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央条约组织

 楠子幽 2022-12-12 发布于甘肃

     中央条约组织前身是巴格达条约组织,是50年代国际舞台上昙花一现的军事、政治集团。成员国包括土耳其、巴基斯坦、伊拉克、英国和伊朗。美国则以"视察员"身份参加,而实际上对这个组织起控制作用。

      一、组织成立

在这个条约组织正式成立以前的1955年2月,土耳其与伊拉克之间先签订了《伊拉克和土耳其间互助合作公约》,由于签订地点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所以一般称之为《巴格达条约》。1中央条约组织中央条约组织955年的4月5日、9月23日、11月3日,英国、巴基斯坦和伊朗先后加入,巴格达条约组织遂于1955年11月正式成立,总部设在巴格达。

1955年2月24日 ,伊拉克和土耳其在巴格达签订《互助合作公约》,即《巴格达条约》。英国、巴基斯坦和伊朗分别于同年4月、9月和10月在该条约上签字。同年 11 月21日,巴格达条约组织正式成立。其最高机构为常设理事会,分为两级:部长级理事会由缔约国总理或外交部长参加,每年召开一次会议;大使级理事会由部长助理或大使参加。理事会下设军事、经济、反颠覆、联络等委员会。美国先后参加该组织的经济委员会、反颠覆委员会和军事委员会。该组织在英、美操纵下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东南亚条约组织一起形成对社会主义国家包围圈。

二、组织发展

1958年7月14日伊拉克爆发革命, 推翻了亲西方的费萨尔王朝(见伊拉克革命)。翌日,伊拉克革命政府宣布退出《巴格达条约》。同年10月17日,巴格达条约组织总部迁往土耳其安卡拉。1959年3月,中央条约组织中央条约组织美国分别同土耳其、伊朗、巴基斯坦签订了内容相同的双边防御协定。

美国虽为非约国,但在1959年3月,先后分别与伊朗 、土耳其、巴基斯坦签订双边军 事合作协定 , 在该组织中享有正式成员的地位,参加常设理事会。同年3月,伊拉克卡赛姆新政府宣布退出巴格达条约组织。8月该组织改名"中央条约组织"。

三、组织解散

从20世纪60年代后半期开始,中央条约组织成员国之间在关于以色列侵略、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经济和技术合作等一系列国际问题上的分歧日益扩大,组织内部趋于瘫痪。

1979年3月 ,伊朗和巴基斯坦宣布 ,因该组织不再能起到保护成员国安全的作用,决定退出。接着,土耳其也宣布退出。同年4月30日,该组织举行会议 ,与会的英 、美、巴、土四国代表决定,该组织于1979年9月28日不复存在。中央条约组织中央条约组织

巴格达条约组织维持了不到4年,其改名后的中央条约组织存在了约20年,其间各成员国意见分歧,早就埋下了必然垮台的种子。巴格达条约组织的建立反映了战后一个时期内中东地区的重要形势:老殖民主义卷土重来,力图在那里恢复和推行殖民统治;

新殖民主义者则俨然以"二战"中胜利"盟主"的姿态,挟其余烈积极渗入,扩张势力;大国霸权主义开始在这一石油资源丰富、战略地位重要的区域互相角逐;而中东各国人民战后有了新的觉醒,纷纷掀起了前所未有的民族解放运动高潮。

四、历史进程

美国进入中东

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发表后,美国统治集团便迫不及待地将美元、武器和各类人员大举投入了中东地区。1947年6月美国抛出的"马歇尔计划"也把中东的一部分(土耳其)包括在内。到1949年1月,杜鲁门又提出所谓援助落后地区的"第四点计划",将埃及、伊拉克、沙特阿拉伯、约旦、黎巴嫩、伊朗、以色列等国都列入该计划。美国打着"遏制"苏联和"填补"英国留下的"空白"的旗号,凭借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以越来越大的规模渗入中东,控制了一系列国家。中央条约组织中央条约组织

控制土耳其

美国决策人物特别重视控制黑海海峡的土耳其。1947年春,参众两院先后通过了杜鲁门致国会咨文中提出的援助希腊、土耳其的议案,其中给予土耳其的援助是1亿美元。1947年7月,美国与土耳其签订了"关于援助土耳其的协定",就这笔援助作了具体规定。即8,000万美元用来促进土耳其军队的现代化,

