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春电影制片厂 - 太阳刚刚出山

 张洪清 2022-12-12 发布于北京



















电影《太阳刚刚出山》,长春电影制片厂1960年摄制,王逸执导,任颐、梁音、张勤箴主演。影片根据马烽的小说改编,讲述在我国北部某地的柳庄发生的故事。

图片

社员们在高岗地一口气打了九眼井,每眼井出水都很旺,社员们都很高兴。可全社只有几部锅驼机,满足不了全社浇地的需要,大家都很着急。党支部郭书记进城几次也没搞到。听说生产资料公司有几部已拨给东照村但还未拉走的锅驼机,高老大急忙去找县委高书记批准借用。此时,高书记正与区委李书记在东照村与田主任等社干部研究东照村打井不出水的原因,看到这些,高老大没有马上提出调拨锅驼机的要求。高书记和李书记仔细查看柳庄出水情况和出水记录,发现柳庄把井都打在村北面,通过修建一条不渗水的水渠,引水浇灌较远的土地,于是决定在全县推广这种集中打井,修渠引水的方法。他们把东、西照村的打井队集中到柳庄,在柳庄成立一个抽水站以灌溉三村土地。高老大对这种做法一时想不通,他不同意三村合作打井,怕柳庄吃亏。高书记批评他自私,高老大不能接受。高书记耐心地说服他,终于使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迅速投身到三村合作搞生产的运动中。他提出从合作打井开始将三村建设合并成一个社。高书记决定拨一台发电机给他们办一个发电厂,这样抽水、照明、磨面等等用电问题都解决了。东、西照村的人们听到这个消息,当夜便敲锣打鼓来到柳庄,人们在一起兴奋地研究打井、修渠、搞生产。在党的领导下,结合着农民群众的迫切需要,—个大办农村人民公社的高潮到来了。一轮红日从地平线上升起,放射出万道霞光,田野上充满了愉快的歌声。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我们
图片
We
云横九派浮黄鹤
浪下三吴起白烟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王逸(1914—1986),江苏南京人,1932年参加南国剧社、大众剧社等。1940年任国民党第四军铁血剧团团长。1945年任建国剧社理事长兼导演。1949年任东影(长春电影制片厂前身)导演。1950年出任中央电影局表演艺术研究所副所长,1951年7月该所改为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电影局电影学校(北京电影学院前身),建立了演员系,王逸任演员系主任。1952年调回长春任东北电影制片厂(1955年改为长春电影制片厂)导演。1960年代初期还曾在长春电影学院任教。导演代表作品有故事片《暴风中的雄鹰》《太阳刚刚出山》《朵朵红花向太阳》等。
1986年12月17日在长春病逝,享年72岁。

图片

任颐(1924-2005),原名任保霆,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县。1939年在天津究贞中学毕业后,陆续在几个军校学习。1950年8月,考入北京表演艺术研究所(北京电影学院前身),成为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第一届学员。1953年,分配到长春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
电影《董存瑞》里有个老班长,性情质朴、憨厚,扮演者就是任颐。他还先后在三十多部电影中扮演过角色:《英雄儿女》中的吴军长,《笑遂颜开》中的丁国才,《边寨烽火》中的连长,《前哨》中的特务黄七,《暗礁》中的特务少校……
除了演电影外,任颐还经常参加话剧的演出。曾在十多部话剧中扮演过角色,是一个影、剧双栖演员。
在四十多部影、剧作品中,他既演正面形象,也演反派人物。他扮演的正面人物,忠厚质朴,饰演的反派形象奸诈狡猾,他既演过主要角色,也演过不少配角。演主角认真细致,演配角—丝不苟。尽管许多观众叫不上他的姓名,有时也忘记了他在影片中的角色名字,但对他的形象却有深刻的印象。

图片

梁音(1926-2015),原名梁成秋,出生于黑龙江齐齐哈尔,长春电影制片厂电影演员,国家一级演员。
1949年,第一次上银幕,在新中国第一部故事片《桥》中扮演工人。1955年,由其出演的电影《扑不灭的火焰》上映。1959年,在中国成立十周年献礼片电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中扮演绰号“七十三行”的青年农民曹茂林,表演开始进入成熟期。1963年,在电影《冰山上的来客》中扮演杨排长,获得长影小百花奖优秀演员奖。1965年,在《三进山城》中饰演侦察英雄刘宏志。1981年,在电影《药》中饰演华老栓。2005年,在纪念中国电影诞辰100周年活动中,荣获“国家突出贡献电影艺术家”称号。
2015年1月26日,梁音在北京去世,享年88岁。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