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笑谈隐身术

 王力德个人馆 2022-12-12 发布于新疆

           

    最近所谓“量子隐身衣”炒得沸沸扬扬,传说浙大某海归博士已研制出实用的隐身衣,五年后即可装备我军,甚至有可能给军舰、坦克都披上隐身衣。届时我军将神出鬼没,制敌于无形。

    观其博文插图,无非是P图,这个我也会做,由此可知“量子隐身衣”吹牛皮水平之低,记者专门采访浙大,回答不知道此事。2017年度十大“科学”流言榜发布会上,10位院士专家共同揭开“科学”骗局的内幕,其中就有“量子隐身衣”。

  

    这个骗子且不去说它,单说说隐身术究竟有没有可能实现?

 

    一、古今隐身幻想

    其实无论古今中外,人们都幻想过隐身术,想一想都令人陶醉。比如《笑林》中有“隐身草”的笑话,源自《淮南子》“螳螂伺蝉自鄣叶,可以隐形”,螳螂捕蝉时,以草隐身。其实说穿了就是生物的一种拟态,螳螂长得跟草叶似的,蝉就发现不了它。当然,中国神话中更多的是吹一口气,或扬一把土,即刻化为乌有,别说看不见,摸都摸不着。

    而西方古人总是幻想有一种隐身衣或斗蓬,披上它就能隐身。也就是说,人的肉身还在,只不过看不到罢了。

    近代科幻小说《隐身人》有了更进一步的“科学构思”,这就是所谓“透明隐身”,比如一块玻璃,只要放进与其折光率完全相同的液体中,就会消失看不到。其实人的皮肤的角质层已近乎透明,只要把人体所有组织的折光率再改造一下就能实现隐身。于是发明一种药,喝下去之后,全身逐渐发白,最后变得跟空气的折光率完全一样,就成了透明人,比玻璃还透明,连影子都没有。

  

    只不过要想呈现隐身效果就得脱得一丝不挂,起码冬天不合适。而且刚吃进去的饭,在还没消化之前,尚未成为人体自身的组织,还能看见那团饭食在空中悬着,随着消化而逐渐消失。他要作案起码得在夏天,还得饿着肚子。

    隐身人从此有了超人功能,可任意出入于各家,全城都在他的监视和控制之下,谁稍有不满,他都能杀人于无形,简直就是一个看不见的暴君。最后人们忍无可忍,奋起反抗,当发现其活动时,众人关闭屋门,大棒乱抡,最终打到了他,在他将死时,全身从透明开始现身,先出现白色轮廓,最终现出血迹斑斑的肉身。

    《趣味物理学》作者对这部小说指出致命漏洞:这位隐身人其实是个瞎子。眼球的折光率如果也跟空气一样,则光线不可能聚焦在视网膜上,他怎能看得到东西?如果眼球还想保持原功能,那么就不能完全透明,则街道上将悬空出现一双飘移的,滴溜乱转的眼睛,而且到处走动,那是怎么一副可怕怪异的情景?

    八十年代初,中国各种思想极其活跃,报纸上也出现了一篇科幻小说《隐身人》,他的原理又不一样(我估计也是抄洋人的),来自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即时空弯曲。只要有一个足够大的质量,比如太阳,那么附近的光线就会弯曲。作者幻想利用这个原理,使人体附近的光线弯曲,绕过人体,这样旁观者只会看到隐身人后面的景象而看不到他。

    不过当时我就指出其不合理,以太阳那么大的质量,才让附近的光线弯折一两个角秒,一角秒只是一度的360分之一。而隐身人想让光线弯曲得看不见自己,起码得弯折十几度几十度。那么隐身人的质量就得比太阳大成千上万倍!快成黑洞了,这可能吗?

    再说,光线已经折过去,它还知道再折回来?而且还回到原来的路径上?这不是扯吗?

    所谓“绕过去”并非一次弯折,而是起码三次反方向的弯折。第一次弯折他说靠时空弯曲原理,后两次弯折又靠什么原理?

    “弯曲”与“完美绕过”完全是两个概念,“弯曲”只打一个弯,拐向了另一个方向。而所谓“完美绕过”是指光线要像流水平滑绕过石头似的,仍然回到原方向原路径上,要复杂得多,需要再加另外的物理原理解释才行,只靠光线弯曲是不够的。

  

    所以这种所谓“依靠时空弯曲让光线完美绕过人体又回到原路径”的隐身术并不符合科学逻辑。

    二、现代隐身衣仍然是科幻牛皮

    最近网传的所谓浙大海归博士的“量子隐身衣”,实际上并非国产牛皮,而是源自加拿大某“学者”,“超隐形生物科技”公司CEO盖伊·克莱默的一项“发明”,或者说“进口牛皮”。

    这款“隐形外衣”的隐形效果据说“类似于科幻电影《哈利·波特》中的隐形斗篷,甚至就连夜视镜也无法分辨。而盖伊称,现有多个美国军方和加拿大军方机构考察过产品,亲眼看过它的成效。”听听,军方!这牛皮多么坚韧!

