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川东鄂西纪行 2·江游渐至神女峰(2016年游事)

 江南达者 2022-12-12 发布于重庆

川东鄂西纪行 2·江游渐至神女峰(2016年游事)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第一仟零八十一篇

江南达者 童山雷

(承上)次日,在江边悠转半天,等船至下午两点,终于坐上从巫山开往神女溪的班船。原来这只是在巫山境内的地界,仍与秭归无关。想想也就算了罢。而这乘船本身的感觉真好!整个航程,实际上也就是三峡中的巫峡这一段。三十多年前,吾夫妇二人,曾全程游过三峡,因当时尚无更多的比较,所以倒也没特别体会到它怎的;今者,咱也算是颇走过些地方了,回过头看,这片景区,真真堪称是上乘中的上乘!一路顺水而下,沿途阴霾中的江景,已于此心引起几多遐想,这且不论。登船一个半小时左右,船泊神女溪口,隔岸却端端正正地对着神女峰。因一时天色能见度不错,遥遥地,可清楚地看到那半是实沉、半是虚无缥缈间,娇小且又袅娜地伫立于那厢的“巫山神女”。于是不由得思绪飘飞。——呵,多少年来,即怀此念:一定要来这片地区脚踏实地游玩一下。没想到,今天居然真个还夜宿此地,而且及待安排定后,更见所居客房,恰恰窗外便是那完完整整的神女峰全景,正如占了个影剧场中之甲座似的!不消说,这身心都端的是震撼无比了。回想起来,此生居处所面对之景观,确确实实,并无可出于其右者,是以果称不虚此行也。晚饭前,就近沿江滨上下各走上了一小段。清寂中触目皆是一派苍黛兼隐现霜红的江峡景致,亦予此心非同寻常之感觉甚至是抚慰。峡束之处,坡麓间已新打造出一片观景区域。因其尚未形成气候,环境犹是既幽静且宜人的。这时草木仍盛,一树树芙蓉花也没凋残,漫步在那亭台之上,放眼周遭阴晴不定、霞霭纷飞的这堪称国内顶级名胜之地,真真是多少所谓诗情画意,都一齐难以捋清地涌上了这心头。旷阔露台上方,又设立一巨鼎,大约半是点景、半是镇江之用罢。当此跟前默祷了一小会儿,又放肆地长啸几声,自感颇找回了些己身青年时代的狂傲意态。兴尽归之旅店,痛享一番店家依例备下的丰盛酒菜,乃乘着微醺,回房倚窗眺望着正前与左侧方向的神女峰、溪,连同入夜后偶尔过往的江船,良久皆是意犹未竟。夜深歇息,念及身之处所,好似在睡梦中都觉着兴奋一般。天明起身,连忙又向那厢张望,景观仍旧震撼此心。早餐之后,待得巫山旅游船至,遂跟去“入伙”,再换乘当地游船,游览了亦久欲一游的神女溪。原以为这溪畔多少有点类似一世外桃源,孰料基本就是个无人区域,幽险、静谧而且原始。无论如何罢,总是了却自己的心愿了。游归之后,便搭旅行社之船返回巫山,尔后又由经万州一路返回重庆,于是整个游事至此结束。这游事的后两日,因观感格外丰富,所以得画亦多。兹依照惯例,将陆续作成之画一并辑出,择其要者,随本文发布。画作之具体情形,既有那“适时手记”在,不消再赘述了。

另:因本文所涉画图尤多,是以附图分为上、中、下三组(上为江行沿线直至到达神女峰前所得之景,中为神女峰主景及神女溪口一带,下为船游神女溪所得来),发布时亦即将其分为三次。

附图(上),选发10幅。余者参看作画手记——

顺次拟作此行水路得来之景。1、《渡口晨曦·宁河岸所见也》:巫山大宁河口,薄雾迷茫间,晨光稀微。滩岸参差有致,船儿房舍,新旧不一。画面右上方,远远隐然可见横跨长江之彩虹般铁桥。近前左侧,便是这河流汇入大江之口;昔年溯河游玩其上游方向“小三峡”及“小小三峡”事,作画之际,犹宛在眼前焉。2、《云缭雾绕宁河岸》,续上图以成。视野稍移向下游,崖岸因之略有变换,诚谓“山形步步移”也。亦微强调山岭顶头云烟叠积之情貌,并大江口岸,险峰耸峙奔趋之态势。画图似有涌动之感,而整体视觉效果则终归于恒定。3、《船别巫山》,取乘坐火轮离开这码头之一瞬、那种带有动态之意象:水波翻卷喧哗中,似闻汽笛鸣响;近前这饶有特色之小小山城,与远方陡峭之山岸,同呈突兀之态,而更远那视线已不可及之处,则不知又另有甚的,分明微微在诱惑着吾人矣。4、《渐行渐远宁河渡》,乃为船上所得小趣:船顶见有一男一女二人,亦不知是否同行者,却皆背倚船之尾旗而坐。在船儿突发之那怒涛般喧嚣中,但见水花激溅,远处山岸及云天,尽随透视之感,似退行以去,从而自然便将这“题意”——可见的与不可见而甚或暗可生发的——轻松地揭示了出来。此四帧也,前二者相对近于纪实,后二者则多了一份率性抒写的意味。

