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少数民族题材《草原英雄小姐妹》京剧、大鼓、舞蹈、电影

 cxag 2022-12-12 发布于辽宁
1964年2月9日,蒙古族的两个女孩子:12岁的龙梅(原名吴龙衣)和9岁的妹妹玉荣(原名吴玉荣),正在放养公社的384只羊。

  突然,暴风雪来了,羊群四散狂奔。为了不让集体的羊受损失,姐妹俩拼命追赶拉拢住羊群,一夜间竟然走出了30多公里,而她们都被严重冻伤。经过哈斯朝禄和那仁满都拉父子俩以及其他干部群众的大力营救,姐妹俩才双双脱离生命危险。但由于冻伤严重,龙梅失去了左脚拇趾,玉荣右腿膝关节以下和左腿踝关节以下做了截肢手术。

  由于她们的英勇事迹,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授予她们为“草原英雄小姐妹”的光荣称号。2009年9月14日,龙梅和玉荣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图片

【国家记忆】草原英雄小姐妹

电影《草原英雄小姐妹
1965年摄制

编剧:何玉门、胡同伦

导演:钱运达、唐澄

摄影:金志成

作词:巴·布林贝赫

作曲:吴应炬

动画设计:林文肖、张景源、

熊南清、青、常光希、矫野松、

何郁文、杨素英、经霞云

  2017年8月上映的电影《草原英雄小姐妹》是真人演绎版,由长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品,包·那音太执导,娜木罕、忽兰主演。
图片
京剧《草原英雄小姐妹
  京剧《草原英雄小姐妹》是由赵纪鑫根据真人真事编写的少年儿童题材现代京剧,由内蒙古自治区艺术剧院京剧团的一批中国戏曲学校毕业生集体创作的演出的,崔毅、林余华成功地塑造了龙梅、玉荣这两个英雄小姐妹,1964年参加了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

图片

图片

图片

  该剧1964年7月2日晚上应邀在北京政协礼堂演出,李先念、包尔汉等中央领导观看了演出并上台接见全体演职人员

图片

图片

  崔毅、林余华为了更好地塑造人物,特地访问了龙梅、玉荣这两个英雄小姐妹,使得演出更真实感人。可惜没有找到当时的录音,之后似乎也没有复排演出的录像资料。

图片

图片
左起:崔毅、龙梅、林余华、玉荣
  近年来,作为儿童京剧,内蒙古京剧团以及中小学的校园京剧普及活动中常常有该剧的片段表演,剧中将京剧传统的“耍枪”等身段很好地融入到了现代场景中。
京剧《草原英雄小姐妹》片段

内蒙古京剧团演出

京剧《草原英雄小姐妹》片段

北京市海淀区西颐小学演出

  上海京剧团等其他京剧院团也学习演出过此剧,除了京剧之外,其他剧种也有移植演出,比如评剧、徽剧、锡剧、河北梆子等,其中较早的有江苏省苏昆剧团根据同名京剧移植的昆曲《草原英雄小姐妹》于1964年首演,导演徐子权、周荣芝、曾庆华,由吴继月饰演龙梅、吴美玉饰演玉荣。

图片

图片

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
  1973年,刘德海、王燕樵、吴祖强创作了一首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其主旋律取自动画片《草原英雄小姐妹》的主题曲。乐曲首演于1976年,后曾于1978年和1979年两次在美国公演,受到了国内外听众的赞赏,这部琵琶协奏曲可谓是中西交化交融的作品之一,这首曲子被翻译为英文“Little sisters of grassland”。
图片

  乐曲的第一部分“草原放牧”,刻画“小姐妹”欢乐、活泼的放牧情景,发自内心的热情歌唱,赞颂美丽广阔的草原

  第二部分“与暴风雪斗”,着重刻画“小姐妹”的英雄气质。由低音弦乐器的震音和定音鼓等打击乐器的滚奏开始,接着是木管乐器奏出半半下一步行的边音,一下把人们带到暴风雪的环境当中。
  第三部分由表现“小姐妹”在寒夜中艰难进行的音乐开始,在不时出现的表现暴风雪后凛冽寒风的弦乐背景的衬托下,独奏琵琶以摇指奏出了悠长、徐缓的旋律,长笛又吹出了她们发自内心的歌声。
  第四部分在圆号和大管的三连音音型伴奏下,由短笛、长笛、第一小提琴奏出了热情的旋律,以此引出了表达对祖国无限深情的音调。
  最后一部分“千万朵红花遍地开”,再现“草原放牧”的主题,这时的音乐变得更加欢快、活跃、明亮,并具有“结论”性质,草原红花遍地开放,草原小姐妹成为所有少年儿童的榜样。
  这部琵琶协奏曲有多个演出或录音版本,下面这张唱片是1979年由我国琵琶演奏家刘德海演奏、日本指挥家小泽征尔指挥的波士顿交响乐团的版本,被认为是最佳版本
图片

  刘德海(1937~2020)原籍河北沧县,生于上海。上中学时开始学习二胡、笛子等乐器,并参加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业余民族乐队。1954年随林石城学习琵琶,1957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专攻琵琶,毕业后留校任教。1970年任中央乐团独奏演员,先后访问演出了二十多个国家,赢得了很大的声誉。他与美国波士顿乐团先后在北京和美国演奏的琵琶奏曲《草原小姐妹》,得到国内外听众很高的评价。