    据说“这种神奇面料能使周围光线弯曲,从而使被它覆盖的人处于完全隐身状态。”意思还是光线能绕过人体。

  

    这回它的所谓“原理”已经不是时空弯曲了,而换成了“量子”。而且五花八门,我们且看他们如何说:

    1、完全透光说

    据某学者菲利普斯说:当所谓的“耦合激光”的光束射向一件物体时,就可以对原子产生影响,阻止其与这种波长光的相互作用。这就是著名的“相干虚激发”,是量子物理学的一种推论。

    他的实验是,当激光打到一小片晶体上时,可以直接穿过晶体,不吸收,不反射,不折射,不发生任何作用,这样就看不到它了。

    实际上他所说的原理与其实验解释并不相符,所谓“相干虚激发”不过是相位互相匹配的相干光,在实验中可以形成虚光源,改变了原来的观感,并非与被照射物体不发生作用。

    而且他自己也承认,如果想让一个人隐身,需要大量不同波长的激光,数百万瓦的功率来照射。这一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能将如此多的能量集中针对一个人。

    再说,就算你的材料可以透过所有光线,实现完全透明看不见。那么用这种材料做成的斗蓬不就是一件透明雨衣吗?充其量也不过是“皇帝的新衣”,任何人都看不到这件衣服,那有什么用呢?不但没能让衣服的主人隐身,反而完全暴露了。隐身衣的目的是隐藏身体,而不是隐藏衣服。你总不能把人体也改造成透明晶体吧?

  

    就这种说法还跟量子稍微沾点边,但经我们一分析就发现,实际上行不通。与他们所宣传的那种轻巧的隐身衣,披上就看不见里面的人,根本是两码事。

    2、无反射光说

    据说彭德利小组正在研究是否可以通过给一件物体上裹上一件超材料制作的“斗篷”,使其隐形。这件斗篷所用材料的结构经过了特别加工,能够捕捉到上面的光线,并调整这件物体周围光线的方向。由于没有光线能从这件物体反射出来,它就成功地消失了。彭德利认为利用该技术,很快就能生产出他构想的“隐形斗篷”。

    但他并没有说出原理,只是吹“超材料”,什么材料?就算按照他所说的,也不过是隐形飞机的原理。隐形飞机的隐形跟所说的隐身衣差远了,隐身飞机之所以“看不见”,不是说这架飞机摆在你面前你也看不到他,而是说当用雷达照射它时,它把雷达的微波吸收了,或改变了反射方向,使雷达无法接受到它的反射信号,从而发现不了。雷达是一种主动搜索波,靠回波来观察。

    隐身衣则不一样,观察者并不发出搜索波,只根据隐身者与周围景物之间的差别来发现他。如果按他所说的,隐身衣没有光线反射出来,那么那里就是一个黑洞或黑影,照样能发现他。

    这二者的区别我可以举个例子。雷达探测有点像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中用手电筒视物,如果不开手电,什么都看不到。打开手电,依靠手电照在对方身上的反光来探测。而隐身飞机就好比大侠穿了夜行衣靠,完全黑色,没有反光,这样就看不到了。或者夜形衣靠的形状很特殊,全是斜面,没有正面,反光回不到观测者那里,也看不到。总之原理就是跟周围一样黑,以达到看不见的目的。

    隐身衣则不同,它要在光天化日之下实现隐身。观测者不需要发出探测光,只须被动接收阳光照在景物上的反光即可。这时隐者穿夜行衣靠搞成一团黑烟就不管用了,必须要跟周围景物始终保持一致才行。

  

    总之,不发出反射光就成了黑影,并不能实现隐身。

    3,等离子说

    据说美国科学家利用等离子超级材料处理光线,可以使物体达到隐身效果。资料中只有这一句话,并无详细说明,等离子究竟怎样“处理光线”?语焉不详。

    4、纳米说

    据说纳米级微小粒子组成的超级材料可以让光线发生转弯,绕过障碍物,从而达到隐身视觉隐身效果,目前处于测试阶段。资料也是只有这一句话,纳米为什么能让光线转弯?并无说明。

