宁静,诉说着永州大地的历史、文化、民族的变迁。这些古村民居里,演绎了多少代先民们生产生活场景,是农耕文化时代残留的缩影。

首推上甘棠古村。

上甘棠村位于江永县城西南约25公里的夏层铺镇,距省道S325左侧2公里。从汉武帝元鼎6年至隋文帝开皇9年,为古苍梧郡谢沐县治所在地,历经700年。唐太和二年周姓族人迁入上甘棠居住,繁衍至今已有1000多年,被史学界喻为“千年古村”。

江永县域以前是永明县一部分,是瑶族主要发源地据之一,历来汉民与瑶民杂居。1950年10月,为便于剿匪,经中南军政委员会批准,广西富川县朝东区和恭城县栗木区划归永明县辖,1951年4月,完成剿匪后回归广西。1955年成立江华瑶族自治县,将其沱江区,大路铺区、白芒营区、桥头铺区和沱江镇共1020.37平方千米划给永明县辖。1958年10月,沱江区、大路铺区、白芒营区、沱江镇复归江华瑶族自治县,桥头铺区仍由江永县管辖。拥有“女书文化”、“中国香柚之乡”的称号,古称永明,秦时立县,历史悠久,在县夏层铺镇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千年古村古榭沐县治遗址上甘棠村;江永女书于2005年10月载入吉尼斯世纪纪录,女书习俗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上甘棠村在离江永县城很远的崇山峻岭之中,山清水秀,风景优美,自然景观迷人,明代以来有“甘棠八景”之美。人文景观有步瀛桥、文昌阁、忠厚祠、寿萱亭、门坊、槽门、沿河石围墙、码头、古驿道等。月陂亭摩崖石刻是重要的文物遗迹,由上甘棠村周氏家族在1000年间陆续镌刻,绵延宋、元、明、清4个朝代,共有功德碑、劝谕文、感怀诗、八景师等24方古代石刻,是一部千年石刻家谱,对于研究宋元明清时期的乡村历史、民俗,尤其是本地的历史、文化和宗教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其中的“忠孝廉节”碑,是以南宋文天祥手迹摩刻。

上甘棠村古民居建筑群保存相对完整,现存数量多达200余栋,为湘南地区典型的清代建筑形制,也有少量或局部的建筑构件为明代。整个村落沿村前沐河布置一条主干(约1.8米宽),与主干道垂直布置9条次干道(今存7条),次干道口设置门楼,按门楼聚族而居。上甘棠周氏共十族人,自称九家门楼十家厅。九族人沿9条垂直次干道及次干道左侧设置的小巷道向后延伸布置住房。在村落中央即四、五干道后面,又有一条与主干道平行的次干道,就是称为“十家厅”的族人住房。通向全村各个角落的道路都是用青石铺成,巷道旁的水沟也是用青石铺成,村内基本上没泥土路。

上甘棠的房屋都是楼房,排列严谨有序,屋顶马头墙千姿百态,争奇斗艳;房屋内部格局大都一样,两厢房一天井、四居房一正屋和楼房走廊。各住屋的天井样式各不相同,特别是各户的栏杆、窗花更是造型各异、花样百出。这种严谨中求变化、同中求异、庄重威严与活泼艺术相结合的建筑理念,反映了古代民间匠人高超的技艺和艺术水平。

上甘棠村人杰地灵,人才辈出。据族谱记载,历代历朝七品以上文武百官有101名之多,在当地民间流传有 “石落出官”的传说。其周氏族人在此定居、延续40多代,其村名和居住家族一直不变,在全省乃至全国实属罕见,其悠久的历史文化,对于研究宋元明清时期江永的乡村历史文化、民俗民风和宗教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我去过上甘棠村三次,每次都要沿着村边的沐河走一段路。沐河并不宽阔,但流水潺潺,很有生气。我会轻手轻脚地横跨沐河上的一处小桥,在小桥上停留一会,看看左右两边的山峰、小楼和几只不知从哪里又过来的白鹅,再慢慢踱着步,穿过与沐河平行、一字摆开的小街和短巷,若无其事地左顾右盼,试图从古老的民居里找出一些不同于现代的元素。那些木桌木凳,神龛炉膛,还有窗台上的窗花木格子,常常令我驻足多看几眼,久久不愿离去。这样慢吞吞地走到街西头的门楼附近,每次我总要买上一碗凉粉,很享受地嗦两口,甜滋滋地感受古老的味道。