2,000万美元用以在土耳其修建军事设施;美国负责改组土耳其军队,并向其提供必需的武器装备。次年,美国又拉土耳其参加"马歇尔计划",与它签订了"经济合作协定"。从1948年4月该计划开始实施到1950年底,美国给了土耳其1.08亿美元的直接援助和 17,500万美元的间接援助。在这两年内,美国给土耳其的军事装备名义上仅2亿美元,实际上远远超过这个数字。同时,数千名美国顾问涌入土耳其,不仅改组并控制了土耳其军队,还插手政府其他部门。美国很快在土耳其境内建起海空军基地,它的舰队和机群频频光顾土耳其的领海和领空。

控制伊朗

美国势力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就渗入了伊朗,战时一度担任伊朗财政总监的美国人米尔斯曾控制该国的经济命脉,许多权力很大的美国"顾问"在伊朗军队和宪兵中供职。战后初期,美国全力支持伊朗镇压苏联支持的阿塞拜疆和库尔德分离势力,进一步扩大了在伊朗的影响。杜鲁门主义发表后,美国国务院新设一个司,将伊朗与希腊、土耳其的事务合在一起掌管。1947年6月,美国宣布向伊朗提供 2,500万美元的军事贷款。苏联为了取得伊朗北部石油的开采权,压伊朗政府签订了伊苏石油协定。在伊朗南部拥有巨大石油利益的英国试图与苏联达成妥协,以分享伊朗的石油,然而伊朗舆论却强烈反对这一协定。

美国在这个问题上采取了与英国不同的立场,全力支持伊朗议会否决这个协定,既赢得了不少伊朗人的好感,又为自己的石油财团进入伊朗扫除了障碍。就在伊苏石油协定被否决的同一个月(1947年10月),美国与伊朗签订了军事协定,规定美国军事使团将负责改组伊朗军队,并对它拥有监督权。该协定包含一个特殊的条款:如美国同意,伊朗政府不得聘请任何其他外国人担任与伊朗军队有关的职务。这是美国进一步控制伊朗的重要标志。"第四点计划"出笼后,杜鲁门选择伊朗作为实施该计划的第一个国家。美国各公司的代表纷纷来到伊朗进行"考察",美国资本随之大量涌入伊朗。1948年11月,伊朗国王巴列维抵美访问。次年 5月,伊美两国又签订了一个军事协定,美国答应增加军事援助,伊朗则同意让美国使用自己的机场、港口、基地和其他军事设施。

控制多国

美国对伊拉克也十分重视。40年代末,乘英国与伊拉克关系紧张之际,美国石油财团竭力挤进伊拉克,扩大了自己在该国的开采权。50年代初,美国通过实施"第四点计划",进一步渗透伊拉克,并开始向它提供军事援助。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从地理上说虽不是中东国家,却与中东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

美国也千方百计从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渗入这两个国家,试图控制它们。阿富汗想要维持与苏联的友好关系,对美国的意图有所警惕。巴基斯坦最关心的是对付印度,而印度与苏联的关系正逐步加强,于是巴基斯坦便不得不转向美国寻求援助。

除了与苏联接壤或接近的国家外,中东其他国家也同样受到"美国旋风"的冲击。美国不但继续独霸沙特阿拉伯的石油资源,而且在政治上、军事上对它进行控制。美国资本进入了埃及约旦等国,竭力排挤英国资本。战后美国一跃成了埃及的头号伙伴,而以前这个位置向来是属于英国的。美国还宣称"同情"叙利亚、黎巴嫩争取独立的斗争,乘虚打入这两个原来被法国控制的国家。至于美国在巴勒斯坦支持以色列建国并对外侵略,不但损害了阿拉伯国家的利益,也使英国耿耿于怀。

总的来看,战后初期英国对美国向中东渗透采取的方针具有两重性,既有倾美反苏的一面,又有与美争夺的另一面。随着"冷战"的展开,倾向美国逐渐上升为主导方面。英国的具体做法大致是:将中东北部直接与苏联对抗的重担尽可能甩给美国,而又竭力不让美国插手自己在中东南部控制的战略基地、交通线和石油资源。因此,英美在中东南部的矛盾相对来说要比在中东北部尖锐得多。这在巴勒斯坦问题和埃及的事态发展上表现得特别明显。美国在中东南部夺得的势力范围不如在中东北部那么多,英国的抵制也正是一个重要原因。