    5、吸收电磁波说

    据说,2013年10月,浙江大学陈红胜研究团队曾在权威科学期刊《自然通讯》发表论文《在可见光波段实现大型物体的隐形——电磁波“隐身衣”机理》。不过,当时媒体报道称,这一“隐身”技术原理,是通过吸收电磁波,让反射回去的电磁波达到最小。项目团队曾表示,因为存在材料参数苛刻、不够轻便等技术瓶颈,要制造出穿在身上的隐身衣,目前还非常困难。

    这个其实跟前面所说的不发出反射光的一团黑影一样,也就是跟雷达的原理差不多,只能用于主动搜索波方式,不可能用于隐身衣。

    6、柱状光学玻璃说

    据说,2013年的时候,浙江大学陈红胜教授课题组的确发明过一种“隐身衣”。虽然是叫“隐身衣”,其实并不是衣服或者布料,而是一个每条边大约5厘米的六边形柱状体,装置周围都是普通的有机玻璃,核心的“隐身通道”,由特殊光学玻璃构成。

  

    跟上面那条同样说的是浙大教授的隐身衣,却出现两种不同的原理。依我看就这个科技含量最低的说法还稍稍靠点谱,试想,如果隐者全身上下挂满了六棱柱玻璃镜,也许能反射一些周围的景物,让别人看不清他。但它说的不是玻璃镜,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机制和原理,并未说清楚。

    总之,要想真正实现隐身衣,必须要让隐身者后面景物的光线完美地绕过他,而且必须回到原来的路径上才行。这样才能使观察者看到的是后面的景物,而看不到隐者。而且各个方向各种不同波长的光线都要能绕行。否则,如果观察者使用红外探测、微波探测、激光探测,隐身者照样现身。

    从上面所举的几种构想看,或者让光线完全透过,或者让光线不要反射,或者只是吹几个科学词,什么“纳米”“等离子”“电磁波”“光学玻璃”云云,并无原理介绍。诸般吹牛,并没有他们所吹嘘中的“光线完美绕过”这一关键技术。

    三、展望未来

    那么将来能不能实现让光线“完美绕过”?起码从现在物理学的进展还看不出这个趋势,没有任何一种原理支持这一设想。

    如果不管采用什么原理,将来有没有可能研制出隐身衣?我的看法,目前只能先放弃“完美绕过”这一牛皮幻想,另觅它途。

    自然界其实早已存在隐身术,那就是变色龙的“拟色”,或螳螂的“拟态”。如果让隐者像螳螂似的拟态变形,模仿周围物体的形状,比如把人变得像一根枯枝,或一片树叶,或门、窗、台阶,显然不现实。只有拟色还可以考虑。

  

  

    现代有些画家就玩这套把戏,让人站在街景前,然后用颜色把人画得跟背后的景物完全一样,你只要站在一个合适的角度,这个人就不见了,消失在背后的景物中。但麻烦是隐者不能动,观察者也不能动,一动就乱套。

  

  

    现代军人的迷彩服也是这个道理,只不过它的颜色和图案是固定的,或者适合春夏绿野,或适合秋叶枯黄,或适合冬雪茫茫。不能随时更换。

    但这个思路可以用,如果隐身衣有智能功能,能自动搜索周围光色,而且衣服有变色功能,这两者用微电脑连接起来。隐者即使在活动中,隐身衣也能随时改变颜色和图案,变得像枯枝、树叶,或门、窗、台阶。虽然不可能做到完全隐身,但起码可以让对方眼花燎乱,不易看得清。

    或者前面所说的那个最简单的“六棱柱玻璃”,也还有点参考价值。实现起来不是太难,多少也能起点隐身效果。

    科学发明永无止境,也许能冒出意料之外的隐身好构思。骗子花招也无止境,也许又搜罗出一大把“科学词”糊弄老百姓。且让我们冷眼旁观,拭目以待。

    最后补充一点,科学构思尽管可以继续,但现实非常残酷。这玩艺儿除了好玩之外,并无实用价值。

    首先民用和各类产业都用不着,除了小偷之外。牛皮客说,这东西一旦装备军队,将所向披縻,无往而不胜,实际上不是这么回事。

    前面分析了,在科学上想实现完全隐身基本不可能,而且耗资巨大,费用昂贵,又太耗能,能做到每位士兵一人一件吗?再说现代战争步兵已无多大用处,即使坦克、军舰披上瘾身衣,在现代科技条件下,红外夜视、激光、微波之类照样让它现身,没什么用。除了飞机在雷达前隐形之外,其它兵种都不需要。

    只有个别领域可能有点用,比如派刺客深入敌穴搞暗杀。但现在无人机那么发达,又可以做得那么小,蜜蜂一样,比肉身刺客更安全更隐蔽。即使被俘获也没有招供的危险。

    总之,隐身衣在科学上既无可能,在现实中也毫无用处。

                2020年8月7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