走完老街,转过一个小广场,迎面是一座巨大的拱桥。拱桥大约有了好几百年的历史,在并不宽敞的沐河上县的高大挺拔。桥是由砖石砌成的,桥面很是宽阔,桥上没有护栏,桥头还掉了好些砖块,显得犬牙交错,三不六齐,残缺的砖块,不知是哪年哪月被洪水冲刷走了。

来上甘棠村的外地游人,总要到这古桥上照几张相,三三两两邀集在一起,或是留影纪念,或是左右开弓,拍不尽古桥两边的山影水色。我却喜欢拿着相机,将沐河中的水草树荫摄入镜头,那种清澈,可以把树影和水草表现得淋漓尽致。我猛然间发现,沐河的水中,竟然闯进来一个宝塔的倒影。那宝塔,也已经有了好几百年啦。

周家大院:深藏在湘南的民间“故宫”

永州的古村落,有这群山环抱、青山绿水的“颜值”,也有古色典雅、淳朴善良的“内涵”。这些古村落多数在偏远幽深之地,兀自停留在时光的角落里,守着一份清雅和宁静,诉说着永州大地的历史、文化、民族的变迁,成为越来越多人向往的诗和远方。

石刻、木雕、老桥、古井、野塔、宗祠、门神、壁画、对联、神龛、古道、宅门、牌匾、惜字炉、凉亭、戏台,以及生活在古村落的百姓日常等等。这些元素里,保存这些古村落的文化基因。

周敦颐家族的周家大院就在群山之中的一片盆地中,伴濂溪而成一个大名鼎鼎的楼田村。

道县周氏本来就是一个望族,周氏人家几乎遍布双牌岭以南六县。

更牛皮的是,周氏一脉,竟然千百年经久不衰,从道县延续到了全国各地。前文已经写过,周氏后人周恩来、鲁迅祖籍地就是这个周姓人家。其先祖是不是出自周敦颐的老家楼田村,我未去考证。

楼田村坐落于道县清塘镇,是宋明理学鼻祖濂溪先生周敦颐故里。清人王闿运撰联“吾道南来,原是濂溪一脉;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说的就是这里。

周姓先祖自隋朝迁移至此,繁衍至今已有1200年。

该村依山而建,成带形分布,现有古建筑38栋,面积约5000平方米,绝大部分为清代建筑,某些建筑构件或基础可以早到明代。周敦颐15岁前在此渡过,曾在离此不远的月岩洞读书悟道,其一生著有《太极图》《通书》《太极图说》《爱莲说》等,被尊称为理学鼻祖、湖湘文化先驱。自宋以来,濂溪故里楼田村历为名人贤士景仰、膜拜和历代皇帝褒彰的圣地。现有住户几乎都是周氏后人。

楼田建村千年之久,因周氏望族而蕴藏大量的宝贵文物遗存。建于南宋淳熙七年的濂溪书院暨濂溪祠,祠内98根硕大莲花座石柱林立,房舍飞檐角,气势非凡,半月形荷花池如月随影,平添几分书香气;楼田村的民居宅群,西靠道山(旧称“豸岭”),东面隔沼泽。古民居保存良好,石板小巷,庭院深深,古朴壮观,无论是村庄的整体布局,还是房屋的窗棂、屋檐、地沟、石墩、石槽等,都深深地烙上了宋、元、明、清的历史烙印和文化沉淀。濂溪故居置于其间,折射出湖湘文化的瑰丽。