2017、10、2-9

承前。船入那未可知之处,却得来以下六帧画稿:一、《崖岸山塔》。写暗黑高岸千仞,则石壁肌理井然。近水处凄惶一小屋,而岭脊上塔影巍巍,雨意亦隐见。二、《峡江野岸见荒村》。巨大坡岭若鹏翼垂下,沟壑间或浓或淡,烟云缭绕。绝崖下,石滩前,房儿三五,聚成村落。也不知居者皆是以何生存了,而吾船儿卷划着波光,兀自径直行去。三、《船行巫峡深深里》。幽森之峡,藉烟雨微显亮白。雨丝缭乱,而峰壑之内,云气氤氲。亦见坡麓间一溜房舍依势叠建;江船过处,似遗汽笛之声一缕。四、《船行滩峡今无数 唯觉声喧云暗处》。行以极端泼辣奔放之笔,楮纸间有水风卷起、江鬼喧啸之意味,而目力所及之处,一派迷迷茫茫、似是而非之或浓或淡光斑。自觉此等视象效果,最是体现出昔年一直梦寐以求者。画道尚“独一无二”性,其“心手之迹”贵在他人没法真正相仿,此亦即宜哉?五、《前路未能知也·三峡船行偶然有感》。取斜长滩岸一道,江流转向远方之处忽被浓暗大云覆罩,然吾船更能有何惶惑,仍将顺势而去。画面视象分明且足吸人眼目;笔下信意点厾而成之水波,同时增添得流向与意趣感。六、《江云蕴雨 野岸滩头迎小渡·达者游三峡所见也》。以至简淡之笔墨,随心所欲挥点出濛霏江雨中浑然意象。一段峡谷方尽,前头迎来小小野渡;倘得上岸一游,不亦悠哉。而居者自居,行者还行。此六幅画作也,虽皆为即兴纪行,则好在俱加入画者情思,并因势赋予不同风格面目。

2017、10、10-21

依江行所见,又作数图。1、《峡间小矿》。以江滨偶见小小矿山工场为题,蔚然云意中,亦得现世尘俗生活情景。画作信笔而为,却也不失细节之据实体验。2、《古峡杳暗处 亦存今村落》。云影明灭之麓岭下,峡岸逼仄。江水幽静而细浪如鳞。坡湾处着一泊舟,登陆之行人,鱼贯以向林树清密之居所走去,自然已将画题点出。3、《幽壑内 一迹推知远岁时·峡中矿山也》。作童山壁立,峡岸险峭。早年废弃之“地方小工业”残迹,孑然存之于彼,视之颇有警目之感。4、《远年遗迹 观之恍若隔世矣·游三峡所见也》。沿前画之意进一步生发。突兀之崖,于特定视角下,似略觉触目惊心。稍远融入淡白云气中之山影,亦似加重此等气氛。两画另有一共同特点:行笔洒脱肯定,且是刚硬,分明有助其视觉效果。5、《峡江云麓 光雾明灭中 暗含风雷翻卷之意》。写江流一段,稀微薄雾间水势湍急,而崖麓上方云烟缭绕且是隐透幽丽霞光。一船自远至近顺流行来,入眼景观,似有难以直以言说之意。6、《云卷云舒岸仄处 江风拂起水波寒·游三峡所见也》。幅间崖岸兀立,石滩延展,如物扑水。则水面烟雾随风扫过,波浪亦因风而起。天际风云腾涌开合,有峰势若斧钺。整体情貌洇润并富动感。此江行至达目的地前所得之画境,即是称止。

2017、10、23-31

渐至此行主要部分:神女峰题材。准备围绕周遭一带,弄个系列组画。试为如下。1、《船儿却至神峰下》。遥观那神女峰侧面山脚,人之所为(泊船码头)甚小,而山势本身伟岸。姑且取其大小对比与江山形态变化得成感觉。2、《今识断岸千仞下 万古长江兀自流》。视角转换,一脉山岸起伏奔趋,人文景观愈显其微。而江波清碧,荡摇间尤觉深邃,并流向不知其所以之处矣。3、《船行神女峰下》。特地选用平板货船逆向驶过斯处、并以自家多年前即已悟得之“简笔混合挥扫点染”之法而为。因取其“白底渐进凸显”之势,故尔画面极感干净利落,再配之以通幅构成,甚觉情味佳妙。4、《乃知巫峡仍雄峻》。浑茫烟云间,但觉危崖万丈,汽笛长鸣,滚滚清波涌泻,客船乘势以下,而两岸石壁肌理井然。是为当时心理感觉之显现也,且是落款中已点明“再游三峡所得”。5、《巫山云起 人道将至神女峰·达者江游所得也》。通幅构成最觉惊奇痛快:大片峰崖若堆似积,自右上至左下斜挂以取其势,唯江流中小小舟影,可与之保持平衡。则杳暗岭壑间乱云涌腾而起,视象亦或实或虚,庞杂间又略见其秩序。整体情调,已将高唐之地内在特色隐然相示。此外,手中既作画,始感时下老屋画案稍小。或亦只按“画稿”待之;倘能成“正品”,则以“幸运”相看。呵呵。

2017、11、1-13


(总 1104 篇之第 1081 篇)

·精研艺术,细品人生·

·读千卷书,行万里路。体验万千风俗人情,乃得万千诗词文句、万千翰墨画图……

(敬请关注童山雷微信公众号:jndztsl)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