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80年代山西一农民发现藏金洞,拿金条到银行兑换,却当场被抓

 密探零零发 2022-12-12 发布于广东

相信很多人都做过发现藏宝洞,一朝发财,黄金万两的美梦,只是美梦终究只是一场梦,现实中有几人能有这样的好运。然而,在上世纪80年代,山西的一老农还真就发现了个藏金洞,发现了很多珍宝,他拿了两根金条到银行兑换,却当场被抓。那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一探究竟!

藏金洞

杨老汉是山西朔州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年过六旬,跟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种着一亩三分地,日子过得很清贫,时常要到山里砍柴烧火。在经过了连日暴雨后,杨老汉家里的柴火就要见底了,不得不在暴雨后,踩着泥泞的山路,进山砍柴。由于连日暴雨,山中出现了很多处的滑坡,杨老汉在进山不久,就在一处滑坡处发了一个洞穴。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杨老汉就壮着胆子走了进去,一探究竟。杨老汉走进一看,借着微弱的光线,发现这个洞穴很深。他就试着一直往前走,走了一小段后,洞口的光线就再也照不进来了,一片漆黑,杨老汉这时候有点害怕了,就划了一根火柴,这火柴一亮,可吓坏了杨老汉。借助微弱的光亮,杨老汉发现映入眼帘的是一大堆黄金,有金条、金锭、金砖等财宝。

这么多财宝可是吓坏了杨老汉,杨老汉一时间有点懵,直接抓了两根金条就跑出了山洞。在洞口,杨老汉又把怀中的两根金条拿了出来,详细看了又看,确定是黄金无疑,开心坏了,就决定拿回家。在回家之前,杨老汉还不忘记将洞口重新给填上了,以防被其他人发现。杨老汉回到家中,把自己的老婆和儿子叫了过来,神神秘秘地将金条拿了出来,众人看到金条那叫一个激动,就问杨老汉从哪里得到的。杨老汉就将发现藏金洞的事情给说了,众人一听还有个更多的黄金,一下子开心坏了,就提议马上把藏金洞里的黄金全部取出来,以防夜长梦多。

于是乎,在当天晚上,趁着月黑天高,杨老汉和儿子就拉着板车进山,将山洞里的珍宝都取了出来,藏在了自家红薯窖中。经过两人的清点,大约这些拿出来的黄金有一二百斤金,这一下子真的是发财了,一家人沉浸在喜悦之中。

当场被抓

虽然有了这么多的黄金,但是摆着又不能吃也不能喝,也是愁坏了众人了。于是乎,杨老汉一家人一合计倒不如拿着去换钱,改善一家老小的生活。次日,杨老汉就和儿子一起带着两根金条去了县城,他们听说当时银行可以兑换,又相信银行是国家不会骗人,索性就直接拿着2根金条去了银行。

当杨老汉将两根金条放在工作人员面前的时候,倒是把工作人员吓了一跳,在那个年代直接拿出两根金条,不得不让人生疑。于是,银行的工作人员就问两人金条的来历,杨老汉支支吾吾地回答,说是祖传的。银行的工作人员看着两人的打扮也不像有钱人,回答又支支吾吾的,认为这两根金条来路可能有问题,就以要确定金条纯度为理由,先稳住了两人。随即,就偷偷报了警。

很快,警察就过来了,将杨老汉两人和两根金条带回了警局。杨老汉两人一到警局,一看这阵仗就害怕了,直接将发现藏金洞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随即,警察就联系了当地文物部门,将杨老汉家中的黄金收缴了,并在杨老汉的带领下,对藏金洞进行了考古挖掘。经过众人一阵忙活,不仅将藏宝洞中的珍宝都清理完毕,而且还很快就发现了藏金洞的主人身份。

考古人员在清理文物的时候,发现在很多的金条、金砖上都印有“柱国魏国公臣张通儒进”的字样。这个张通儒是安史之乱时候,安禄山手下的一个重臣,担任西京留守,在安禄山称帝后,被封为魏国公。在安禄山被杀后,张通儒投靠了史思明一方,后来死于叛军的内讧之中。专家猜测,张通儒曾被唐军打败,退出了西京,这批黄金很有可能是他在逃跑的时候,藏在山洞中,企图东山再起,谁知最后还没有来得及取出来,就死于非命。藏金洞就成了秘密,最后被杨老汉发现了。

结语

杨老汉发现藏金洞本应该第一时间报告当地的文物部门,不仅能得到一面锦旗,还能得到相应的奖励,皆大欢喜。然而,一时鬼迷心窍,私自占有和倒卖文物涉嫌违法,本是要受到法律的制裁,最后司法机关念在杨老汉一家法律意识薄弱,积极配合工作,坦白从宽,且没有对文物造成损害,就没有追究他们的法律责任,只是对他们进行了批评教育。最后问一句,如果是你遇到这样的事情,你会怎么做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