从"三国宣言"到"中东防御组织"

在全球范围"冷战"愈演愈烈的形势下,中东的重要战略地位更加突出起来。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在与国务院一起制定对中东政策时指出:"美国必然控制东地中海和整个中东地区"。因此,中东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使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惊慌失措,苏联在政治、经济等方面进入中东更被它们看作是可怕的"挑战"。面对这些棘手问题,前几年还自以为能单独主宰中东的美国被迫转向拉英法一起行动,而英法也正好乘机借助美国的力量来维护自己的利益。这样,新老殖民主义开始努力调和相互间的矛盾,以携手共同镇压中东民族解放运动,"遏制"苏联向该地区的推进。1950年5月25日,美英法3国政府发表了关于中东局势的"三国宣言",公然以中东的"宪兵"自居,宣称要以武力干涉一切有损于他们在这一地区利益的事态发展。这一宣言立即遭到了阿拉伯国家的反对和苏联的抨击。

在伊朗,美国本来是想乘英国之危捞一把,摩萨台政府也对美国抱有幻想。然而事态的发展使美国感到面临"共产主义伊朗的可怕局面",便决定与英国勾结起来搞掉摩萨台。为了拉美国,英国则允诺将来伊朗石油工业可由英国、美国和荷兰的石油企业组成的"国际公司"来管理。这样,美国实际上捞到了更多的好处。1953年 8月19日,摩萨台政府被内外反动势力推翻,轰轰烈烈的伊朗石油国有化运动终告失败。连《纽约时报》后来都承认,美国中央情报局在这一事变中"起了关键作用"。

40年代末50年代初,东西方的两大阵营各自组织军事集团的趋势进一步发展。在中东,美国统治集团也已不满足于分别控制一些国家,而试图建立一个为自己全球战略服务的政治军事集团。特别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土耳其也加入了该组织)建立后,美国更加快了在中东拼凑这样一个地区性集团的步伐。当时的国务卿艾奇逊和马歇尔经过研讨,主张拉英国一起组织一个以埃及为核心的中东集体安全体系。原来一直抵制美国渗入埃及的英国,此时在埃及问题上处于自身难保的困境,反倒巴不得美国来拉自己一把,便顺水推舟地接受了美国的计划。1951年10月13日,美英两国拉法国和土耳其一起向埃及提出建立军事集团的建议,正式"邀请"它参加一个总部设在开罗的"中东司令部",还特别指出该司令部将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相结合;同年11月10日,美英法土又发表关于建立"中东司令部"的宣言,声称"中东的防务对于自由世界是十分重要的",要求阿拉伯国家、以色列及一些与中东并无关系的西方国家都来"尽力协助中东地区的共同防务"。

如前所述,这时埃及反对英国殖民主义的斗争正处于高潮之中。在革命运动的推动下,埃及政府断然拒绝了4国建议。黎巴嫩、叙利亚、伊拉克等国舆论也强烈反对"中东司令部"计划。黎巴嫩国民大会发表声明,谴责该计划是对黎巴嫩独立的威胁。

叙利亚总理哈基姆和伊拉克首相赛义德想要接受这个计划,但立即在抗议的声浪中垮了台。阿拉伯联盟秘书长阿扎姆更明确宣布:"阿拉伯世界一致反对西方强国提出的中东防御条约"。这样,除了以色列以外,几乎没有什么中东国家公开接受"中东司令部"计划。在这个计划出笼后,苏联政府也分别向阿拉伯各国、以色列和美、英、法、土发出照会,指责该计划将造成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军队对中东国家的"占领",宣布对在苏联边境进行的新的侵略部署不能置之不理。

"中东司令部"计划破产后,美、英、法等国并不甘心。他们一度试图以塞浦路斯为基地建立防御组织,但因遭遇种种困难也未成功。埃及1952年7月革命后,执政的军官们的对外政策一度尚不明确。西方又对此寄予希望,决定再作努力以争取埃及和其他阿拉伯国家参加地区集体安全体系。1952年10月,美国又提出"中东防御组织"计划。明眼人马上就能看出,这一计划只不过是"中东司令部"计划改头换面后的翻版而已。"防御组织"计划在中东引起的反应丝毫不比"司令部"计划好,埃及和绝大多数阿拉伯国家仍然坚持中立主义,对参加西方发起的反苏联盟不感兴趣。到1953年初杜鲁门政府离任为止,美国在组织中东的亲西方军事集团方面仍然毫无进展。