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及返场

琵琶演奏:刘德海   指挥:朱晖

新加坡交响乐团演出于新加坡维多利亚中心

京韵大鼓《草原英雄小姐妹

  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天津市曲艺团等都开始集中培养曲艺学员,在这一大批学员中,有的如今已经成为很有成就的艺术家,比如“骆派”京韵大鼓名家刘春爱与“刘派”京韵大鼓名家杨凤杰,她们在少年时合作演出过一段《草原英雄小姐妹》,这段节目有些类似于“小演唱”,稚嫩的声音配上精心设计的唱腔,可谓非常经典。

舞剧《草原英雄小姐妹
  大型民族舞剧《草原英雄小姐妹》是由内蒙古艺术学院创作演出的,经过第五轮修改后,相继亮相北京、上海等地,以全新艺术形式讲述发生在50多年前的草原英雄故,将蒙古族舞蹈风格与当代舞蹈语言相结合极具感染力,讴歌了集体主义精神。2019年6月在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上荣获第十六届文华大奖;2022年9月在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进行线上展播。
舞剧《草原英雄小姐妹》全剧

内蒙古艺术学院演出

【少数民族题材汇编

 京剧电影《苗岭风雷》沪剧+电影《苗家儿女》越剧《山海情深》

 京剧、越剧+歌舞、电影《阿诗玛》

 京剧、川剧+歌剧、电影《柯山红日》

 京剧+电影《农奴》越、沪、评、楚剧、河北梆子、湖南花鼓戏+话剧、电影《不准出生的人》

  京、越、评、粤、豫剧+广播剧《香妃》

 京、昆、越、粤、吕、评剧、黄梅戏+歌剧、话剧、电影《蔡文姬》

 京、评、越、沪、汉剧+电影《黛诺》

 京、越、锡、彩调剧、采茶、黄梅戏+大鼓、小品+交响乐、舞剧+2版电影《刘三姐》

 京剧藏戏、越、昆、川、粤剧+杂技舞剧、音乐剧+电影《文成公主》

【现代戏汇编

 京剧电影、越、锡剧、荆州花鼓戏《磐石湾》+评、越、沪、豫、甬剧、秦腔、河北梆子+电影《南海长城》

 京剧电影+舞剧电影+越、沪、锡、绍、吕、汉、淮、豫、评剧、怀庆梆子+民族歌剧《红嫂》

 京剧电影+芗、越、晋、潮、影调剧、秦腔、河北梆子、上党梆子+评弹《龙江颂》

 京剧电影、粤剧电影+交响乐电影+沪、锡、评、潮、祁剧、秦腔、淮海戏、花鼓戏、河北梆子《沙家浜》
 京、沪、越剧+评弹+新闻纪录片《芦荡火种》

 京、评、豫、越、沪、汉、晋、吕剧、越调、秦腔、碗碗腔、河北梆子+歌剧电影《洪湖赤卫队》

 京剧电影+琼、评、豫、越、沪、汉剧、碗碗腔+舞剧电影+歌剧+电影《红色娘子军》

 京剧电影+评、豫、淮、川、锡、蒲、婺、粤剧、河北梆子《杜鹃山》

 京剧、昆曲+快板书+电影《奇袭白虎团》
 京、越、绍、潮、评剧、口梆子+电影《八一风暴》
 京、豫、评剧+歌剧、话剧+电影《李大钊》

 京、锡、淮、吕、河南曲剧、山东梆子+大鼓、评弹+电影《孔繁森》

 京、豫、沪、淮、吉、评剧+眉户、柳腔、秦腔+山东快书、评书+电影《焦裕禄》

 京、越、粤、淮剧+大鼓+舞剧+电影《刑场上的婚礼》
 京、越、扬、淮、潮、广东汉剧、黄梅戏、碗碗腔+评弹+舞剧+电影《蝶恋花》《忠魂曲》
 京剧电影、歌剧电影+越、评、豫、婺、粤、潮剧《红灯记》
 京剧、电影+沪、姚、昆剧、河北梆子、湖南花鼓戏《自有后来人》

 京剧、电影+豫剧、丝弦、黄梅戏、高甲戏《平原作战》

 京剧电影+粤、越、婺、豫、锡剧、秦腔+评弹、京韵大鼓、相声《智取威虎山》

 京剧+评话+评书+电影《林海雪原》

 京、越、淮剧+评弹+电影《党员登记表》

 京、淮、评、豫、晋、扬、越剧、秦腔、黄梅戏、采茶戏、碗碗腔、河北梆子+歌剧+电影《党的女儿》

 京剧2版电影+淮、潮、晋剧《海港》

 京剧+舞剧+电影《闪闪的红星》
 京、沪、越、评剧+电影《赵一曼》
 京、越、沪、锡、评、黄梅戏+歌剧电影《江姐》
 京、评、川、淮剧+评弹+电影《烈火中永生》
 京、评、豫、晋、沪、粤、歌剧+评弹、大鼓+电影《刘胡兰》
 京、豫、淮、绍剧+电影《节振国》
 京、舞剧+评弹、评书+电影《铁道游击队》
 京、沪、越、评剧+评弹+电影《母亲》
 京、沪、绍、评剧+电影《千万不要忘记》
 京、粤剧+电影《六号门》
 京、沪剧+评弹+电影《青春之歌》
 京剧+评弹+电影《红色风暴》
 京、滇剧+北京曲剧电影《箭杆河边》
 京、越、淮剧+电影《柜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