这里自然景观优美,人文景观众多。人文景观中,有象征文运昌盛的文塔,周敦颐少时游玩命名水、火、金、木、土的五行土墩,周敦颐呤风弄月的大富桥,各代名人贤士驻足濂溪故里的题刻,村民收藏的皇上御赐珍品,保存完好的周氏族谱,遍布村间的碑刻文化等。

村后道山上的安心古寨为远古先民群居之处,现仍有商周时代先民日常用品遗存。寨周古城墙森然而立,有东、西、南、北四城门,方圆0.5平方公里,内有水井,井中有鱼虾、有碾米用的石磨、石臼。1944年,日寇入侵,在此岩熏死洞中避难的周氏后裔及附近村民568人,死绝31户,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楼田惨案”,遗址现为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近年来,道县县委、县政府先后投入1.5亿元资金,恢复重建(或新建)濂溪书院、百亩莲花湖、爱莲亭、太极市民广场、旅游公路、濂溪博物馆以及古村落保护修缮等16个工程项目,着力将周敦颐故里建设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廉政文化教育基地。

还有一个周家大院干岩头村,现今改名为何仙姑村,也是一座周家大院,位于零陵区富家桥镇何仙观。整个村落坐南朝北、依山傍水而建,南倚锯齿岭,东望鹰嘴岭、凤鸟岭,西靠青石岭,成北斗星座形分布,环抱于清山秀水之中,环境清幽。

这座村落始建于明世宗嘉靖年二十九年,完成于清光绪三十年。因聚族而居于大院里的世代子孙均为宋代理学鼻祖周敦颐的后裔也称“周家大院”。

周家大院古建筑群由六座庞大的民居宅院组成,均保存完好。它们分别为:明代三座:迁徙始祖周佐创建的“老院子”、其子周希圣所建“红门楼”、其孙周自稷(希圣长子)所建“黑门楼”;清代三座:周尹东鼎建的“新院子”、周崇傅之子侄七人合建的“子岩府”、周正琪兄弟四人合建的“四大家院”。目前保存完好的是周崇傅故居“子岩府”。

周希圣(1551-1635)生于干岩头,曾任四川成都华阳县令,为官清廉,秉公执法,因政绩突出,累官至南京户部尚书,后受杨涟弹劾魏忠贤冤死直谏案株连,削职为民,回原藉著书,崇祯元年复其官,辞不就。居家修建“尚书府”,今存门楼和一进旧堂屋。

周崇傅(1830—1892)为周希圣第十五代孙。系清末湘军负责后勤给养的主要将领之一。左宗棠收复深疆,上疏“调周以道员襄办务佐戎筹计”,出塞驻伊犁督治屯垦采运榷税诸事。后又随左宗棠出镇两江整饬纲,“处盐场腥膻之区,丝毫无所沾染”。不久,乞归永州,受永州知府杨翰所请,主讲蘋洲、濂溪、群玉书院。期间,开始修建“子岩府”,其子侄辈延续助建完成。

周家大院总占地面积100余亩,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计有门楼六座,正、横屋180栋,大小房屋2000多间,天井136个同,廊亭(游亭)36座,巷道、走(回)廊43条,规模庞大,气势宏阔,为国内罕见。六座大院均为南北坐向。正、横屋排列有序,布局严谨,纵、横中轴对称均衡,体现了“向中呼应”“中正”“中和”的哲理意蕴和聚族而居的大家庭和睦相处的伦理观念。

周家大院建筑和装饰技艺采用了木雕、石刻、砖雕、彩绘、壁画、镶嵌、堆叠、塑饰等中国古建筑所有的工艺手法,体现了从明中后期到清末民初长达400年历史时期的建筑风格,也凝聚了周氏一族二十六代子孙集体的智慧和心血,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和观赏与开发利用价值。

作者张效雄 , 记者出身的作家,高级编辑,代表作:长篇小说《风起》、散文集《寻觅天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