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学的根很重要,作家必须有根据地

 对岸合欢树 2022-12-12 发布于河北

作家必须有属于自己的根据地,否则文学创作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水之源。这是作家支撑自己作品的精神家园,反之,就会导致闭门造车,生搬硬造,其结果终将沦落成历史的虚无主义和现实的教条主义。

文章图片1

拿陕西几个作家为例,柳青以长安王曲皇甫村为创作根据地,扎根穷乡僻壤十四年,完成了杰作《创业史》。此书蜚声中外文坛,入选“新中国七十年七十部长篇小说典藏”。陈忠实以关中白鹿塬为根据地,路遥以陕北黄土高原为根据地,贾平凹以陕南商洛山区为根据地,他们都在文学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闻名海内外。

文章图片2

原生根据地塑造了作家的性格和情怀,是他们取之不尽的营养宝库。他们后来的所有作品,无不印有那里的烙印。书中的人物、景物、历史、地理、语言、习俗和故事,几乎都能在自己的根据地里找到影子和原型。即使后来他们到了天涯海角,作品题材发生了转换,还必然留有原生根据地的痕迹。

文章图片3

当然了,作家的根据地不能只局限于地域方面,还可以引申扩大到行业层面。譬如,科教、公安、卫生、金融、交通、企业等领域都可成为作家创作的根据地。只要作家在自己熟悉的领域或根据地锲而不舍地深耕,必然会得到回报的。

文章图片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