拼凑而成的"北层军事联盟"

1953年艾森豪威尔政府上台伊始,以激烈反共著称的新任国务卿杜勒斯便把拼凑中东军事组织视为当务之急,亲自到西亚、北非及南亚诸国游说一番。他出访的第一站便是开罗,结果在那里一无所获。纳赛尔问杜勒斯:"我怎么能对我们国家的人民说,我将和那些还占领着我们国家的人们合作,一起参加一项军事同盟条约呢?"在与杜勒斯的会谈中,埃及领导人表示他们无意卷入冷战,也不相信埃及有遭到苏联进攻的危险。杜勒斯接着又访问了约旦、叙利亚、黎巴嫩、伊拉克、沙特阿拉伯、利比亚、印度、巴基斯坦、土耳其等国。在阿拉伯世界,他到处感受到强烈的反英情绪和对美国支持以色列的不满。却难以找到什么人愿接受他兜售的计划。这使他大失所望,终于认识到要把大多数阿拉伯国家拉进一个军事联盟是不现实的。然而,他也发现,那些与苏联接壤或离苏联较近的中东北部国家却有可能同意参加一个对付苏联的"防御"组织,于是产生了组织"北层联盟"的想法。

杜勒斯出访的结果使美国统治集团决定在组织中东军事集团问题上转变方针,改换手法,而杜勒斯本人在这改变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就方针而言,美国决定放弃试图把中东大多数国家同时拉入一个军事集团的努力,转而集中力量先促使中东北部诸国组成一个小型军事联盟,随后再伺机扩大之。采取的手法也相应发生了变化,从原先想要使所有国家一举达成多边条约改变为先使各有关国家分别达成双边协定,然后再逐步将这些双边协定拼凑成多边条约。据此,由杜勒斯主持,美国国务院制定了第3 个中东集体安全计划,即"北中东司令部"(或"北层联盟"计划)。在美国领导人的心中,应参加这一集团的国家首先是土耳其、伊拉克、伊朗和巴基斯坦。

上述几个国家的领导人之所以较易被美国拉入反苏军事集团,主要原因无非是以下几条:担心苏联南下威胁本国安全;害怕人民革命危及自己的统治;过于依赖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而无法自拔。土耳其和伊朗在历史上一直对北方强邻俄罗斯怀有传统的恐惧感,战后初期苏联对土耳其提出领土要求和支持伊朗国内分离势力,又使这种恐惧感大大增强。虽然斯大林去世后,苏联竭力重建与这两个国家的友好关系,但它们仍然心有余悸。如前所述,美国是利用土耳其、伊朗对苏联的不信任感而大举渗入并控制了这两个国家的。1950年亲美派曼德列斯在土耳其上台后,不仅决定参加北约,还下令派一个旅去朝鲜战场当炮灰,并卖力地推销"中东司令部"计划,将自己的国家完全推上了美国遏苏反共的战车。伊朗石油国有化运动夭折后,巴列维王朝也进一步倒向西方,指望依靠美援来镇压国内的进步运动和亲苏势力,以维护封建专制统治。伊朗国王曾特意向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表示,他相信国家能"成为自由世界防卫中有意义的一环"。伊拉克之成为对"北层联盟"感兴趣的唯一阿拉伯国家,主要原因还不是离苏联较近或面临苏联支持的库尔德人叛乱,而在于首相努里·赛义德对国内革命运动的极端恐惧。此人是美国一手扶植起来的,曾公然声称:伊拉克和其他阿拉伯国家没有英国帮助就无法生存。他曾几次被人民赶下台,以后又依仗英美的支持再上台。这样的人物自然只有投靠西方阵营才能维持自己的"生存"。巴基斯坦的情况与上述3国略有不同,它的问题在于与印度的对抗正在逐步升级。而急需的军事援助均来自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因此不得不屈从于白宫的压力。总的来说,上述国家都各有"苦衷"。以为参加美国发起的军事联盟能解决自己面临的难题,但结果却适得其反。

在美国导演下,以中东唯一的北约国家土耳其为主角,便开始拼凑军事集团:1954年2月,土耳其与巴基斯坦缔结了《友好合作条约》,这是全剧的序幕。接着,利用共同信仰伊斯兰教的有利条件,这两国领导人到中东各国游说,争取的重点当然是阿拉伯国家,特别是伊拉克。努里·赛义德内心深处是非常愿意参加美国炮制的军事联盟的,只是担心遭到阿拉伯各国的反对,才迟迟不敢作最后决定。在这关键时刻,美国决定再给他一点好处,表示愿意向伊拉克提供军事援助。两国就此交换照会,1954年4月达成了军事援助协定,美国军事考察团随即抵达巴格达。这一招有力地配合了土耳其和巴基斯坦的游说,终于将伊拉克拉进了双边军事条约。1955年1月,曼德列斯亲抵伊拉克访问。2月24日,土耳其和伊拉克终于缔结了《互助合作公约》,即一般所称的"巴格达条约"。该公约宣称:双方"为了它们的安全和防御应进行合作",并欢迎阿拉伯联盟成员国或任何其他国家缔约。公约特别规定:"在至少有4国成为本公约的缔约国时,应设立一相当于部级的常设理事会以执行在本公约宗旨范围内的职务"。实际上为将来扩大为一个多边军事集团埋下了伏笔。

《巴格达条约》在阿拉伯世界遭到了强烈反对。还在土伊谈判过程中,曼德列斯就来到贝鲁特,企图拉黎巴嫩参加土伊公约,但遭到了断然拒绝。巴格达条约缔结前一个月,阿拉伯联盟理事会在开罗召开紧急会议,决定派代表团去巴格达说服伊拉克不与土耳其缔约,但这一使命没有成功。巴格达条约一出笼,埃及和沙特阿拉伯首先提出强烈抗议,此后其他阿拉伯国家也先后表态反对该条约。从1955年10月到1956年 5月,埃及、叙利亚、黎巴嫩、约旦、沙特阿拉伯、也门等国家互相之间分别签订了双边或三边防御协定,实际上组成了一个阿拉伯国家防御同盟,与巴格达条约针锋相对。唯一被排除在这个防御同盟外的阿拉伯联盟成员国就是伊拉克。在中东以外,苏联、各社会主义国家和许多中立国家也严词谴责巴格达条约的缔结,并表示支持阿拉伯各国与之抗衡的立场。

虽然除伊拉克外没有能拉到任何其他阿拉伯国家,美国仍全力以赴地使这出戏继续唱下去。英国首先响应,于1955年4月4日签署了加入巴格达条约的文件。同一天,英国还与伊拉克签署了另一项协定,获得了控制伊拉克境内若干军事基地和训练伊拉克军队的权利。英国首相艾登为此踌躇满志,希望巴格达条约能"成长为中东的一个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同年7月1日,巴基斯坦宣布土巴条约并入巴格达条约,9月23日正式参加了这个条约。在美国不断施加压力之下,因担心苏联抗议而犹豫不决的伊朗也于这年10月加入巴格达条约。11月,所有成员国齐集巴格达,宣布巴格达条约组织正式建立;组成了部长理事会和军事、经济、反颠覆、联络等委员会;决定将总部设在巴格达,由一位秘书长领导,常设秘书处,以主持日常工作;伊拉克人奥尼·哈利迪当选为首任秘书长。有意思的是,美国却没有正式加入巴格达条约组织,而只是以"观察员"身份列席组织的会议,继续躲在幕后进行操纵。据许多学者分析,美国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避免冒犯反对这一条约组织的以色列;维持与阿拉伯国家(特别是埃及)之间的脆弱关系;在条约之外起缔约国不能起的作用。

美国统治集团煞费苦心,终于在中东拼凑成了一道"遏制"苏联的"屏障",从而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东南亚条约组织联结起来,完成了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包围;同时,想通过这个条约组织加强对中近东的控制,镇压民族解放运动。然而不久就发现,这个条约组织的建立反而"促使阿拉伯国家与苏联结盟,引起激进思潮的高涨",为苏联大踏步进入整个中东,特别是以前它难以进入的阿拉伯世界创造了有利条件。1955年9月,苏联、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向埃及提供武器的协定签署,便是这一发展的标志。此后,大国在中东的抗争便开始了一个新的阶段。而中东民族解放运动的浪潮不可遏制地继续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